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别饿坏了那匹马
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2,领会课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预习导航】
一、读课文,读准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
瘦削 拭泪 瞥见 尴尬 嗫嚅 疑惑 叮嘱 羞愧 张皇
二、读课文,补充下面的词语。
流( )忘返 刻骨( )心 一如( )往 羞愧不( )
三、根据预习填空。
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是 ,父亲“嫌我看书”的真正原因是 ,残疾青年的“没马说有马”的良苦用心是 。
四、“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课堂探究】
品读重点句段,感受不同人物的品质,学习写作方法。
1.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留之大吉。
画出这段话中的三个成语,从中你体会到“我”的什么精神?
2.当时我完全忘记白看书的尴尬……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
分别圈出描写父亲神情、动作、语言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
你感受到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3.他先是一愣……冲屋里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
文中残疾青年“一愣”说明 ,“眼睛一亮”又说明
他家没有马,本不需要马草,残疾青年为什么还“认真地看了马草”?
这段言行和神态描写烘托出了青年人美好心灵。
二、你怎么看待“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美丽的谎言?
【达标训练】
一、拼写写词语。
niè rú piē jiàn gān gǎ xiū kuì yí huò
二、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概括人物的特点。
“我” 父亲 残疾青年 碧云
三、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一如往日,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接着喊了数声,可碧云迟迟没有出来。“是不是有事出去了?”他疑惑地自语道。
“我自己提进去吧。”说着,我往他身后的木板房走去。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掎,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有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
“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
1.在文中的“○”处填上标点。并谈谈对四个标点符号的理解。
2.读读残疾青年说的这几句话,能体会出他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样?
3.短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4.“我”为什么“直想哭”?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这位“身残心美”的青年说点什么?
书写 质量 日期:
11 唯一的听众
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抱歉、荒唐、割舍、介意、庄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从老教授的言行和“我”的心理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
【预习导航】
一、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画出来,多读几遍。
沮丧 羞愧 兴奋 尽心尽力 潜滋暗长 洋溢 抱歉 割舍
二、下面带点的字很难读,写它的读音。
白痴( ) 叶缝( ) 演奏( ) 沮丧( ) 抱歉( )
三、按要求从文中摘抄词语。
1.描写“我”心理的 、 、 。
2.描写老妇人神态的 、 、 。
四、读课文,做题。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她做了一件什么事?
2.描写老妇人神态平静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画出来,多读几遍。
五、通过预习课文,你有不懂的问题吗?
【课堂探究】
一、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蹑手蹑脚:
2.沮丧: 荒唐:
二、品读重点句段,领悟人物感情,学习表达方法。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搅了你吗?……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1)用近义词理解词语。抱歉( ) 打搅( ) 介意( )
(2)从“抱歉”“溜走”两词你体会到“我”的心理是怎样的?
(3)读读老妇人说的这句话,她为什么要这样说?用意何在?
2.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我心里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感觉。
(1)把老妇人常对我说的这句话补充完整。
(2)老妇人的心感受到了什么?小伙子“从未有过的感觉”又是什么?
3.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了她是聋子,……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我”为什么忘记她是个聋子?
(2)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二、积累句子,读写结合。
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联系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补充内容。
当我沮丧地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练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达标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é xié bào qiàn qīng tīng gē shě yōu jìng
二、选择填空。
1.悄悄 静静 悠悠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 )的小令。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 )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我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 )打着节奏。
2.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拉小夜曲的声音很难听。(改为比喻句)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转述)
3.我觉得自己似乎好象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修改病句)
五、课外阅读。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1.“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⑤随便。
文中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呢?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钟爱有加:
(2)大名鼎鼎:
3.文中提到的两位作家,他们分别是 和 。
4.概括地写出文中的小故事。
5.用“ ”画出文中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的语句。
6.你从短文中体会到什么?
书写 质量 日期:
12﹡用心灵去倾听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预习导航】
一、读课文,读准词语中带点的字。
着迷( ) 谋面( ) 出差( ) 问讯处( )
二、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画横线部分的意思。
1.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
2.一个比我们这个世界更为美丽的地方。( )
3.我非常想认识这个如同我第二位母亲的人。( )
【课堂探究】
一、品读重点句,做后面的题目。
1.A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B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一对从未谋面,素不相识的人,成了 。这一特殊感情的建立源于一个简单的问讯电话,它成了“母女”二人心灵的 和 。
2.A可爱的小鸟的确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比我们这个世界更为美丽的地方,幸福地歌唱。
B苏珊临死前给我留了一张纸条:汤米,我要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到另一个世界”实际是指: ,苏珊为什么要把“死”说成“到另一个世界”,由此你体会到
二、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一写法的好处。
【达标训练】
一、用“√”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召唤(zhāo zhào)着迷(zháo zhuó)的确(de dí)水槽(zāocáo)
二、用“ ”标出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1.立既 嗓音 奇妙 兴高采烈 ( )
2.乘机 悦耳 报歉 拔号( )
三、选词填空。
偷偷 悄悄 静静 默默
1.他( )地从我身边走了过去。
2.我经常( )地和这个小精灵聊天。
3.同学们( )地做着能做的事。
四、课内阅读。
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又回到了故乡的小镇。
“请找苏珊。”拿起电话,我立即拨通了“问讯处”,“告诉她我是汤米。”
对不起 先生 那个女人说 苏珊两周前去世了 最近她身体不好 一直只上半天班 直到最后一天 我们都非常想念她 哦 等等 您说您是汤米
是的 小姐 我是汤米
苏珊给你留了一张纸条 稍等一下 她说你会明白的
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1.请给空白处加上标点。(注意说的话)
2.用波浪线画出苏珊给汤米的留言,写下你的体会。
3.你认为苏珊是个怎样的人?
书写 质量 日期:
第三组 人间处处有真情
单元导读
真情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你阴暗的心灵;真情是一股清凉的泉水,洗去你心中的尘埃。本组教材以真情为主题,用一颗颗善良之心,谱写出一曲曲人间真情。
学习本组课文,要在读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心理描写来抒发美好情感的。
9 穷人
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抱怨、魁梧、忧虑、自作自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善良等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预习导航】
一、默读课文,把下面词语在文中圈出来,并多读几遍,给带点的字注上音。
搁板( ) 魁梧( ) 自作自受( ) 忧虑( )
抱怨( ) 撕破( ) 忐忑不安( ) 倒霉( )
二、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1.课文主要写了 、 、 三个穷人,全文以 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 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
2.本文的作者是 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 。我知道他的著名作品还有 。
三、通过预习桑娜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课堂探究】
一、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领悟各种描写的作用,完成题目。
1.环境描写的句子。
(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屋外的环境是 ,屋内的环境是 。
从这一对比强烈的环境中你体会到
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在文中画出来。
(2)屋子里没有生炉子……从稻草铺上垂下来……睡得正香甜。
A 在文中找出邻居西蒙家“穷”的词语: 、 、
B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此次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 ,
你知道桑娜“非这样做”的原因吗?
从中你体会到了
3.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
“我?”桑娜脸色苍白……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
【达标训练】
看拼音写词语。
bào yuàn guǎ fu shū shì quán suō kuú wú
二、辨音组词。
qiáng( ) zuō( ) mó( )
强 作 模
qiǎng( ) zuò( ) mú( )
三、选词填空。
安静 平静 宁静
1.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中( )地睡着。
2.西蒙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一般的( )。
3.丈夫答应收养两个孩子,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终于( )下来。
与其……不如 宁可……也
1.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苦受累,( )要把邻居家的孩子抚养成人。
2.桑娜觉得( )看着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点苦。
四、根据提示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赞美桑娜。
桑娜为人母,她 ;桑娜为人妻,她 ;桑娜为人邻,她 。
五、根据提示选择省略号的作用。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
D、话未说完却已明了E、重复延续的省略。
1.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2.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回来啦?……不还没来!( )
3.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 )
4.渔夫见桑娜坐着不动,催促说:“你怎么了?还不快……”( )
5.教师节就要到了,同学们都给老师准备了礼物:鲜花、千纸鹤……(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 ;孩子们没有 ;吃的是 ,菜 鱼。从这段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说穷人的“穷”。然而他们并不穷,他们很富有。因为有着 、 、 、 的精神财富和美好的心灵。
七、课内阅读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2.人物的心里活动与说话一样,都要用冒号和引号。从这段心理活动描写中,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 ,继而 ,甚至 ,最后 的复杂心理。
3.从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请你用一两句话安慰此时的桑娜?
九、小练笔。(任选一题做)
1.以“贫穷后的美丽”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以“拉开帐子以后”为题续写结尾。
书写 质量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