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 课件+朗读(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盘古开天地 课件+朗读(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3 23:07:58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盘古开天地第 一 课时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理解 “抡起、滋润、祖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肌jī月字要窄长,几字上窄下宽。肤fū月字要窄长,夫字稍宽,竖撇要长,捺在下横处起笔。宗zōng“宀”的横钩要长,小字下边撇和点要外展。暗àn左边的日字要窄小,立字下横要长。降jiàng“夂”的横撇和捺舒展,竖折与上横不相连。飘piāo整体要紧凑,风字下边稍宽。漆 抡 劈 缓
浊 肢 液 滋qīlūnpīhuǎnzhuózhīyèzī抡起 滋润 祖宗
飘动 下降lūn zīpiāojiàng zōnɡ倒辽阔:
混沌:
茂盛:
奔流不息:
宽广,广阔。
造句: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造句:森林里各类植物生长得很茂盛。
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
造句:黄河奔流不息,养育了一代代的华夏儿女。滋润 滋养都具有供给养分的意思。
“滋润”是增添水分,使不干枯的意思。“滋养”是动词,具有养育、培养的意思。
1.雨露滋润禾苗壮。
2.他们需要好食品滋养身体。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劈开天地。写盘古劈开了天和地以及天和地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盘古累倒。写盘古分开天地后做的事。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用身体创造宇宙。写盘古倒下后的变化及对他伟大功绩的赞美。交流分段情况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1.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猛烈(měnɡ mènɡ)  下降(xiánɡ jiànɡ) 
祖宗(zōnɡ cónɡ) 四肢(zhī zī)
缓缓(huǎn nuǎn) 逐渐(zhuó zhú)
√√√√√√......2.根据拼音写词语。
jī fū liáo kuò xuè yè zī rùn肌 肤辽 阔血 液滋 润3.我会理解。(写出本课中合适的词语)
(1)非常暗,没有光亮。(     )
(2)渐渐。(     )
(3)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
4.按要求写句子。
(1)盘古用身体创造了宇宙。(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用加点的词
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漆黑滋润逐渐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小明逐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课件34张PPT。盘古开天地第 二 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重点)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盘古是如何开天地的?
串珠问题:
一读:读课文,说说天地没分开时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二思: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探:你觉得盘古是个怎样的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描写了盘古是如何把天地分开的,“抡起”“猛劈”两个动词把盘古开天地时的气魄表现了出来。这句写了什么?文中的动词有什么作用?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从“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你能体会到什么? “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生动地表现出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和想象的手法,具体描写了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对宇宙万物的描写,使用了许多形容词,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赞美了盘古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概念:想象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的一种方法。
窍门:想象的内容一般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虚构出来的。
答题模式:运用想象手法,使……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性。品析想象的手法仿写: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_____变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他的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  头发茂密    丰富  牙齿树林宝藏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巨人盘古醒来后用斧头劈开了混沌的世界,轻而清的东西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下降变成了地。 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蹬地坚持了许多许多年,后来天地逐渐成形,盘古也累倒了。盘古是如何开天地的?一读:读课文,说说天地没分开时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时,宇宙混沌一片,周围一片漆黑。串珠问题:二思: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三探:你觉得盘古是个怎样的人?盘古为开天地和创造世间万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一个勇于献身的巨人。勇于献身盘古开天地盘古未醒 混沌一片
盘古醒来 天地初开——天地成形
盘古倒下 天地变化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塑造了盘古高大的形象,赞颂了他为开辟天地勇于献身的精神。夸父追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夸父的巨人。他看见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接着就是漫长的黑夜,直到第二天早晨太阳才又从东方升起。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他一直追到虞渊,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就在这时候,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夸父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的水。那大泽,又叫“瀚海”,有上千里宽。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树上味道鲜美的桃子,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行。 盘古一笑鸿蒙开,神马负图从天来。
八卦旋转六十四,黄钟是为元气胎。
(《徐广文生朝》林光朝)中国古代四大神话: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小说:
《封神演义》《镜花缘》《济公传》《八仙传》。一边朗读课文,一边想象文中的画面。点拨:课文将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描述得栩栩如生,十分有画面感。我们要边读课文边在头脑中想象文中的画面。如:“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朗读这句话时,脑海中要浮现出盘古在一团漆黑里,抡着大斧头,朝着眼前的黑暗,用力地劈过去的画面。这样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理解、积累词语,能写的写下来。点拨:“混沌”的读音是“hùn dùn”,部首都是“氵”;“抡”读“lūn”;“血液”的“血”读音是“xuè”。这些字极易读错,要格外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争取把字写得工整、清楚。混沌 缓缓上升 漆黑 抡起 四肢 辽阔 血液 
奔流不息 滋润 祖宗 创造 宇宙思考与交流。参考答案:在很久以前,天地合为一体,宇宙混沌一片。盘古从沉睡中醒来后,用大斧头向黑暗猛劈过去。混沌一片的东西就分开了,一部分上升变成了天,另一部分下降变成了地。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地。一年又一年,天越升越高,地越沉越低,天与地都成形了,盘古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后,他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四肢变成了四极;肌肤变成了大地;血液变成了江河;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人类永远纪念他。1.说一说,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请你讲一讲这个故事。2.神话是虚构的故事,包含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你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说一说作者是怎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点拨:“联想和想象”是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联想”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参考答案: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中,作者想象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把他“呼出的气息”想象成风和云,把他“发出的声音”想象成雷声,把他的“双眼”想象成太阳和月亮,把他的“四肢”想象成东、西、南、北四极,把他的“肌肤”想象成大地,把他的“血液”想象成江河,把他的“汗毛”想象成花草树木,把他的“汗水”想象成雨露等等。3.读课文,说一说,盘古开天地的创举给了你怎样的震撼?参考答案:盘古开天地的创举使我感受到他为了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他不怕困难,不辞辛苦,日夜不息地努力,最终将天与地分开。尤其是他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种奉献精神更是令人敬佩。拓展与运用。参考答案:(1)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一是由于时间的不确定,二是能让人感觉时间的久远与故事的神秘。(2)“十万八千年”不是真实具体的数字,只是为了表达时间之长。 很多神话故事、童话故事、民间故事都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为什么要这样写?课文中说盘古“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这是真实具体的数字吗?我们来讨论讨论。一、 给加点的字的读音画“____”。
抡起(lún lūn)  浑浊(zhuó zuó)
劈山(pī pǐ) 缓慢(nuǎn huǎn)﹒﹒﹒﹒____________二、 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dào(   )
dǎo(   )倒降jiàng(   )
xiáng(   )倒立倒下 下降投降三、 看拼音,写词语。
肌 肤祖 宗 飘 动jī  fū zǔ zōng piāo dòng四、 选词填空。
辽阔  开阔
1.他的肌肤,变成了(   )的大地。
2.山下是一个(   )的广场。
浑浊  混沌
3.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   )一片。
4.村东边的那条小河现在变得很(   )。辽阔 开阔混沌浑浊五、 按要求写句子。
1.盘古 十万八千 年 一直 睡了(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多次反复讲这个童话故事,我都快背下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盘古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气息变成了风和云。示例:爸爸多次讲这个童话故事,我都快背下来了。三、读拼音,写词语。
liáo kuò zī rùn xuè yè         辽 阔滋 润血 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