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括号内.)
1.“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他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他是( )
A.章西女王 B.华盛顿 C.玻利瓦尔 D.哥伦布
2.关于民族解放运动,人们如此颂扬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率领她的章西勇士,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这则故事发生在( )
A.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B.拉美解放运动中
C.中国义和团运动中 D.美国独立战争中
3.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农奴可以改变身份
C.农奴的土地必须出钱赎买 D.农奴自由转换职业
4.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主要是指它使俄国( )
A.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D.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
5.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林肯作为总统,他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
A.颁布《宅地法》 B.发展经济
C.维护国家统一 D.解放黑人奴隶
6.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 )
A.独立战争爆发 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7.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废除了封建专制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摆脱了殖民压迫
8.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9.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对工业化社会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工业化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B.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C.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D.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10.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B.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D.他是法国人
11.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 )
A.微积分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12.“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他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系列小说。”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巴尔扎克
13.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在音乐国度里挥洒;列夫托尔斯泰用犀利的笔锋剖析现实,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梵高用激情的画笔尽情描绘,在生活的烈焰中绽放下列作品与材料中人物相关的有( )
①《命运交响曲》②《复活》③《蒙娜丽莎》④《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B.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15.《凡尔赛条约》的缔造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就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说明《凡尔赛条约》最大的问题是( )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16.以下对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B.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D.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正确的是( )
①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
③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武装斗争
④纳赛尔领导的埃及革命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8.“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其中,美国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这最能反映危机( )
A.涉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来势比较猛烈
19.“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分区占领”的依据是( )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0.万隆会议的举办国是( )
A.印度 B.埃及 C.印度尼西亚 D.阿尔及利亚
21.非洲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抗争都在1990年尘埃落定。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的事件是( )
A.纳米比亚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埃及 D.阿尔及利亚独立
22.“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这里的“它”是指(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23.“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都来自中国。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生活会怎么样?这反映当今世界呈现( )
A.经济全球化特征 B.社会信息化特征
C.区域集团化特征 D.文化多样化特征
24.计算机网络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将世界各地联成一个整体 B.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C.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D.制约社会信息
25.现代社会面临的首要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是( )
A.环境危机 B.人口增长过快
C.恐怖主义 D.宗教纷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计50分)
26.(18分)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古今中外,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暴乱平定之后,彼得一世发动了一场社会变平。他废除了罗斯的传统历法,以欧洲通用的公元纪年取而代之…他强制推行欧洲的礼仪服饰,要求每一个体面人必须做套“西装”……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照兵营管理。
(1)依据材料分析,彼得一世的改革目标是什么?改革的作用有哪些?
材料二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60年代),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摘自《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19世纪60年代,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日本“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哪些“东西”?
材料三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发表的演讲是为了激励整个国家……在那次演讲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我们唯一恐惧的是恐俱本身”。他告诉美国人民要抛弃恐惧,齐心协力帮助围家走出大萧条。
﹣﹣《大国崛起》解说词
(3)罗斯福为“国家走出大萧条”而实施一系列措施称作什么政策?该政策采用什么手段扭转经济形势的?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改革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27.(16分)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式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据統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材料一中,“成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争”期间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什么战役?
材料二 战争历时6年多,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计多城市和村庄,生灵涂炭,全世界军民死亡60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亿美元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
(2)材料二中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为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此“战争”结束后,建立了什么国际组织?
材料三 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据统计,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9%,日本占53%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德国经济恢复并迅速增长共同的外部原因是什么?村料反映上世纪90年代国、日本,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读完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28.(16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关系,对考察当代国际关系有借鉴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美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的“公约”指的是哪一条约?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这一政治格局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2)材料二中“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圆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折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C; 6.D; 7.A; 8.D; 9.C; 10.D;
11.B; 12.D; 13.D; 14.B; 15.B; 16.B; 17.B; 18.C; 19.C; 20.C;
21.A; 22.D; 23.A; 24.D; 25.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计50分)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