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灯笼 导学精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灯笼 导学精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5 16:3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4课 灯笼
知识积累
字音字形
斡旋(wò) 争讼(sòng) 怅惘(wǎng) 熙熙然(xī)
静穆(mù) 锵(qiāng)然 思慕(mù) 暖融融(róng)
褪色(tuì) 燎原(liáo) 领域(yù) 马前卒(zú)
词语释义
神龛:旧时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阁子。
应差:被派遣去做事情。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彻夜:整夜。
锵然: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
内容主旨
《灯笼》以散文的笔法书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个人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情感丰富。
结构图示
应差去接祖父
在村里上灯学
村头常挂红灯
灯笼 元宵节看花灯
回忆族姊远嫁
纱灯描宋体字
联想宫灯意蕴
将军挑灯看剑
重点难点
1.本文用散文笔法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种种场景,想一想,在这些回忆和联想里,曾经寄寓着作者哪些情思?
往事历历,在作者笔下,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家国情思……一一自然流淌出来,意蕴丰厚,耐人寻味。
2.文章最后说“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又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联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想一想,文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文中提到的霍骠姚、汉将李广、唐朝裴公都是古代抗击外族入侵,保家卫国的名将,作者借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诗词的意境来表达对柱国功臣的敬仰,也表达自己渴望祖国富强统一,和平安定的心愿。“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一句则表达了自己不计名利,甘愿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美好心愿。
中考对接
一、积累运用
1.《灯笼》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吴伯箫,原名___________,山东莱芜人,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
2.(2018·泰安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w…)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shù)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B.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zhēn)扎(zhā)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拊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C.假定是暖迟迟的春霄,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tiáo)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qiǎo),意味应是深长的。
D.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澜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piào)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péi)公吗?
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就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
B.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C.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
D.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
C.我一闻到水仙的芬芳,就联想到春联、年夜饭、鞭炮、红蜡烛、福建橘子、清晨拜年,还有我那件一年只能穿一次的黑缎袍。
D.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5.(2018·泰安模拟)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
二、阅读提升
(2018·宿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渡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
6.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7.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8.第⑩?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
9.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三、语言运用
10.请依据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
除夕是一盏灯,一盏用亲情呵护的明灯。它穿越时空走来,点燃每一个黑头发黑眼睛心中的火苗,为回家照明,为乡愁照明……心灵,在除夕夜得以放飞;祝福,在除夕夜得以实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谐,在除夕夜得以绽放!
四、写作练笔
11.说起灯笼,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元宵节。在元宵节,你是否曾经燃放烟火,看过灯笼?请回忆你元宵节看灯的一段经历,写成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吴伯箫散文选 熙成 散文 教育
2.D 3.D
4. C 解析:A句末加“的问题”;B删除“的原因”;D“而是”改为“更是”。
5. D 解析:D.“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理解有误,应是“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6.早晨的炊烟轻淡 午间的炊烟急速 傍晚的炊烟悠长
7.(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晨起晚息的炊烟比作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照炊烟作息的习惯。
(2)“缠绕”本意是用带状物或条状物盘绕其他物体,文中指炊烟和思念交织在一起,炊烟是故乡、是母亲、看到炊烟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故乡,从而激发对母亲、故乡的思念;思念母亲、故乡,自然会想到炊烟。炊烟和思念紧密缠绕在一起,在魂牵梦绕中泪眼看炊烟,眼睛怎能不是湿的呢。
8.引用诗句表现了乡村炊烟的美景,抒发了喜爱之情,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
9.文中“这炊烟呀,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表现了炊烟与饭食的联系,“花”是美好的,“灶台上开出花”意味着母亲最美好的心愿就是一家人饱暖无忧。“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表现了炊烟与家乡的联系,浓浓的母爱和乡情,所以说母亲是这幅水墨画的作者,这幅水墨画的色调是暖的。(围绕“母爱”“乡情”结合文本内容回答即可)
10.示例:亲情 在除夕夜得以拉近
1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