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燕子人教(部编版) (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燕子人教(部编版) (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2 21: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圈”“散”“杆”,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看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
学习目标
郑振铎(1898—1958)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1958年出国访问阿富汗、阿拉伯联合国,中途因飞机失事逝世。《燕子》一课节选自《海燕》。
主要作品《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佝偻集》《山中杂记》《泰戈尔传》等,译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伶仃
聪明伶俐
líng
伶俐
麻俐
聪明伶俐

伶俐






翼尖
比翼双飞

翼尖
碧漾
微波荡漾
yàng
荡漾






闲散
闲情雅致
xián
闲散
散漫
一盘散沙
sǎn
闲散






纤巧
纤尘不染
xiān
纤细
杆子
竖旗杆
gān
木杆






痕迹
踏雪无痕
hén
几痕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
.
小波浪形成的水纹。本课指燕子的尾尖触到水面形成的水纹。
【吹拂】
【聚拢】
【掠过】
【偶尔】
【荡漾】
【波纹】
轻轻地擦过或拂过。
(微风)掠过;拂拭。本课指微风轻轻地吹。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本课指由于燕子的尾尖触到水面,水面一起一伏地动。
间或,有时候。
聚集。
粼粼:形容水很明净。波光粼粼:形容湖水的微波由于明净而闪着光。
【光彩夺目】
【柔柳】
【赶集】
【伶俐】
【生趣】
【波光粼粼】
到集市上买卖货物。文中指春天到了,花草都长了起来。
原指生活的趣味。本文指生气勃勃的趣味。
颜色和光泽鲜艳耀眼。本课指草青了,叶绿了,花开了,使春天鲜艳耀眼,十分美丽。
柔软的柳树枝条。
聪明;灵活。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怎样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和停歇的顺序, 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

凑成
书写指导:左边是冫不是氵,右上边一撇贯穿三横、和捺要舒展,天字窄小。

còu
结构:左右
组词:紧凑 东补西凑
造句:我和小明、小强凑成了一个美术小组。
音序:C 部首:冫


吹拂
书写指导:右边弓字扁宽、下边的横要长、折要短稍向左拉,右边竖贯穿上下、要长。


结构:左右
组词:拂尘 拂袖而去
造句: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我的脸。
音序:F 部首:扌


赶集
书写指导:整体偏窄,上边隹要紧凑,下边木字宽扁、一横要长、中竖横上边要短。


结构:上下
组词:集市 百感交集
造句:我经常和爷爷去赶集。
音序:J 部首:隹



聚拢
书写指导:取字要扁宽,下边中间撇短平、竖要长,左边两撇与竖分开、下撇要长。


结构:上下
组词:聚会 聚精会神
造句:同学们欢聚一堂,共同庆
祝祖国的生日。
音序:J 部首:耳


形成
书写指导:开字上横稍短、左边是竖撇、右边是一竖,右边三撇上下排列、下撇要长。

xíng
结构:左右
组词:地形 形影不离
造句:全班形成了助人为乐的良
好风气。
音序:X 部首:彡


横掠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京字上横要长、口窄小,小字稍扁、左撇和右点宽展、要有力。

lüè
结构:左右
组词:掠过 浮光掠影
造句:暴风横掠而过,庄稼倒了
一片。
音序:L 部首:扌



偶尔
书写指导:右上边日字扁窄,下框要扁宽,中间一竖在日字上横处起笔、下边一提、提末端有一点。

ǒu
结构:左右
组词:木偶 无独有偶
造句:小芳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绝
不是偶然的。
音序:O 部首:亻


偶尔
书写指导:横钩的横要长、钩顿笔要短,小字的左边是一短撇。

ěr
结构:独体
组词:果尔 不过尔尔
造句:我的体质非常好,偶尔才
感冒一次。
音序:E 部首:小


沾一下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占字上竖要长、短横居右与竖不交叉,口字扁小。

zhān
结构:左右
组词:沾边 沾沾自喜
造句:孩子轻轻地沾一下我的手
就跑远了。
音序:Z 部首:氵



飞倦
书写指导:卷字中间是两横,中间一撇起笔要高,右边捺在下横处起笔,下边横折钩不封闭。

juàn
结构:左右
组词:厌倦 诲人不倦
造句:跑了一圈后,我感到特别
疲倦。
音序:J 部首:亻


纤细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千字首笔是短撇、下横要长、居中,中竖行笔由重渐轻。

xiān
结构:左右
组词:纤小 纤尘不染
造句:小丽用纤细的双肩背起了
书包。
音序:X 部首:纟


几痕
书写指导:部首是疒不是广,里边左框要窄,一捺要长、靠上位置有一短撇。

hén
结构:半包围
组词:泪痕 踏雪无痕
造句:老虎在雪地上留下一行痕迹。
音序:H 部首:疒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看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难点)
学习目标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写出了燕子的什么特点?(核心问题)
作者是从燕子的 、 、 三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写出了燕子 、
的特点。
外形 飞行 停歇
活泼可爱
轻捷灵巧
想一想,燕子的外形是怎样的?(串珠问题1)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剪刀似的尾巴”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小燕子尾巴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一身……羽毛,一双……尾巴,一对……翅膀”,句式简洁整齐,传神地勾勒出小燕子的外形。
概念:比喻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比方另一个事物。
作用: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
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感情。
运用:看看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样写燕子有什么好处?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吹拂”是说春风轻轻地、缓缓地吹着,写出了春风的轻柔。
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是景物衬托。“如毛的细雨”是比喻的写法,写出春雨的细、柔、轻。 “柳、花、草、、叶”等“像赶集似的”是把这些景物当作人来写(拟人),说明青草绿叶、各色鲜花的多而集中,构成了一幅繁花似锦、万木争荣、春意盎然的景色。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燕子也从南方“飞来”,更加富有感彩,给春天增添了活力。
“千条万条”写出了柔柳的枝条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条万条,写出了柔柳枝条的多。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写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生趣。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脑袋,柔软的枝条上长满了绿色叶子,五颜六色的花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特别是迎春花远远看去美丽极了。
用笔在文中画出燕子是怎样飞行的?停歇时的燕子是怎样的?(串珠问题2)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自由自在。“叽的一声”写出了燕子飞行时欢快的心情。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掠”一字,写出了燕子飞过水面时,飞得很低,距离水面很近,简直就是从水面上拂了过去;一个“沾”字,写出了燕子身体并没有触着水面,只是剪尾或翼尖偶尔挨了一下水面,足见燕子的轻捷灵巧了。
“斜飞”“横掠”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燕子飞行时身体灵活,动作敏捷的特点。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这里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由“嫩蓝的天空、几支木杆,几痕细线,几个小黑点”发出“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的感叹。其实这一比喻使我们联想到春天正是一部巨大有趣的画,燕子无论飞行还是停歇都是这幅画中最美的风景。
○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柔软的尾巴 剪刀似的竹叶 湛蓝的天空
鲜艳的花朵 棉花糖似的白云 柔顺的头发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的?(串珠问题3)
作者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第1自然段写从近处看到的燕子;第3、4自然段写由远处看到的燕子的各种飞行姿态;第5自然段写从更远处看到的停歇在电线杆上的燕子。
读燕子的到来引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串珠问题4)
这么美妙的燕子,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出现,给春天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作者看到如此活泼可爱的燕子,不禁心生喜爱,而且更加热爱因为有了燕子而更加美丽的春天。
羽毛 乌黑
尾巴 剪刀似的 可爱活泼
翅膀 轻快有力


赞热
美爱
燕春
子天
春天
的使者
外形
春景 风 雨 柳 花 草 叶——光彩夺目
飞行 斜飞 横掠 沾 ——动态美
停歇 一幅画——静态美
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怎样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和停歇的顺序,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景物,写出的文章才有条理。本课采用了“由近及远”观察景物的方法。第1自然段写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可爱活泼的小燕子。第3、4自然段写由远处看到的燕子的各种飞行姿态;第5自然段写从更远处看到的停歇在电线杆上的燕子。运用好观察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的位置,既要根据景物的特点和观察的需要,选择好近看、远看时最理想的立足点。
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3.观察要细致,集中深入地观察。
举例: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节选《松鼠》)
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写的,从面孔、眼睛、毛、尾巴几个方面写出了松鼠的外形的漂亮。
练一练:
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写一段话。
小兔子通身雪白,它的的前腿短小,后腿长而有力,时常弯曲着,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蹲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时候,像棉花糖,又像雪球。
《燕子》是一篇语言生动优美的散文,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现了燕子的可爱,春天的美丽,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春天,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认识了比喻的写法,学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抓特点写事物。
1.带有“燕”字的词语:莺歌燕舞、燕雀处堂、燕尾如剪、身轻如燕、燕领虎颈、春燕回潮……
2.朗诵杜甫的《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带有“燕”字的春联;
4.带有“燕”字的歇后语、谚语;
5.燕子的常识;
6.带有“燕”字的人名地名物名。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燕”的内容很多,课下我们来搜集带有“燕”字的词语、古诗、名句、歌词、春联或人名、地名、物名等,搞一次“雏燕闹春会”。
主题延伸
二、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太阳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早晨太阳露出脸来了。
三、注意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完成练习。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
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1. 这句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小燕子的外形。
2. 这句话是比喻句,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3. 读句中带点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分别写出了燕子的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修饰后面的事物的,“乌黑的”写出羽毛的颜色,“剪刀似的”写出尾巴的形状,“轻快有力”写出翅膀的状态,“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写燕子给人的感觉。
羽毛
尾巴
翅膀
燕子的尾巴
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