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一统局面?
新课导入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史料研读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提问:材料说明了元朝疆域的什么特点?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
元朝的疆域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阴山以北
南海诸岛
库页岛
新疆、中亚
元朝疆域图
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宋濂《元史》
共1300多万平方千米
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西藏
新疆
台湾
东北
云南
与汉唐疆域相比,今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民
族
融
合
“夜听驼铃识路赊,波斯老贾渡流沙”
材料 “元代回回遍天下”
思考:“回回”指的是哪个新的民族?它的出现反映了什么?
汉人
波斯
人
阿拉
伯人
畏兀
儿人
蒙古
人
回
族
民族融合的意义: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国家。
回族人不吃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等。清真寺是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忽必烈
幸福的烦恼啊!
这么辽阔的疆域,
该如何治理呢?
二、行省制度
皇帝
枢密院
(军事)
中书省
(行政)
御史台
(监察)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在中央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行中书省
全国其他地区
(除吐蕃、畏兀儿外)
腹里
(山东、山西和河北)
中书省
在地方
地方行政制度
行省制度
在地方
行省制度
行省
路、府、州、县
地方行政制度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材料一: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下)
论从史出
材料三: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宋濂《元史》
材料二:行省官员一定时期内还要去觐见皇帝,尽述职之责。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下)
阅读教材,概括行省制度的意义?
巩固统治, 加强中央集权。
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联系现实:你知道中国今天的行政区划么?
目前,全国共划分为23个省(包括台湾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目的: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
思考下:行省制度的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
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打破山川形制),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皇帝
中央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地方
行中书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腹里
行政事务
军事事务
监察事务
山东、山西、河北
10个行省
历史借鉴价值:1、注重对边疆地区管理。
2、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3、合理调整对地方行政区划。
关系:今天中国的省,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是今日中国省制开端。
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行省制度对现代地方行政制度有什么历史借鉴价值?
史料研读
材料一:(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澎湖)巡检司。
——元《夷岛志略》
元朝采取了何种措施管辖台湾地区?
答: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
答: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澎湖巡检司的设立有何意义?
管辖台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对台湾的管辖
(1)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
温故知新: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2)隋朝时期,台湾称作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
(3)元朝时期,台湾称作琉球,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
元朝建立后,西藏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西藏 拉萨
史料研读
材料一:“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元史》
材料二:“至元初,立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而领之以国师。……(总制院的职责是)“掌浮图事之教,兼治吐蕃之事。”
——《元史》
思考:元朝对西藏地区采取了什么特殊的治理办法?
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负责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知识小结
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疆域
今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
历史上版图最大,确定了后来疆域的轮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在地方,建立行省制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因地制宜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答:1、统一全国,结束了分裂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
2、元朝的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3、设立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对后世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融合。
功利千秋
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
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直到今天,我们拥有这样一个
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
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
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
用温情与敬意来看待我国古人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