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2-13 19:3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一:选择题
1.(2018秋?房山区期末)国槐因树形优美,被常用作绿化树木,是北京的市树。促进水分“爬”上国槐树梢的动力来自(  )
A.光合作用 B.吸收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2..(2018秋?怀柔区期末)如图是植物气孔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C.气孔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可以张开或关闭
D.图中的气孔是关闭的
3.(2019?东城区)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降低植物体表面温度
C.加速植物细胞的分裂速度
D.促进无机盐的运输
4..(2018秋?丰台区期末)移栽植物时为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以下措施不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是(  )
A.去掉部分枝叶 B.在阴天或傍晚移栽
C.带土移栽植物 D.移栽后对植物遮阴
4.(2018秋?普宁市期末)较大树木在移栽时,往往要剪去一部分枝叶,目的是为了减少(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输导作用
6.(2018秋?怀柔区期末)有一种植物-巨杉号称“世界爷”,在其原产地树高达100多米,根吸收的水分能够顺利到达其树冠顶端的动力来自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4
7.(2018秋?长沙期末)气孔的开放和关闭受(  )控制.
A.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栅栏组织D.海绵组织
8.(2018秋?南岸区期末)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增高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C.散失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018秋?顺义区期末)在夏季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植物会出现“吐水”现象:从叶片表皮的气孔中吐出来的水滴挂在叶片边缘。以下对植物体内水分吸收和运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气孔的两个保卫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B.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水是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沿筛管运输到叶的
D.水从根系到叶片过程中的拉力靠蒸腾作用
10.(2018春?丰台区期中)下列现象中,与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无关的因素是(  )
A.根部损伤,吸收水减少
B.光照太强,蒸腾作用过强
C.植物茎被折断,水分运输受阻
D.光合作用很强,水分消耗太多
二、非选择题
11.(2018秋?丰台区期末)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增加城市中的绿地,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降低环境温度。请回答问题: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如图1所示),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水分吸收进入植物体后,主要通过 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作用。通过这一作用,水分以 形式,由叶片中的 (结构)散失到环境中,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降低地表及空气温度。
(2)研究人员对三种不同绿化类型的地表温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水泥地作为实验观测的 组。分析数据可知:三种绿化类型中降温效果最佳的是 类型。
(3)对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
12.(2018?北京模拟)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科技工作者测定了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氧气释放速率日变化(图1)以及气孔开放程度日变化(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

(1)气孔是水分散失和 进出门户。
(2)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因此氧气释放速率可以反映 强度。由图1可知,8:00~12:00时,随光照强度增加,氧气释放速率逐渐。
(3)比较图1、图2的曲线变化,可见氧气的释放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

(4)综合图1、图2分析,13:00时,光照强烈,氧气的释放速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此时温度过高,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吸收量 ,使得光合作用减弱。若大棚种植该植物,在12:00~14:00期间,除控制温度外还可采取控制 条件提高产量。
答案
1.C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因此,高大的槐树,促进水分“爬”上国槐树梢的动力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
2.D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此图中的气孔是张开的。
3.C 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见C不正确。
4.C 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但不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C错误。
5.B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6.B 根吸收的水分能够顺利到达其树冠顶端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的拉力。
7.B我们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菁优网保卫细胞因腹侧较薄而背侧较厚,当吸水时,保卫细胞膨胀,两细胞分离,而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气孔在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的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8.B 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而不是温度,并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错误。
9.C 水是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沿沿根、茎内的导管运输到叶的。
10.D 光合作用过强,不会使植物出现萎蔫现象。
11.答案(1)根 导管 蒸腾 水蒸气 气孔 (2)对照 乔木、 灌木、草
(3)减少裸地、水泥地,多植树造林。
解析(1)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水分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后,主要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花等其他器官,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也通过此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通过这一作用,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片中的气孔散失到环境中。蒸腾作用可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降低地表及空气温度。
(2)研究人员对三种不同绿化类型的地表温度变化进行研究,其变量是绿色植物,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观图2可知,水泥地作为对照组,草地、灌木-草地,乔木-灌木-草地均为实验组。分析数据可知:三种绿化类型中降温效果最佳的是草地类型。
(3)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对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较为有效的措施是:减少裸地、水泥地,多植树造林,降低环境温度。

12.答案(1)气体交换(2)光合作用 增加(3)保持一致(4)减少 光照
(1)气孔是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也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气体交换的场所,能够通过气孔的物质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2)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因此氧气释放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由图1可知,8:00~12:00时,随光照强度增加,氧气释放速率逐渐增加的.
(3)图1的曲线图的变化表明了,氧气的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心,8:00~12:00时,随光照强度增加,氧气释放速率逐渐增加的.在中午在12:00~14:00期间,此时环境温度过高,气孔开放的程度降低,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氧气的释放速率叶降低,曲线下降;图2的曲线图的变化表明了,气孔的开放程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气孔在8:00~12:00时,随光照强度增加,气孔逐渐开放的,曲线是逐渐上升的,在12:00~14:00期间,曲线明显下降,气孔会出现关闭现象,14:00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气孔再次开放.在比较图1、图2的曲线变化,可见氧气的释放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4)综合图1、图2分析,13:00时,光照强烈,氧气的释放速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此时温度过高,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使得光合作用减弱.若大棚种植该植物,在12:00~14:00期间,除控制温度外还可采取控制光照条件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