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学要求]:
知识:会写字8个。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了解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情意:初步感受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中心句来领会课文。
对策:多种形式朗读,抓住关键句子进行朗读、体会。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我们昆山,你觉得什么东西能够成为我们城市的标志?
2、在欧洲的奥地利,它首都维也纳的标志就是音乐,古典音乐就是她的城市名片。(板书课题)
二、初步朗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通过朗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吧。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本课的生字。
我们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把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用铅笔轻轻地划下来。
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说说各段讲的是什么。交流:
第一段(1):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位置。
第二段(2-4):从三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6):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
我们首先回答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维也纳在哪里?谁来告诉大家?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2、提到阿尔卑斯,我想大家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画面就是奶糖,而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重要的一条山脉。
3、你觉得维也纳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因为当你到那里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用再美的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
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名山作为依靠,有名河穿城而过,这里一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5、齐读。
四、初步学习课文:
1、下面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理由,用笔划出来。我们看看谁的速度快,谁找得准。随班生读课文
2、反馈: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3、你们是怎样快速地找到答案的?
4、的确,二、三、四自然段是通过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进行描写的,这样的写法条理清楚,事实明白。
5、在这三个特征中你最喜欢哪个?读一读。
想一想为什么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介绍就能够让人们信服呢?(可以通过读课文尝试着回答,不要求答案的准确性,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情感。)
五、学习生字。
1、指导书写“卑”字。
2、描红。
3、出示词语随班生读词语。
坐落 演奏 幽雅 装饰
乐谱 掺和 星罗棋布 金碧辉煌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
音乐之都?
古典音乐的摇篮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歌剧中心”“金色大厅”
[教学要求]:
知识: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随班生读课文
能力:继续学习总分结构段的作用,能够学习处所写作方法。
情意: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弄懂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并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维也纳。”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你认识这些大师吗?你能告诉大家他们在世界音乐史中的地位吗?
2、海顿的《皇帝四重奏》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是在维也纳完成的,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更是在维也纳完成的。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了吧!(维也纳曾经是那些著名音乐家青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这是一句比喻句,把谁比作摇篮?
3、什么是摇篮?摇篮是婴儿舒服的港湾,是甜蜜的家园。最初的好梦是从这里开始的,最初的舒适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无法知道那些大作曲家是如何在那里创作的,但是从他们丰富的创作,震撼人心的作品,我们可以设想他们的心情。(指名说)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展示音乐家图片)
4、我们听着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维也纳给那些作曲家以丰富的灵感,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可是维也纳也以他们为骄傲。
2、指名读。随班生读课文
指名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3、城市的雕塑、街道名称都是城市的标志。我们许多城市都有中山路,这就是为了纪念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深圳的开拓牛,就象征了深圳人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示意学生说)
4、而我们在维也纳,到处——(引读课文)
我们的故宫看得最多的是龙,这是我们民族的象征。而在维也纳的王宫花园——(引读课文)。
6、我们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中读读这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我想伴着这样的音乐来学习第四自然段我们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
2、指名读。随班生读课文
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3、我们今天只是欣赏了三首乐曲,你的感受怎样?那维也纳人呢?
4、在一个随时都能听到音乐的城市中,置身于音乐般的空气中,乐声和花草的芬芳,怎能不让我们陶醉。乐曲的演奏成了维也纳市民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就像空气、水是人的必需品一样。分组朗读。
哪个场景最吸引你?指名读。说明理由。悠扬的乐声搀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真让人心情舒畅。指导朗读。
6、齐读。
五、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奥地利号称“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则是“心脏的心脏”,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大家的心目中可能就是心脏的中心吧。到维也纳旅游的中国人,都不会错过这个地方的。
1、指名读,听了作者的介绍,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歌剧院。(宏伟壮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
2、那儿也被誉为“金色大厅”。读一读,课文中哪些地方把“金色大厅”的特点描写出来了。
3、我想学了这篇课文一定会有人询问你“金色大厅”的情况。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呢?默读课文,画出作者的观察路线。
4、为什么作者的介绍能够让我们感到清晰明了,就是在与他是——(引导学生说)按照从外到内,即从造型到结构设施的顺序来描述。
七、总结
我们今天做了一次音乐的文化之旅,我想给大家带来的是美的享受。每座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维也纳以音乐闻名,我们的家乡以悠久的吴文化让大家所熟知。凡是有自己文化传统的城市都是有魅力的城市。
请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赞一赞”栏目中,用一、两句话赞一赞音乐之都维也纳。
板书设计: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世界歌剧中心”“金色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