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呼吸之呼吸作用的全过程
1.(2019?东城区)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7表示呼吸道,6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乙图中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
C.丙图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细胞组成
D.丙图中气体交换的结果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2018秋?朝阳区期末)下表表示人体吸入、呼出各种气体所占比例。关于人体的呼吸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增加
C.在肺泡处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产生于组织细胞
3.(2019?西城区)甲、乙分别表示发生在肺泡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
B.c为毛细血管,图中单行通过的是白细胞
C.图甲所示的肺泡壁薄,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图乙中只能进行气体交换,不能进行营养物质交换
4.(2018秋?通州区期末)图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部分结构微观示意图,对这部分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这部分结构由C形软骨组成
B.这部分结构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C.内壁的纤毛摆动能将黏液推出
D.这部分结构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5.(2018秋?房山区期末)如图1是人体肺泡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一个肺泡都被毛细血管包围
B.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壁上分布有很多的弹性纤维
D.图2中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
6.(2018秋?房山区期末)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来源于( )
A.肺泡 B.血液 C.组织液 D.组织细
7.(2019?北京)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 )
A.外界→咽喉→食道→肺
B.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
C.外界→鼻腔→气管→肺
D.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8.(2018秋?海淀区期中)我们进行体育锻炼时,呼吸频率和心率都有相应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B.呼吸频率高,有助于机体获得氧气
C.心率增加,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于运输氧气
D.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空气
9.(2018秋?北京期末)如图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c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气体①代表氧气,气体 ②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b相比,血管a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D.血管b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
1.D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有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通过肺循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错误。
1A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2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为16%,因此人体吸入的气体不全是氧气,错误.
3.C图中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A错误。c为毛细血管,管内径级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B错误;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图乙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D错误。
4.B气管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
5.D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图2中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可见D错误。
6.C 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7.D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那么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8..D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错误。
9.A 为毛细血管,管内径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A正确;血液流经组织内的毛细血管时,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错误;a为动脉,b为静脉,与血管b相比,血管a中含有更多的氧气,C错误;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b体静脉中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右心房。 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