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时 游动物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六课时 游动物园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13 12:2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六课时 游动物园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88页、89页,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提示
结合本单元内容,教材设计了“游动物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呈现了小朋友们游园的情境,图中蕴含着9中动物和许多数学信息以及5个要解决的问题。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在模拟的游园活动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观察、了解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爱生活、爱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游泳的数学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活动,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模拟的游园活动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谁能来跟大家说一说?
生1:我喜欢大象,它好有力气还很温和。
生2:我喜欢猴子,机灵可爱……
生3:我喜欢小兔子,它很活泼可爱……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动物园玩一玩好不好?
生:好!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亲切对话,给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游动物园情境,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观察发现,探索交流
1.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说一说,你从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成人票10元,儿童票8元……
生2:小火车有4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以乘坐8人……
生3:熊园有棕熊24只,黑熊6只……
2. 师:现在我们和图中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游园吧!我们从哪里开始呢?
生:先买票!
师:是啊,我们看看买票的情境图,你能帮小朋友们解决这个问题吗?50元够这些人买票吗?讨论一下,再算一算吧!
生:一张儿童票8元,5个小朋友需要5×8=40(元),40加上老师的一张成人票需要50元,所以50元买票够了。
师:这些小朋友要坐火车游玩,我们也一起去吧,从小火车这里,你又获取了什么信息?
生:小火车有4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以乘坐8人……
师:你能提出时很忙数学问题?
生:这列小伙车一共可以乘坐多少人?
师:下面情小朋友们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吧!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交流)
3. 图中还有很多有用的数学信息,你能选择其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动物园里有20只鹅,5只仙鹤,鹅的只数是仙鹤的多少倍?
师:非常好,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20÷5=4,鹅的只数是仙鹤的4倍。
……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观察体验,从图中发现自己感兴趣并且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实践拓展,练习巩固。
1. 口算
2. 填空
(1)81是( )的9倍,3个( )的和是18.
(2)8×5+8改写成乘法算式为8×( )。
(3)5的6倍是( ),把3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
3. 小汤姆发现了传说中的糖果屋,可是他必须把所有的灯都点亮才能进去哦!
答案:1. 40 18 42 27 28 25 63 28 56 15
2. (1)9 6 (2)6 (3)30 7
四、达标反馈
1. 将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喜欢吃西红柿的有8人 喜欢吃土豆的有16人
3.帮母鸡妈妈找到她的蛋宝宝吧!
答案:1. 16÷4 < 54÷9 < 7÷1 < 48÷6 < 72÷8
2. 16÷8=2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了动物园游玩,小朋友们高兴吗?你从中有什么收获呢 ,来跟大家说说吧!
生1:我们用乘除法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
生2:我们还会自己选择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六、布置作业
1. 在 里填上“>、<或=”

3×7 5×6 7×8 4×9 4×6 3×8
2×5 1×8 6×8 7×7 25÷5 30÷6
2.
有8辆 有32辆
公共汽车的数量是小汽车的几倍?
3.
小青蛙每天能吃多少只害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完表内乘除法之后安排的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通过一个虚拟的游动物园的情境,进一步完善乘除法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更熟练地运用表内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自己从实际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语言完整的表述出来,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1. ?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阐述想法的方法。
对低年级学生,在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的问为什么?或你是怎么想的?而是教给学生阐述自己想法的方法。在阐述自己的想法做法时如上红色字迹标注。用以下思路作为自己阐述问题的元认知。一、复述信息和问题。二、加工整理解读数学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
小学实践活动课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获取者,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可以说,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目标,这是衡量小学数学活动课程效果的重要标志。
主体性具体体现在:①师生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②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 过教师适当的指导,自我决定活动内容、安排活动进程、自我管理与调控。③活动结束后,学生自我评价活动 质量,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取得的成效进行自我综合评价。总之,小学数学活动课程能使学生享受做学习主 人的权利和欢乐。?
二、资料链接
数学家哥德巴赫
作为数学家,歌德巴赫是非职业性的。他对数学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加上与许多大数学家的交往,以及其特殊的社会地位,使得他提出的问题激励了许多人研究,从而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关于歌德巴赫,最有名的莫过于“歌德巴赫猜想”!1742年6月7日,歌德巴赫在给欧拉的信中提出: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的和。例如4=2+2,6=3+3,48=29+19,100=97+3,等等。欧拉在同年6 月30日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但他不能证明。这个猜想的叙述如此简单,却连大数学家欧拉都不能证明,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历代数学家都试探过,但直到250多年后的今天,还没有人能完全证明这个猜想。
1770年,E.华林(Waring)将歌德巴赫猜想发表出来,并加上“每一个奇数或者是素数或者是三个素数的和”的命题。稍加改变的提法是“每一个大于或等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的和”,这是歌德巴赫猜想的推论。
1900年,大数学家D.希尔伯特(Hilbert)在巴黎数学家大会上提出对本世纪数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23个问题,其中歌德巴赫猜想被列为第8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