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长春版 三年级下册(2018)8-2 女娲补天 授课课件+作业课件+教案+说课稿(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 长春版 三年级下册(2018)8-2 女娲补天 授课课件+作业课件+教案+说课稿(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4 11:46:15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那么,女娲补天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个神秘的远古时代,一起去看看女娲是如何补天的吧!女娲补天第 一 课时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崩塌、滋润、粘稠、高耸”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谷上边的撇和点要小,并分开,人字撇和捺舒展,口字扁小。gǔ念人字稍扁,撇和捺舒展,下边横撇要小,心字稍扁宽。niàn恶两竖间距要窄,左点要小,右撇稍大,心字稍宽些。è岸上扁下高,山字扁,厂字撇稍长,干字中竖稍长。àn仁“亻”窄长,二字两横在中线位置上下,下横要长。rén伟韦字横折钩的横要长,折短而有力,中间一竖要长。wěi补“衤”的撇和点要小,右边的竖要高,点居中有力。bǔ祝“礻”的横撇、竖和点相交在一个位置,儿字两笔不能相连。zhù痛“疒”要大,横稍短,竖撇要长,甬字上边扁小。tòng智 慧 败 疯 兽
残 拣 坑 炼
zhìhuìbàifēngshòucánjiǎnkēngliàn智慧 发了疯 祝融
仁慈 恶战 痛心zhì fēng zhùrénè tòng 恶塞缝崩塌:
滋润:
黏稠:
高耸:
崩裂而倒塌。
造句:大雨越来越疯狂,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
①增添水分,使不干枯。②含水分多,不干燥。
液体浓度高,有黏性,不易流动。
造句:在太阳的炙烤下,森林里的松树渗出了黏稠的油脂。
高而直地耸立。
造句:高耸入云的巨杉令我们惊叹不已。 天崩地裂:
兴风作浪:
天塌下,地裂开,形容声响强烈或变化巨大。
造句:随着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那座高楼被夷为平地。
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造句:在任何时候,总有一些好事者兴风作浪,胡乱起哄。五谷丰登:
非同小可: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造句:新年到来,人们总希望新的一年能五谷丰登,万事顺遂。
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能轻视。
造句:这件事非同小可,我要再考虑一下。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天崩地裂。世界本来很美好,共工和祝融恶战,导致天崩地裂,世界陷入混乱和恐怖之中。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 补天堵水。女娲立志补天,她烧炼五彩石补天,斩龟足撑起天空,堵塞洪水,怒杀水怪。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恢复平静。天地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人们永远歌颂、怀念女娲。交流分段情况 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斩龟足撑起天空、堵洪水、杀水怪。为了拯救人类,女娲做了哪些事情? 女娲是古代劳动人民心中的一个神,其实也是许多优秀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让我们在敬佩女娲的同时,也为像女娲那样的人感到骄傲吧!1.用“____”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恼怒(lǎo nǎo)  崩塌(bèng bēng) 
轰隆(hōng hóng) 堵塞(sāi sè)
野兽(sòu shòu) 残害(chán cán)
高耸(cóng sǒng) 流窜(cuàn cuān)
炼成(liàn làn)﹒___﹒﹒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ù fú è zhàn tòng xīn
bǔ hǎo liǎng àn huái niàn
rén cí wěi dà 祝福 恶战 痛心 补好 两岸 怀念 仁慈 伟大
wǔ gǔ fēng dēng
fēi tónɡ xiǎo kě
五谷丰登非同小可3.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非同(  )(  )  天(  )地(  ) 
兴(  )作(  ) (  )(  )繁茂
(  )(  )丰登 世(  )(  )代
(1)这件事(      ),我要再考虑一下。
(2)送走了(      )的秋天,雪花飞舞的冬天终于来
临了。小可崩裂风浪草木五谷世代非同小可五谷丰登4.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  )最后,她奋勇杀死兴风作浪的水怪黑龙。
(  )五彩石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一挥手,石浆就飞上
天去,把天的窟窿补好。
(  )女娲拣来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放在
一个大坑里,燃起芦柴烧炼。
(  )那些恶禽猛兽,纷纷逃回山中,再也不敢到处流窜、
伤害人类了。
(  )接着,女娲用芦苇烧成的灰,把喷涌出洪水的地缝堵
塞、填平。42153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永远怀念这位仁慈的母亲——女娲。(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怎么不永远怀念这位仁慈的母亲——女娲呢?女娲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啊!课件36张PPT。女娲补天第 二 课时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重点)
2.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难点)
3.体会女娲补天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赞扬了女娲什么样的精神?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说说共工与祝融的恶战给大地带来了哪些灾难。
2.二思:女娲是如何补天的?
3.三探:女娲补天后,天地发生了哪些变化?
4.四悟:人们为什么世代怀念女娲?天地间自从有了勤劳智慧的人类以后,大地一天比一天更有生气,更加美丽。“更有生气”“更加美丽”写出了女娲补天前天地间的美好景象,为下文写天与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作了铺垫。品析:要知道,天本来是由四根柱子支撑着的,这一下还了得,只听到轰隆隆一声巨响,天崩地裂,西北角的半边天倾塌下来,天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大地也被震出竖一道横一道的大裂缝。“一声巨响”“大窟窿”“大裂缝”等词描绘出共工撞不周山后天地发生的巨大变化,充满了神奇的幻想色彩。品析:一时,江河横溢,山石崩飞,森林燃烧,野兽跑出来残害人类,整个世界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这里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天崩地裂后世界的混乱场面,“混乱”和“恐怖”两词概括了世界遭受的灾难。与下文女娲补天后世界恢复生机形成对比。理解:女娲拣来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放在一个大坑里,燃起芦柴烧炼。五彩石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一挥手,石浆就飞上天去,把天的窟窿补好。“拣来”“放在”“燃起”“烧炼”“挥手”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女娲补天时的动作,体现了女娲不辞辛苦、为民造福的精神。理解:天神女娲——这位人类的创造者、慈爱的母亲,看到这情景,十分痛心。她决心把天地重新修补起来,让人类平安幸福地生存下去。从对女娲的心理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对女娲的心理描写,尤其是“痛心”“决心”等词语中,我体会到女娲十分关心人类的疾苦,而且为了人类的幸福,甘愿奉献自我的美好品质。天崩地裂后,想象一下人类的处境是怎样的。示例:人类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他们的家园有的被洪水淹没,有的被山石掩埋,有的被大火烧毁,人们居无定所,四处流浪,又遭到野兽的残害,生活悲惨不堪。想象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这个神话故事赞扬了女娲不怕牺牲、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精神。《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赞扬了女娲什么样的精神?1.一读:读课文,说说共工与祝融的恶战给大地带来了哪些灾难。不周山崩塌,把擎天柱给撞断了。天崩地裂,西北角的半边天倾塌下来,天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大地也被震出竖一道横一道的大裂缝。江河横溢,山石崩飞,森林燃烧,野兽跑出来残害人类,整个世界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串珠问题:2.二思:女娲是如何补天的?女娲拣来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放在一个大坑里,燃起芦柴烧炼。五彩石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一挥手,石浆就飞上天去,把天的窟窿补好。3.三探:女娲补天后,天地发生了哪些变化? 女娲补天后,天地恢复了平静。天朝西北方向倾斜,日月星辰都往那个方向滑下去。地面也西北高耸,东南低沉,地上的江河都向东南方向流去。大地有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和白天黑夜的区分,草木繁茂,五谷丰登,人类获得了新生。4.四悟:人们为什么世代怀念女娲?
因为女娲不畏艰险,补天堵水,杀死水怪,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人类重获新生,所以人们世代怀念女娲。女娲补天起因炼石补天 堵水杀怪两神恶战 天崩地裂平静如初 重获新生结果经过不怕危险
为民造福这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不畏艰险补天的经过,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以及她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女娲造人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儿什么呢? 走啊走啊,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水池旁边蹲下来。清澈的池水照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达他获得生命的快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女娲对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了,她工作了很久,还是没有实现她的愿望,而她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样聪明美丽。“妈妈”“妈妈”的喊声在四周回荡。
  用这种方法来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想:人是要死的,难道死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绵延不绝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增多了。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李贺)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上云乐》李白)【女娲造人】 天地开辟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是个女神,她想造出和自己一样的生物,于是揉团黄土造成人。可是,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拔了一根树藤,把树藤放到泥浆中,再拉出来使劲儿甩动,溅出的泥点子就变成人了。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学习这篇课文,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神奇。点拨:朗读课文时,要充满感情,要边读边想象故事描绘的画面,边读边体会人物的情感。本文在朗读时,要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故事的神奇。如,描写共工撞不周山的情节:“这一撞非同小可,不周山顿时崩塌下来,把一根擎天柱给撞断了。”再如,描写女娲补天的情节:“五彩石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一挥手,石浆就飞上天去,把天的窟窿补好。”这些都带给我们无比神奇的感觉。理解、积累词语,能写的写下来。
智慧 惨败 五谷丰登 世世代代 野兽 仁慈 
天崩地裂 非同小可 烧炼 残害 兴风作浪 日月星辰点拨:这些词语都是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尤其是其中的四字词语,需要我们记忆、积累,并应用于今后的习作中。在读写时要注意,“烧炼”两个字都是火字旁;“兴风作浪”的“兴”读“xīng”;“日月星辰”的“辰”字不要错写为“晨”。思考与交流。
1.读课文,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说一说女娲补天的故事。
起因→经过→结果点拨:讲述故事时,按照题目中给出的提示来说。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将故事情节一一介绍清楚。
参考答案:世界本来平静美好,可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展开了一场恶战,他们打破了天地间原有的平静。共工战败后,恼羞成怒,撞倒了不周山。不周山崩塌,撞断了一根擎天柱。顿时天崩地裂,西北角的半边天倾塌下来,天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大地也被震出许多大裂缝,各种灾难降临了。女娲看到后十分痛心,决心重新修补天地。
她拣来五色石,烧炼成石浆,用石浆把天的窟窿补好。又斩下巨龟的脚,把天撑起来。接着,她又用由芦苇烧成的灰堵住洪水。最后,她杀死了水怪黑龙。
天地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天朝西北方向倾斜,大地有了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人类又重获新生。人们永远怀念着女娲。2.读一读第3、6自然段,说一说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点拨:认真阅读这两个自然段,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感受女娲的形象。先自己想一想,再与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女娲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她十分关心人类的疾苦,善良勇敢,为了人类的幸福甘于奉献,她是一位仁慈的母亲。一、找出每项中的错误音节,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
1.智慧(huì)  祝福(zù)(  )
2.仁爱(èr) 野兽(shòu)(  )
3.失败(bài) 大坑(kànɡ)(   )
4.疯狂(fēnɡ) 残害(chán)(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___ zhù___ rén kēngcán____ ____ 二、 我是拼写小能手。
shānɡ tònɡ dào  ɡǔ sī  niàn
xiōnɡ  è  wěi  dà  àn  biān岸 边伤 痛稻 谷思 念凶 恶伟 大三、 词语巧搭配。
(   )的人类  (   )的狮子
(   )的母亲  (   )的江河
四、 补充四字词语。
你(  )我(  ) 天(  )地(  )
(  )风作(  ) 五(  )丰(  )
草木(  )(  ) 世 世 (  ) (  )勤劳 凶恶慈爱 流淌死  活崩  裂  兴  浪谷  登繁  茂代  代五、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野兽跑出来残害人类。(   )
2.女娲看到这情景,十分痛心。(   )
3.天地恢复了平静。(   )
4.人们传颂着她的伟大功业。(   )........伤害伤心安静歌颂六、 按要求写句子。
1.石浆补好了天的窟窿。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北角的半边天倾塌下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浆把天的窟窿补好了。天的窟窿被石浆补好了。难道西北角的半边天没有倾塌下来吗?女娲补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具准备:
1. 课文插图投影。
2. 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女娲补天
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智、慧、兽、拣、炼”等生字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智慧 五谷丰登 仁慈 天崩地裂
非同小可 烧炼 兴风作浪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十一、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都做了什么?
3、女娲补好天后,天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江河横溢、森林燃烧,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十分痛心,决心补天。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2、3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 大声自由读文。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石浆,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又用龟足替换天柱把天撑起来,用芦苇烧成的灰堵塞、填平地缝,杀死水怪黑龙,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2. 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结合图片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
六、齐读第5自然段,解决第三个问题。
天地恢复了平静,还发生了一些变化……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十、作业。
1. 学习本课生字词。
2. 阅读课外神话故事。
板书:
女娲补天
原因 一场恶战、天崩地裂
经过 补天、换天柱、填平地缝、杀死恶龙
结果 天地恢复了平静
课件7张PPT。源自《点拨》 不幸的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饿 恶)战。共工惨败,他又恼又羞,像头发了疯的狮子,一头对着不周山撞去。这一撞非同小可,不周山顿时崩塌下来,把一根擎天柱给撞断了。要知道,天本来是由四根柱子支撑着的,这一下还了得,只听到轰隆隆一声巨响,天崩地裂,西北角的半边天倾塌下来,天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大地也被震出竖__一道横一道的大裂缝。一时,江河横溢,山石崩飞,森林燃烧,野兽跑出来残害人类,整个世界陷入一片混乱和恐(布 怖)之中。
1.用“____”画出括号里正确的汉字。
2.照样子,写词语。
轰隆隆(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又恼又羞(又×又×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又哭又笑又胖又高又小又瘦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比喻 拟人 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天崩塌后世界的混乱和恐怖场面。
4.共工把不周山撞倒导致一根擎天柱被撞断,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灾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来看,这一段内容属于“女娲补天”这个故事的________(起因  经过 结果)。一时,江河横溢,山石崩飞,森林燃烧,野兽跑出来残害人类,整个世界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排比起因《女娲补天》中写女娲补天的动作十分精彩,如“拣”“放”“挥”等,把女娲的形象表现得很生动,请你也运用动作描写写一个人物吧。200字左右。思路分析:
可以先选定一个你熟悉的人物,比如爸爸、妈妈同学、老师等,然后想想他或她经常做什么事,经典动作是什么,观察一下动作过程,再写下来,注意选取恰当的动词。优秀示例: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开始炒菜了。妈妈把锅坐在火上,锅烧热后把油倒进去,油热后,妈妈先把葱花扔进去,葱花飘出香味后,妈妈立即将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翻炒了一会儿,妈妈倒入酱油、醋,撒上盐,又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妈妈炒的糖醋白菜,甜丝丝,酸溜溜,香喷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妈妈的拿手菜呢!课件4张PPT。一、天崩地裂。
1.“轰隆隆一声巨响”是(  )产生的。
A.野兽来袭击人类
B.共工撞断了擎天柱,天崩地裂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天崩地裂后的悲惨画面。B江河横溢山石崩飞森林燃烧二、女娲补天。
1.根据课文内容,给女娲补天的过程排排序。
(  )用石浆把窟窿补好。
(  )找来五彩石烧炼成石浆。
(  )用芦苇烧成的灰把地缝堵塞、填平。
(  )用龟足替换天柱。
(  )杀死水怪黑龙。
2.我认为女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21435 不怕困难、无私奉献三、 恢复平静。
1.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大地从此有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和白天黑夜的区分。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滋润了两岸的大片土地,草木繁茂,五谷丰登,人类获得了新生。
3.我们称女娲为“母亲”是源于__________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日月星辰的运行江河的不断流动女娲补天(说课稿)
《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选入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喜欢神话故事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一、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智慧、惨败、五谷丰登、世世代代”等词语;二、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三、学习女娲为了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要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在学法指导中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加强情感体验。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则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具体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一、设疑导入、初读课文
我采取让学生观察图画,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把学生带进观察画面的情景中。上课开始后,我首先出示《女娲补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有一个人,有一些云,天上有个洞等。我再接着引导:看了这幅图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可能会问:这个人是谁?她在干什么?天上为什么有个洞?我在学生的提问中引出课题:这个人是女娲(板书“女娲”)她在补天(板书“补天”)。在出示课题后,我再引导学生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问:女娲是谁?她为什么要补天?她把天补好了吗……以下整堂课的教学则是在解决这一个个的问题中完成。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力求在教学中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所以安排了让学生充分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进入了探究问题的情景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初读课文。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在阅读前我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勾出新词,与同学合作理解词语意思;
2、边读边标记课文自然段。
在学生初读完成后,我点名学生汇报生字、新词自学情况。同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生字,学生拼读,然后找到文中与它相连的新词并尝试理解,集体评议、订正。全部学完后再点名让学生汇报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这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下一步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结构,并学会在以后的叙事性习作中合理分段。
(二)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并由其他同学补充(或简化),集体订正。目的在于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锻炼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三)思考你或他人提出的问题,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把你找到的答案与同学交流下,看有没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哪里?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评议、订正,然后再派代表汇报。在这一环节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我的想法有两点:一是让学生有选择问题并进行思考回答的空间;二是学生所说的答案正确与否,让学生有内部评议,自主辩论的时间。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将会有一定帮助。
二、自主学习、走进文本
在学生认识课文生字、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前进——体会女娲的伟大之处。本步骤我安排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选择你喜欢的部分阅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你从阅读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二)汇报阅读情况,由学生评议、补充、订正,我适时出示能体现女娲伟大之处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感情。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对全文的发展线索及女娲的伟大之处有了一定理解。
(三)继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说说你又知道哪个问题的答案?仍是由学生自由提出,自由评议、订正。
在这一步骤的教学中,我赋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同时也是体现语文学习主体性与独特性的需要。
三、合作交流、体会文意
在完成了全文6个自然段的赏析后,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女娲的伟大之处。这一步骤我设置了三个问题:
(一)讨论、交流: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二)(出示女娲图片),现在女娲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呢?
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着重于讨论、交流,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使每位学生的看法更趋完整,以免片面化。第二个问题则是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示,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学生回答时,我将着重引导他们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将会对女娲的伟大之处有更深入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我适当引导:“既然女娲如此伟大,我们又是如此尊敬和爱戴这位伟大的女神,那就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来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吧。”此时学生必然群情激昂,朗读兴致很高,通过齐读,学生对女娲的伟大之处体会得更深刻。学生在朗朗的读书中也自然会为能成为这其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荣兴和自豪。这在无形中又达到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目的。
四、课后延伸、融入情感
课后,我给学生安排了两个任务:一是把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你的亲人听,让他们评评你讲得如何?二是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在班上开一次“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会”。
安排第一个任务的目的有四点:一是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完整的回顾;二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三是加强学生与亲人之间的沟通;四是让家长参与评价,达到学校与家庭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在新课程标准中就讲到,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等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我也正是从这方面去考虑的。第二个任务的目的是通过这一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学生收集材料、表现成果的能力,也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浓了,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板书设计思路:
在出示课题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适时板书:为什么?怎么补、结果?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展开并完善。
整堂课我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目的是想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全新语文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以往重文本、轻情感,重灌输,轻体验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