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练习6 总课时:2教时 本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长征。随班生读课文
技能:能分析“重”的不同读音和不同意思。
能力: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
情意:激发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长征,激发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兴趣。
对策:搜集课外资料,给同学们讲长征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教学第一部分
谈话导入:同学们,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创举,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这样的诗文,今天我们继续关注长征。
(1)教师播放《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录音,要求学生对照题中的歌词来听。
(2)教师简介《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背景。
(3)学生再认真读歌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相互点拨、讲解。
(4)学生再细读这段话,同学之间交流。随班生读课文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水来水似银。”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环境。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这句写沿途人民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
“战士们双脚走天下,……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⑹教师布置同学课后找“四渡赤水”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第二部分
⑴学生读题并带着问题再次读诗歌,重点看看两个“重”字在歌词中的不同读音和意思。(引导、培养学生细读的习惯)
“敌重兵,压黔境”中的“重”读zhòng,是兵力雄厚的意思。
“乌江天险重飞渡”中的“重”读chóng,是又一次,再一次的意思。
⑵学生根据意思,再次读好这两句话。
3、教学第三部分。
⑴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感情。随班生读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首歌词的特点:写得很雄壮,音云很和谐。
(2)教师在学生弄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诵读。
(3)指名学生诵读。(看谁读得有感情,最能打动人。)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并背诵《清平乐 六盘山》
①指名读题,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②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同学或老师。
③教师范读。并简单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
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人。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就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这首词就写于此时。作者站在象征长征胜利的六盘山顶,站在中国工农红军从战略转移走向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上,抒发了乐观而积极向上的壮志豪情。
④学生讨论文中的几个难理解的词的含义。
⑤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重点讲解以下句子的含义。
上阕是对长征胜利的总结。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作者以秋景点出时间,表露对北上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对南方革命根据地的深切怀念。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既是写给自己的,更是鼓动同志们的,抒发了红军开赴抗日前线,保卫国家的坚定决心和急切心情。
下阕是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以“红旗”象征胜利,可见胜利者的欢腾、放松、快乐……都在“漫卷”中飘扬着,散发着。
⑥学生根据理解,先各自读背,然后集体练读,同桌练背。
⑦指名背诵,集体齐背。
3.拓展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小结。
②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③学生将这首词的故事。
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毛泽东的这首词意境雄浑,满怀着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这个结论。
(2)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讲讲这首词中的故事,师生评议。
三、布置作业
①背诵《四渡赤水出奇兵》和《清平乐 六盘山》。
②搜集长征途中的其他感人的事故,讲给同学、老师或家长听。
板书设计:
练习6
清平乐 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课题: 练习6 总课时:2教时 本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技能:学写毛笔字。
能力: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评说影视剧。
情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及留心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评说影视剧。
对策:先分组练说再上台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指导
①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②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是选自《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③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④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教师重点指导“彭德怀和、大黑骡子、辛苦、塞”等字的书写和布局。
2、练习
①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②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③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①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出一部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影视剧。
②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模仿剧中人的精彩台词;留心别的同学的发言。
2、指导
①让学生认真思考: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影视剧究竟是什么使你感兴趣?
②出示范文:
我最喜欢的影视剧是体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儿童故事片《亲亲鳄鱼》。
《亲亲鳄鱼》讲述一个叫小乐的城里男孩到乡下爷爷家过暑假,偶尔发现了一些鳄鱼蛋,就拿回来孵化,结果真的孵出了小鳄鱼。爷爷的父亲早年也养过鳄鱼,但被他们咬死,所以,爷爷坚决反对小乐养鳄鱼。但村民阿荣和城里走私动物的嫌犯勾结,也想捕获鳄鱼,从中谋利。爷爷知道以后,就指导小乐和他的小伙伴如何与走私嫌犯斗争,如何繁殖幼鳄,如何保护被捕获的母鳄。孩子们与走私犯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紧张而又妙趣横生的争斗。
电影不但情节紧张,扣人心弦,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还有史前动物扬子鳄和“古银杏林”等自然生态景观,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③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人物,说剧情,模仿台词)
④同学之间互提意见。
⑤分组练说。
3、练习
①每组指派代表上台评说(教师以鼓励为主)
②师生评议。
4、反馈小结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写的字是:青、盖
指导
①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位置。
②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青:上下结构,上半部分三横一竖,上面两横要写得稍微短些,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长横要写得舒展些,下半部分“月”要写得略扁一些,顶端靠在横中线上,与上边的部分要留有适当的空间。
盖:上下结构,上半部分三横一竖,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下半部“皿”要写得扁一些,长横要写得长而舒展,上下两部分要留有适当的空间。
③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①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 学生。
②练写这两个字(注意在米字格里的位置)
4、反馈
①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②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板书设计:
练习6
口语交际
评评剧中的人物
说说剧情和故事
模仿剧中人的精彩台词
留心别的同学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