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1.农业一、经济的繁荣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兴修水利。曲辕犁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翻车,靠人们用脚来踩动,是比较吃力的。唐朝发明的叫作“筒车”,它把水流的力量和竹筒的盛水功能巧妙地结合起来,不再依靠人力了。万顷水田连郭秀,
四时烟月映淮清。
--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
鹅湖山下稻梁肥,
豚栅鸡栖对掩扉。
--王驾《社日》接缕垂芳饵,
连筒灌小园。
--杜甫《春水》2.手工业纺织业:唐代的丝织品花式繁多,琳琅满目,主要有绢、绫锦、罗、纱、绮等,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蜀锦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陶瓷: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越窑青瓷唐三彩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陆龟蒙 《秘色越器》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
--《旧唐书·李皋传》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秋浦歌》
材料 元和初年(约806~810)铁的年收入量约200万斤,铜的年收入量约26万斤。十里长街市井连,
月明桥上看神仙。
--张祜《纵游淮南》
云阳上征去,
两岸饶商贾。
--李白《丁督护歌》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唐朝的坊市制度比较严格,坊为居住区,市为商业区。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吐蕃人生活在哪里,是哪个民族的祖先?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还仰慕中原文化。此画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乘坐步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了很多手工工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 两族的友好关系。文成公主入藏思考: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
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唐蕃会盟碑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阅读P14,归纳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还有哪些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②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朝保持着友好
而密切的联系。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多刚健豪迈的尚武。弈棋仕文图 唐朝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猜一猜,他们在做什么?归纳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表现。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①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③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 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②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 败给人民带
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杜甫 李白白居易唐诗书法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严谨工整、平正峭劲柳公权方折峻丽,笔力劲健绘画阎立本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2.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BB3、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奇葩,大多以那个年代的经济和政治为创作基础,如“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而“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或气魄雄浑,或郁闷悲怆,据此请判断下列诗作中属于社甫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B、家中摆着唐三彩C、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D、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