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导学案+教学反思(3份打包) 12《夜晚的实验》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导学案+教学反思(3份打包) 12《夜晚的实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2 15:10:42

文档简介

《夜晚的实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把文章准确、流利地读给我的合作伙伴听。
2.我能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等方式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以及新词。
3.我能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重点:
1.我能把文章准确、流利地读给我的合作伙伴听。
2.我能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等方式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
我能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课时
【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一读课文:放声读文,圈画生字词,我能读正确、通顺,并给以下画线生字注音。

蝙蝠 喉咙 苍蝇 障碍物 薄膜

油漆 矿藏 领域 堵住 揭开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字形的字有:__________
注意读音的字有:
二读课文:学会新词(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用喜欢的方式理解新词。
三读课文: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我能把课文分为三段,归纳每段的意思,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读课文,我能读正确、流利。
【组内交流,合作提高】
1.与合作伙伴朗读课文,相互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收获。
3.选择本组学习精彩的内容预展:
展一:字词学习  展二:课文朗读 展三:内容感知
【展示互动,评价激励】
展示要求:
1.展形象,声音洪亮,站姿挺拔,自信大方。
2.展内容,讲解清晰,重点突出,内容补充。
3.展衔接,前后衔接,自然流畅,礼貌得体。
4.展板书,字体端正,行款整齐,富于创新。
【引导探究,拓展延伸】
我能抓住自己喜欢的内容谈感受。(在书中作出批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2.我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1.我能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斯帕拉捷思考过程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精神。
【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1.大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夜晚的实验”是谁做的?他做这个实验的原因是什么?
2.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在书上做标记,再尝试着填写下面内容。
实验过程:
实验设想:
实验结果:
实验反思: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3.轻声读文,思考: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批注在书上)
4.斯帕拉捷的实验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门,思考:人们都有了哪些收获?(批注在书上)
5.第66页课后第2题。(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组内交流,合作提高】
与合作伙伴有感情诵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收获。
3.选择本组学习精彩的内容预展。
【展示互动,评价激励】
【引导探究,拓展延伸】
学习了斯帕拉捷的故事,他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言?

夜晚的实验(教学反思参考1)
《夜晚的实验》一课以通俗朴实的语言介绍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最终研究出蝙蝠在夜间是靠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的。?
??课前仔细阅读了文本,详阅了教学参考,发现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条理清晰。于是,“让学生自学文本,列出表格把斯帕拉捷的几次实验写下来”便成了这篇课文的一个预习作业。因为以前布置的预习作业都是以读、写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对学生完成的质量并无太大期待。?
??课堂上,我努力把自己置于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中,腾出地方让学生尽情展示,到底是预习过的,学生的表格列得很详细,四次实验的经过和结果一目了然(90%的同学都做到了),最后的结论也是清晰呈现。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彩陈述,我真正认识到了“有效预习”的重要性!
12.夜晚的实验(教学反思参考2)
经常听到概括段意必须做到十二字要求——语言简洁,语句通顺,要点明确。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困难的。其中的“要点明确”更是让学生不知道“要点”究竟在何处,究竟如何来抓住要点?同时抓住了要点如何通畅顺利地概括,并且用较少的文字来叙述,这培养学生推敲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别看小小的一个概括课文的段意,蕴涵其中的能力可是不容小觑的。要点可能是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我想也可以是一个符号,一个成竹于胸的朦胧的纲领……关键是学生如何统揽全局,锲入文本的中心,才能很好地去意会概括的要点。这个需要我们大家好好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