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贝多芬传(节选)》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8《贝多芬传(节选)》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15 17:18:01

内容文字预览

第8课 《贝多芬传(节选)》 同步练习
一、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讴歌 ōu 延宕dàng 果实累累lěi
B.踌躇chú 花穗suì 深邃?suì
C.贮蓄zhù 颓丧tí 忍俊不禁 jīn
D.呵责kē 凄然yùn 猝然长逝cù
二、下面语句书写准确的一项是( )
A.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荫凉的林中。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辨!
三、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 “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C. 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选择立意?怎样开头……
D. 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仿写句子,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也不是屈身于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 ? ? ?
贝多芬传(节选)
罗曼·罗兰
在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这是他毕生的计划。从1793年他在波恩时起就有这个念头。他一生要歌唱欢乐,把这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的结局。颂歌的形式,以及放在哪一部作品里这些问题,他踌躇了一生。即在《第九交响曲》内,他也不曾打定主意。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想把欢乐颂歌留下来,放在第十或第十一的交响曲中去。我们应当注意《第九交响曲》的原题,并非今日大家所习用的《合唱交响曲》,而是“以欢乐颂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可能而且应该有另外一种结束。1823年7月,贝多芬还想给它以一个器乐的结束,这一段结束,他以后用在作品第一三二号的四重奏内。车尔尼和松莱特纳确言,即在演奏过后(1824年5月),贝多芬还未放弃改用器乐结束的意思。
要在一阕交响曲内引进合唱,在技术上有极大的困难,这是可以从贝多芬的稿本上看到的,他作过许多试验,想用别种方式,并在这件作品的别的段落引进合唱。在adagio(柔板)的第二主题的稿本上,他写道:“也许合唱在此可以很适当地开始。”但他不能毅然决然地和他忠诚的乐队分手。他说:“当我看见一个乐思的时候,我总是听见乐器的声音,从未听见人声。”所以他把运用歌唱的时间尽量延宕;甚至先把主题交给器乐来奏出,不但终局的吟诵体为然,连“欢乐”的主题亦是如此。
对于这些延缓和踌躇的解释,我们还得更进一步:它们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这个不幸的人永远受着忧患折磨,永远想讴歌“欢乐”之美;然而年复一年,他延宕着这桩事业,因为他老是卷在热情与哀伤的漩涡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日他才完成了心愿,可是完成的时候是何等的伟大!
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乐队忽然中止;出其不意地一片静默;这使歌唱的开始带着一种神秘与神明的气概。而这是不错的:这个主题的确是一个神明。“欢乐”白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它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下泪”。当主题接着过渡到人身上去时,先由低音表现,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军队,男高音热烈急促的歌,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吸,与他受着感应的呼喊的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作着他的乐曲,受着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动,宛如大雷雨中的李尔老王。在战争的欢乐之后,是宗教的醉意;随后又是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整个的人类向天张着手臂,大声疾呼着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选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所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推测并解释文中两个加粗词的意思。
答:(1)延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交响曲创作上,贝多芬的延缓和踌躇,除了遇到技术上极大的困难,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加点的词语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1)在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生要歌唱欢乐……他踌躇了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日他才完成了心愿,可是完成的时候是何等的伟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课 《贝多芬传(节选)》 同步练习
三、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B解析:A.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C. 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选择立意,怎样开头……D. 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仿写句子,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1)我不是令人炫目的星月,也不是华堂丽室中的红烛,而是广阔原野中的一点萤火——为沉默的大地带来一点亮色。(2)我不是驰骋疆场的骏马,也不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而是沙漠中的骆驼——驮载着探险的人们走向绿洲。
解析:仿写要注意例句的修辞、句式、意境三个方面,所给例句修辞用的是比喻,意境是“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五、课内阅读。 ? ? ?
1.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2),介绍贝多芬一生追求讴歌欢乐的历程。第二部分(3~5),介绍《第九交响曲》的艺术创新以及欢乐主题的表现形式。
2.(1)延宕:拖延。  (2)神明:神圣,高超。
3.“这个不幸的人永远受着忧患折磨,永远想讴歌‘欢乐’之美”“他老是卷在热情与哀伤的漩涡内”。
4.(1)悲苦:指贝多芬肉体上的痛苦。欢乐:是指贝多芬在音乐中感受的快乐。
解析:一个“悲苦”的人却执意要讴歌“欢乐”,从强烈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意志是多么坚强,追求理想信念是多么的坚定。
第一个“一生”:表明贝多芬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第二个“一生”:表明贝多芬对自己音乐事业付出的时间之长。
解析:“一生要歌唱欢乐”中的“一生”,表明了歌唱欢乐是贝多芬一生奋斗的目标,始终不渝;“踌躇了一生”中的“一生”,则表明了贝多芬为实现歌唱欢乐的理想而奋斗了一生。
“最后”一词表现了贝多芬为了音乐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伟大”一词是对贝多芬执着精神的赞美。
解析:“最后一日”点出了贝多芬实现讴歌欢乐的时间,表现了贝多芬为讴歌欢乐而不屈不挠地奋斗了一生,直到他人生的最后时刻;“何等的伟大”这是对贝多芬伟大人格和伟大作品的热情颂扬。
“征服”既指《欢乐颂》使听众折服,也指《欢乐颂》扫除了人类的痛苦,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斗争”既指《欢乐颂》这部作品是贝多芬与痛苦作斗争的产物,也指听众在欣赏《欢乐颂》时战胜了自己的痛苦,净化了自己的灵魂。
 
课件28张PPT。8.贝多芬传(节选)语文苏教版 九年级下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2.16—1827.3.26,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等。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相关背景21教育网新知导入罗曼·罗兰,1866.1.29—1944.12.30,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作者简介新知讲解讴歌:歌颂。讴,歌唱。
阙:量词,乐曲一首为一阙。
延宕:拖延。
神明:神圣、高超。
深邃:深沉。
踌躇:犹豫。
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
凄然:形容悲伤。易错生词21教育网新知讲解 文章分为几部分?
1—2段: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
3—5段:介绍贝多芬创作过程;
6—8段:音乐带来的震撼,赞美精神。新知讲解小学学科网xuekeedu.com小学学科网xuekeedu.com时间顺序,
层次分明,
结构清晰。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贝多芬的一生?21教育网新知讲解
悲苦:指贝多芬肉体上的痛苦。
欢乐:是指贝多芬在音乐中感受的快乐。 体会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悲苦”、“欢乐”的含义?21教育网新知讲解 贝多芬毕生的计划是什么?讴歌欢乐 同学们有什么人生规划吗?21教育网新知讲解第二段中出现的两个“一生”分别有什么作用?第一个“一生”:表明贝多芬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第二个“一生”:表明贝多芬对音乐事业付出的时间之长。新知讲解《第九交响曲》的原名是什么?人们习惯称为什么?
“以欢乐颂歌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合唱交响曲21教育网新知讲解“当我看见一个乐思的时候,我总是听见乐器的声音,从未听见人声。”语言描写的作用?
表现出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到达了极致,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新知讲解贝多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小组讨论后各小组由一名同学汇报,老师总结。
非凡的毅力;不向困难低头,坚持不懈敢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
课堂活动:分组讨论21教育网新知讲解不要为过去的时间叹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前看,不要回头。
先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前途是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屈不挠不答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名人名言——罗曼·罗兰21教育网拓展阅读忆冼星海先生
茅盾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的作品的演奏,并且是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
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还是小规模的,然而参加合唱的人数已有三百左右;朋友告诉我,曾经有过五百人以上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是星海先生担任鲁艺音乐系的短短时期内训练出来的得意弟子;朋友又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这次的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这是小规模”,而且由他的高足代任指挥,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   拓展阅读 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这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们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的。
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呢,在西安已住了几个月,即将经过新疆而赴苏联。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心里这样说,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21教育网拓展阅读 和友人初次见面,我总是拙于言词,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而在那时,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星海却滔滔不绝说起来了。他说他刚出来,就知道我进去了,而在我还没到西安的时候就知道我要来了;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问起了新疆的情形,接着就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我对于音乐的常识太差,静聆他的议论,实在不能赞一词。可是,他那种气魄,却又一次使我兴奋鼓舞,和上回听到《黄河大合唱》一样。拿破仑说他的字典上没有“难”这一字,我以为冼星海的字典上也没有这一个字。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这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 拓展阅读 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呵!“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在我耳边回响,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写这小文的时候还觉得我是在做恶梦。
我看到报上的消息时,我半晌说不出话。
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了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傥来”的不平凡的生活经验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了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觉得何幸而有此罢? 拓展阅读 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拓展阅读1.作者在写与冼星海见面之前,先写了他想象中的冼星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见到冼星海后,为什么“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
2.作者在倒数第三段写:“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倒数第二段又说:“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1教育网拓展阅读参考答案:1.(1)运用铺垫手法,使读者对冼星海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使冼星海的形象更加鲜明。(2)说熟识,是已从侧面对冼星海有了较全面较深刻的了解;说生疏,是过去还从未跟冼星海见过面。2.表现了作者极度的惋惜、哀痛和思念之情。课堂练习一、下列词语红色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
A.讴歌 ōu 延宕dàng 果实累累lěi
B.踌躇chú 花穗suì 深邃?suì
C.贮蓄zhù 颓丧tí 忍俊不禁 jīn
D.呵责kē 凄然yùn 猝然长逝cùB 课堂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 )
(2)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
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 )排比 比喻 21教育网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贝多芬的一生,相信大家一定对这位音乐大师增添了敬畏之情。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贝多芬面对命运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喜爱事业的执着追求。课后同学们可以积累文中的描写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为以后的写作做积累。课堂总结板书设计8.贝多芬传(节选)
1—2段: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
3—5段:介绍贝多芬创作过程;
6—8段:音乐带来的震撼,赞美精神。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背诵“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8课《贝多芬传(节选)》教学设计
课题
8.贝多芬传(节选)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掌握“讴歌、踌躇、漩涡、静默”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3、了解贝多芬的相关文学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体会反映人物品质的句子。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主人公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贝多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学习主人公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重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句子。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贝多芬对艺术的热爱,学习主人公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命运交响曲》的音频。
2.有哪位同学听过贝多芬的音乐,说说对贝多芬音乐的感受?请同学简单描述音乐特点。
3.板书课题:8.贝多芬传(节选)
简单描述音乐特点。
本节课结合贝多芬的音乐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
(一)相关知识链接:
1.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2.罗曼·罗兰,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易错字词
讴歌:歌颂。讴,歌唱。
阙:量词,乐曲一首为一阙。
延宕:拖延。
神明:神圣、高超。
深邃:深沉。
踌躇:犹豫。
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
凄然:形容悲伤。
(三)整体感知
1.同学分组朗读课文朗读课文。
2.文章分为几部分?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
三部分。(1—2段:总体介绍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3—5段:介绍贝多芬对《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过程;6—8段: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给人们带来的震撼,赞美他对音乐事业的付出和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3.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贝多芬的一生?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给我们介绍了贝多芬的一生,我们看到了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
(四)阅读文章第一部分
1.体会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悲苦”、“欢乐”的含义?
悲苦:指贝多芬肉体上的痛苦。
欢乐:是指贝多芬在音乐中感受的快乐。
2.贝多芬毕生的计划是什么?
讴歌欢乐。
3.第二段中出现的两个“一生”分别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一生”:表明贝多芬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第二个“一生”:表明贝多芬对自己音乐事业付出的时间之长。
4.《第九交响曲》的原名是什么?人们习惯称为什么?
“以欢乐颂歌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五)阅读文章第二、三部分
1.阅读第三自然段,分析此处“当我看见一个乐思的时候,我总是听见乐器的声音,从未听见人声。”语言描写的作用?
表现出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到达了极致,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2.体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日他才完成了心愿,可是完成的时候是何等的伟大!”有什么深刻含义?
“最后”一词表现了贝多芬为了音乐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伟大”一词是对贝多芬执着精神的赞美。
3.阅读第五自然段分析:“‘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他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泪下’”一句的好处?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欢乐”这一抽象的词语比喻为具体的事物,更形象地写出了音乐给人巨大的精神作用。
名人名言——罗曼罗兰:
不要为过去的时间叹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前看,不要回头。
先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前途是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屈不挠不答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四、拓展阅读
忆冼星海先生
茅盾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的作品的演奏,并且是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
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还是小规模的,然而参加合唱的人数已有三百左右;朋友告诉我,曾经有过五百人以上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是星海先生担任鲁艺音乐系的短短时期内训练出来的得意弟子;朋友又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这次的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这是小规模”,而且由他的高足代任指挥,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这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们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的。
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呢,在西安已住了几个月,即将经过新疆而赴苏联。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心里这样说,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和友人初次见面,我总是拙于言词,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而在那时,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星海却滔滔不绝说起来了。他说他刚出来,就知道我进去了,而在我还没到西安的时候就知道我要来了;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问起了新疆的情形,接着就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我对于音乐的常识太差,静聆他的议论,实在不能赞一词。岂但不能赞一词而已,他的话我记也记不全呢。可是,他那种气魄,却又一次使我兴奋鼓舞,和上回听到《黄河大合唱》一样。拿破仑说他的字典上没有“难”这一字,我以为冼星海的字典上也没有这一个字。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这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
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呵!“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在我耳边回响,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写这小文的时候还觉得我是在做恶梦。
我看到报上的消息时,我半晌说不出话。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了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傥来”的不平凡的生活经验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了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觉得何幸而有此罢?
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节选自《茅盾散文集》)
1.作者在写与冼星海见面之前,先写了他想象中的冼星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见到冼星海后,为什么“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
2.作者在倒数第三段写:“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倒数第二段又说:“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1)运用铺垫手法,使读者对冼星海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使冼星海的形象更加鲜明。
(2)说熟识,是已从侧面对冼星海有了较全面较深刻的了解;说生疏,是过去还从未跟冼星海见过面。
2.表现了作者极度的惋惜、哀痛和思念之情。
五、课堂练习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讴歌 ōu 延宕dàng 果实累累lěi
B.踌躇chú 花穗suì 深邃?suì
C.贮蓄zhù 颓丧tí 忍俊不禁 jīn
D.呵责kē 凄然yùn 猝然长逝cù
(二)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 )
(2)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 )
参考答案:
(一)B
(二)排比;比喻;
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作者信息,丰富知识积累。
读生词,解释词义。
通过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反复朗读,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各自观点
摘抄喜欢的名人名言。
阅读拓展文章
通过介绍贝多芬生平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背景,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

帮助学生巩固易错生词。
分组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通过划分结构更完整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传记的写作方法。
体会重点词语在文章的含义,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能力。

通过分析此句的含义,帮助学生强化掌握语言描写的好处。体会罗斯和杰克彼此间深情的爱与留恋。阅读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同情心,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处境和选择。
加强学生对对比喻修辞的作用的理解。
通过讨论发散学生思维,交流彼此观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
帮助学生积累相关名人名言,为之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生词读音的掌握,练习排比句的写法。
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生词。
2.完成课后习题,背诵“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贝多芬的一生,相信大家一定对这位音乐大师增添了敬畏之情。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贝多芬面对命运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喜爱事业的执着追求。课后同学们可以积累文中的描写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为以后的写作做积累。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8.贝多芬传(节选)
1—2段: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
3—5段:介绍贝多芬创作过程;
6—8段:音乐带来的震撼,赞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