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起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
2、学会测量几米几分米的物体的长度。
3、具有初步的估计物体长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起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学会测量几米几分米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桌的长、宽。
(1)师:我们每天都在课桌上学习,写作业,你们知道课桌的长、宽是多少吗?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课桌的长、宽。并进行记录。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
各小组分别汇报测量的结果,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
3、引出分米的意义。
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质疑:你们小组是怎么测量的?针对学生知道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提问: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小结:当用厘米表示比较麻烦时,可以用分米来表示。
[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二、学习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1、师:你们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
2、小组交流问题。
3、汇报: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对学生说出1分米=100毫米加以表扬。
三、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分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笔划一下1分米的长度。
2、教师: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宽或高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先在小组说,再在全班交流)
3、闭眼想象1分米有多长。
4、让学生说一 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分”米做单位。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4题,在书上完成。
2、练习一第5题,先估计,再添在书上。
3、练习一第6题,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4、练习一第7题,添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有什么感受。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