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抗日英雄故事会。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抗日英雄的故事。选择英雄人物最典型的故事,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清楚,把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明白。口语交际一、话题分析 抗日英雄故事会1.首先阅读书籍或通过网络搜集抗日英雄的故事。抗日英雄人物有:杨靖宇、马本斋、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马振华、小兵张嘎、海娃、雨来、王二小等等。我们找到他们的资料之后,整理出最典型的故事,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要素进行整理。二、方法指导2.同桌合作先说一说,互相评价。
3.在小组内互相合作说一说,大家听一听并给出建议。
4.每组选出说的最好的一人参加全班交流,说的时候声音要洪亮,别人说的时候要用心倾听,取长补短。三、示例欣赏王琳:我要讲的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他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率领直属部队的少部分同志在联系大部队的途中被叛徒告密,陷入日寇的重重包围之中。杨靖宇将军带领部队左冲右突,日夜抗战,始终没有甩开敌人。为了保护有生力量,杨靖宇将军决定只留下两名警卫员跟随自己,利用自己吸引敌人的注意,让在突围中受伤的战士转移。几天后,杨靖宇将军身边仅有的两个警卫员也在下山寻粮途中被敌人发现,相继遇害。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鬼子劝杨靖宇将军投降,可杨靖宇高声喊道:“共产党员宁死不降!为革命牺牲没有什么可惜!”
日本鬼子恼羞成怒,一次又一次地组织火力朝杨靖宇疯狂扫射。1940年2月23日,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人民心目中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倒下了。一群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蜂拥而上,剖开了他的腹部,可是当敌人面对杨靖宇将军的尸体时,完全骇然了,空荡荡的肠胃里,没有一丁点儿的食物。支撑着这位钢铁战士的竟然只是一些枯草,树皮和棉絮!每每看到这里,我都会热泪盈眶。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灭。”杨靖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丽丽:我今天要讲的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这五位壮士分别是: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
1941年9月24日的清晨,几千名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包抄,当时被合围在狼牙山的地方政府机关干部和周围村里的群众高达三四万人,为掩护党政机关和乡亲们突围,七连奉命担任后卫,待大家安全转移后,再留下一个班拖住敌人,最后转移。马宝玉得知这一消息,便去找指导员求战,要求把拖住敌人的任务交给他们班,经商量,连长和指导员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当时他们班除了因伤病住院的,只剩下他们五个人。
他们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在完成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的时候,决定将敌人引上绝路——狼牙山山顶。在顶峰他们弹药用尽,就用石头痛击敌人,最后英勇跳崖。跳崖之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李玲:我讲讲赵一曼的故事。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为更好地宣传他们的事迹,让英雄的精神激励更多的人,大家一起来做一本《英雄永在我心中》图文集。我的小笔头一、题目及要求1.制作前首先选择抗日英雄人物,然后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他们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字介绍、典型故事等。
2.策划图文集的装帧、设计、内容、排版、布局等,力争让自己制作的图文集规范、整齐,图文并茂。如:①统一页面版式,方便装订和阅读。②每页介绍一位英雄人物,全书统一栏目安排。③配上英雄人物的画像。画像可以用自己画的,也可是网络查找、打印、粘贴上的,还可以是自己利用电脑软件绘图制作的。每一幅图的下面要配有文字介绍。二、思路指导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完善自己选定的材料内容,誊写工整。
4.设计好封面、目录,如果能写上序言最好。
5.把自己的图文集展示给同学们分享,并互相评价。二、例文展示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
生于1929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源
县人。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
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
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
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我的采蜜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蓄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我的采蜜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战略性强。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形容雄才大略,指挥若定。比喻很有才智的人无须上阵,只须作好前期的完善战略部署,就能够让事情获得成功。我的采蜜集狭路相逢勇者胜:窄路相遇,无可退让,勇敢、勇猛的人能够获胜。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来的;打仗,没有打不赢的。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我的采蜜集关于战争的名句还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用兵最贵神速,不宜旷日持久。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兵不厌诈。读读背背近水而居(在水边居住生活)久而久之自然就了解了鱼的习性特点,近山而居(在山里居住生活)久而久之自然就能辨识各种不同的鸟儿的不同的鸣叫声。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比喻为人正直、行为端正,就什么也不惧怕。深:指树的根扎得深。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本义是说华而不实的牡丹花尽管好看, 但只能使人饱饱眼福,解决不了早已饥饿的肚子问题;这枣花虽然小,不惹人眼,但结出的枣子却能食用,有益于人。这句话启示我们,要说实话,做实事,少搞花架子。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秋天到了,满山都是美景;春天来了,到处弥漫花香。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