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统计(1)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时 统计(1)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13 16:4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统计(1)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提示
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和熟悉的花和树叶作为情境图。教材同时设置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本课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统计,让学生学习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入简单的统计表。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分类整理经验,但是毕竟对统计没有明确的意识,所以在统计过程中,要逐步的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积极参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菊花吗?你看到过什么样的菊花?谁能来说一说?
生1:我非常喜欢黄色的菊花,金黄的菊花非常美丽……
生2:我见过白色的菊花,感觉特别的纯洁……
……
师:是啊,菊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非常漂亮,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参观一个菊花展览,好不好?
【设计意图:轻松的师生谈话,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1. 赏菊。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多美丽的菊花呀,你们能很快的看出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多少盆吗?
生:不能,这个太乱了,不好数……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迅速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呢?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们可以数一数,数完一盆就圈起一盆,这样不会数错……
生2: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每种颜色排一排,一眼就能看出数量……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非常好,老师也觉得把每种颜色排成一排这个办法不错,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师:下面我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花片,在小组中一起摆一摆,将颜色一样的花片摆成一排,一共有三种颜色,我们需要摆成三排。
(学生实际操作,并讨论有什么发现)
生:这样很容易的看出黄色菊花是7盆 ,紫色菊花是5盆,白色菊花6盆……
师:下面我们不用花片摆了,请看课本第50页“做一做”的要求: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
生1:一个正方形表示一盆菊花……
生2:根据左边给出的菊花颜色,这种菊花有几盆,就把几个正方形涂上颜色……
生3:三种菊花要用三种不同的颜色……
师:好,下面小朋友们就在课本上涂一涂。
(学生涂色,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讨论交流,体验分类整理的过程,感受用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和简便性。】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出示叶子象形统计图)老师这里有一些叶子的标本,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1:图上有4种叶子,每种叶子一列,4种树叶呈现出4种不同的颜色。
生2:图上有墨绿色的桑叶,红色的枫叶、淡绿的三叶草,还有黄色的银杏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你能不用数,就说出哪种树叶最多,哪种树叶最少吗?
生1:红色的叶子最多,因为它占得格子最多,它这一列最高……
生2:黄色的叶子最少,因为它占得格子最少,它这一列最矮……
师:像这样的图叫做“象形统计图”,小朋友们看着图,不用数就知道哪种叶子最多了,除了这一点,你还发现这个图有什么特点呢?
生1:把图画在方格中,很整齐……
生2:直接可以看出每种叶子标本的数量。
师:根据这幅象形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枫叶比银杏叶多2片……
生2:三叶草和桑叶一样多……
……
师:根据统计图,小朋友们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看来这个统计图的作用还真不小,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统计图中每种树叶的数量填在课本51页下面的额表格中。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生1:我数了数桑叶有4片,就在桑叶下面的括号里写上了4……
生2:我数了数枫叶有5片,就在枫叶下面的括号里写上5……
生3:三叶草和桑叶同样多,下面的括号也应该写4……
生4:银杏叶最少,只有3片,在银杏叶下面的括号里写3……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样的表叫做统计表,它很简单,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每种标本的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填表和交流合作,认识统计表,有利于学生经历统计表的认识过程,形成统计表的初步印象。】
三、实践新知,巩固练习
1. 教材“练一练”第1题。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第52页第1题的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师:请小朋友们先给图形分类,再用色块表示每种图形。
(学生自己涂表格,然后交流)
师:你能把统计图中的数量写到统计表中吗?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2.统计一下下面的图形吧!

( )个
( )个
( )个
( )个
答案:2.
( 3 )个
( 4 )个
( 2 )个
( 3 )个
四、达标反馈
1. 教材“练一练”第2题。
2.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小明
小军
小亮
这场足球赛中,小明踢进了几个球?
谁进的球最多?
谁进的球最少?
答案:2. (1)2个 (2)小军 (3) 小明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自己的收获有哪些?
生1:我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生2:我会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
生3:我会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六、布置作业
1. 统计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分类整理,画出象形统计图。
2.
3.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哪个年级植树最多?
哪个年级植树最少?
三个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类整理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
一、贴近生活,创设情景
本课选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复习旧知识,力图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出问题,感悟统计活动的目的。?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有必要去进行统计,很自然的进入了统计的环节,从而引入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课有生活的气息。
二、师生关系,重在交流
?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本堂课中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统计、交流,?课堂上流露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1、收集整理数据
(1)请学生选择记录符号   师:记录时,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交流、汇报)
(2)合作完成数据统计
师:谁来念过河方法的卡片?谁来黑板上记录?请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记录。(学生活动)
2、制作统计图表
(1)完成统计表
师:有和黑板上记的不一样的吗?我们一起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注意统计人数是否和实有人数一致)
师:我们已经把喜欢的过河方法人数统计出来了,赶快把统计的结果让数学小灵通看看。
师:(演示数学小灵通的话)我,我,我不大明白,到底喜欢哪种过河方法的人数最多呢?
(2)探索完成统计图
师:数学小灵通好象看不懂统计表,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它一眼就能看明白?(出示统计图方格纸)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数试着涂一涂,完成统计图。
(学生尝试活动,发现疑难:格子不够)
师:格子不够该怎么办?请每组的几个同学研究研究。(小组交流不同的方法,讨论尝试发现:一格表示2个人比较合适)
师:(演示)一格表示两个人,两格表示几个人?三格表示几个人?(依次出现数字)大家觉得这种方法行吗?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在另一张统计表上再来画一画。(学生活动)
展示学生作品(注意单数的画法)
二、教学资源
统计图是利用点、线、面、体等绘制成几何图形,以表示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动情况的工具。表现统计数字大小和变动的各种图形总称。其中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象形图等。
三、资料链接
关于统计的小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英国,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一位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很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