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第一单元复习[复习课件3] [岳麓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文化史第一单元复习[复习课件3] [岳麓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5-17 18: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一单元复习孔子与老子 孔子 思想学说 政治学说 “仁”:仁者爱人 “礼”:“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 天命观 :“敬鬼神而远之”,探讨优先解决人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实事求是;反复复习;学思结合 中国:其思想在当时未受太多重视,但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世界: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人:被推崇为圣人,受后人景仰 。历史地位老子 思想学说“道”是万物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思想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学说:“无为而治”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地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历史背景 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条件
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自由环境
私学兴起,培养了大批人才——人才因素儒家 孟子 思想 仁政学说:以德服人,民贵君轻,尊王贱霸 性善说:性善与生俱来利义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历史地位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孟子被称为“亚圣” 荀子 思想 天命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性恶论:人性本恶;后天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思想:“礼法并施”、“王霸兼用” 历史地位:被视作儒家异端 ;百家思想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墨家 墨子思想 兼爱:是没有血缘关系和等级差别的爱
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尚贤、尚同:不分等级,举用贤才;
尚力、节用、节葬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历史地位道家——庄子“齐物”:世间万物本质是相同的
“逍遥”:对事物的变化采取旁观超然态度
天命观: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在文学、美学方面很有建树法家适应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当时备受推崇。
西汉后与儒学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韩非的思想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历史地位孙武 与《孙子兵法》:提出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尊为 “兵学圣典”
吴起与《吴子》:强调文德与武备并重、教戒为先
孙膑《孙膑兵法》:强调战争规律、注意创造有利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兵家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汉初的黄老之学 汉初经济残败,百兴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背景:内容 老子的学说:治国 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以道家理论为基础,兼采众家。特点: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新儒学理论来源: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
要实行仁政,“屈君而伸天”新儒学基础:天人感应学说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新儒学影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实质:“积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1.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类无教
2.“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①“仁者,爱人”②“政在得民”③“兼爱”④贵贱有序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下列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A.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B.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断运动
C.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且不断相互变化
D.认为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各自对立面相互转化
6.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8.下列有一项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B.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
C.人定胜天
D.选举贤能,让贤能的人做天子
9.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学派或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存在对立的是①老子—韩非子;②墨子——孙武;③荀子——庄子;④孔子——墨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0.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制主张 11.下列各项中比较正确的概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关系的是
A.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 B.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 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 D.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12.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不相符合的是
A.应当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 B.应以古代圣贤的言行为行为准则 ??? C.要用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的贵族 ??? D.要用严厉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13.诸子百家的下列政治主张中,在封建社会根本无法实现的是
A.“兼爱”??? B.“非攻”??? C.“仁政”??? D.“法治
14.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条件,正确的评价是
A.都是进步的思想??? B.有利于封建统治 ??? C.阻碍历史进步????? D.都有民主色彩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将奴隶制准则发展为新的政治准则“仁”,强调以德治民 ;将奴隶制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
孟子:继承,发展“仁政” 学说,提出“民贵君 轻” 思想
荀子:礼法并施,王霸兼用,治国的礼教为主
遭到重创
经董仲舒改造,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魏晋南北朝:危机→唐:更新﹑丰富→宋:理学→明清:遭到批判春秋:战国:西汉:秦朝: 第一单元复习(4—6课)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时形成“三教合一”的潮流。
儒家学者积极促进儒学的丰富更新。 程朱理学 内容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
把握“理”的方法是 “格物致知”。
个人修养以敬畏天理为准则,“存天理,灭人欲”. 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历史地位:陆王心学 陆九渊“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主观唯心主义)通过内心的反省以求理王守仁: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宋明理学的评价消极性:积极性: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产生的背景批判孔孟儒家思想,否认孔孟学说万世至论(绝对权威)。
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的存在。经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政治——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败思想——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异端思想家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提倡经世致用主张为学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
提出“工商皆本”学说批判君主专制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黄: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
顾:关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黄: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评价思想主张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天文学 天象观测 商朝有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
春秋有世界最早的慧星、哈雷慧星的记录
汉代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战国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甘石星经》
战国有世界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天体测量 张衡:水力浑象仪;地圆学比欧洲早1000年;地动仪。
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测出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郭守敬:发明简仪;测定黄赤交角;编制《授时历》。数学 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西汉:《周髀算经》提出勾股定理特例,比西方早500年东汉:《九章算术》:计算面积、容积、正负加减、一元二次方程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元代:珠算法四大农书《齐民要求》:北朝,贾思勰,第一部完整农书《农桑辑要》:元代,最早的官修农书《农书》:元代,王祯,重点在生产工具的改革《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介绍西方自然科学,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医学 西汉:《黄帝内经》是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东汉:神医华佗精于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五禽戏”
唐朝:药王孙思邈著成临床实用的百科全书《千金方》
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 ,“东方医学巨典”四大发明 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朝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发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传播: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后从西域传入欧洲
作用: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造纸术发明:西汉时发明植物纤维纸
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作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传播印刷术火 药发明及用途:唐末用于战争,宋还用于狩猎、采矿等
传播: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作用:为欧洲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产生巨大影响 指南针 发明: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使用人工磁体指南针,用于航海
传播:13世纪指南针传入欧洲
作用:对地理大发现起了重要作用 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2.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源
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封建秩序
D.主张心外无理
3.面对明王朝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窘境,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主张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倡导“经世致用”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主要有①李贽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④王夫之(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中,对封建君主专制抨击最激烈的是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5.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实质是
A.反对当时的专制主义政治  B.反对当时的唯心主义思想
C.主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D.反对当时封建统治秩序
6.我国古代的医药著作中,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最大的是
A.《皇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千金方》
7.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8.“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9.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 )
A.理学大儒的传播 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
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D.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
10.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
A.思想内容变化 B.社会环境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