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
■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堂小结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浮雕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
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
展,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导入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二 十一条”原稿(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陆宗舆 陆宗舆(1876—1941)浙江海宁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1913年,他任北洋政府驻日公使,参与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为五四运动时反动的卖国贼之一。 德国占领青岛后,在信号山麓岩壁刻上飞鹰国徽;日本占领青岛后,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于其上。德国在青岛的俾斯麦兵营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图为日军入城仪式。巴黎和会会场 巴黎和会“三巨头”像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左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左三)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右一 ) 1919年1月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中国直接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共分甲乙丙丁四部分,全面论述了中国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求。上图为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陆征祥(中)、顾维钧(右)、王正廷。顾维钧 顾维钧 (1888—1985),江苏嘉定人。1904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和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12年任驻美国、古巴公使。 1918年作为巴黎和会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中国代表团除了(对巴黎和会)提出说帖而外,并由顾维钧在会议席上表示意见。
顾维钧曰:仅关数百万人的太平洋属岛问题各位即如此尽力,至于青岛问题关系四万万人民的大问题,本全权之责任亦极重,今试述其大纲原则: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 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青岛完全为中国领土,当不容有丝毫损失。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租借与德国,起因于教案问题。德国以武力要挟强请,迫不得已而为,已属世界周知之事。如就地势论之,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胶济铁路与津浦铁路相接,可直达首都,于国防上中国亦断然不容他国之争执。以文化言,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山东以二万五千英方里之狭地,容三千六百万之居民,人民即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实无讨论之余地。是以如就本会承认之民族、领土完整原则言之,胶州交还中国,为中国当有之要求权利。 本全权认为交还青岛为公正圆满之一条件,若本会舍此采用他法,则本全权不得不认为谬误。……本全权绝对主张大会应斟酌胶州租借地及其他权利之处置,尊重中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之根本权利,且相信中国,有和平之诚意。
——转引自《北洋军阀史话》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队伍浩浩荡荡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天安门前愤怒的人群(油画)“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卖国贼曹汝霖住宅的黑漆大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电影《我的这一辈子》片断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街头讲演的学生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队伍“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学生们在前门大街激昂讲演游行示威的女学生队伍“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品“杀千刀的曹汝霖还我青岛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北京大学学生分组在街头讲演“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传单“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传单“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左图为五四运动当时散发的传单
右图:
全国人民注视的中心——山东“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返 回返 回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上海各界2万余人声援北京学生(1919年5月7日)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北京市民欢迎被释放的学生“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上海出版的揭露北京政府亲日派官僚卖国罪行的小册子。“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时的纪念章返 回返 回“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上海望志路106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董必武李达中国共产党“一大”部分代表毛泽东何叔衡陈潭秋邓恩铭王尽美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返 回返 回1.巴黎和会的召开
2.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外交的失败1.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
2.五四运动的斗争口号
3.北洋军阀政府对学生运动的镇压
4.5月5日北京学生的总罢课北京学生
的爱国斗争1.北京学生6月3日的斗争
2.6月5日后斗争的新阶段(斗争主力、
运动中心的变化)
3.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爱国运动
的初步胜利课堂小结1.陈独秀建立中国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2.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3.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
早期组织的建立1.中共一大举行的时间、地点及会议代表
2.中共一大的成就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深远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习活动召开主题班会
建议:班会主题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可采用模拟演讲、诗歌朗诵、
讲故事、谈体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中国近代史专家——郑师渠访谈学习活动学习测评1、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 )
A、青年学生
B、无产阶级
C、商人
D、农民阶级
2、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工人运动
B、领导农民运动
C、建立统一战线
D、开展武装斗争BA史海拾贝“山东问题”的由来 德国占领青岛后,在信号山麓岩壁刻上飞鹰国徽;日本占领青岛后,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于其上。 德占时期的胶济铁路青岛火车站。右上图为济南火车站。“二 十一条”原稿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图为日军入城仪式。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