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 走近鲁迅 感受温暖
单元导读 他挥笔如椽,他投身民众,他为“小人物”疾呼,他被誉为“民族魂”,被称作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就是鲁迅。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让我们走近鲁迅,感受一代英豪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情感和温暖。
认真阅读本组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17少年闰土
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刺猬、胯下、厨房、畜生”等词语。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第一自然段,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预习导航】
一、查阅资料,了解鲁迅。
重点从生平、名言、著作、伟人的评价几方面来了解。
二、读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装弶 缚住 畜生 逃窜 潮汛 秕谷 胯下 厨房 伶俐 刺猹
三、查资料或查字典解释词语。
其间 无端 素不知道 如许
希奇 单知道 祭祀 值年
四、摘抄句子。
1.描写闰土外貌的
2.描写闰土动作的
五、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之间的哪几件事?
【课堂探究】
一、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下面的几个问题。
闰土名字的来历?闰土与“我”的关系?什么是“忙月”?什么是祭祀?
二、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无端”的意思是
整句话的意思是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为什么不知道这些“新鲜事”?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他们”是指 ,“四角的天空”是指
这句话的意思是
表达了“我” 流漏了
4.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段话从 、 、 三个方面来描写人物的外貌,虽然很普通简单,但是一个 的闰土呈现在我们眼前。
三、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四、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画出这一幽美的画面。
【达标训练】
看拼音写词语。
niǔ kuà chú fáng chù shēng táo cuàn cì wèi
二、比一比,再组词。
扭( ) 胯( ) 窜( ) 厨( ) 谓( )
纽( ) 跨( ) 串( ) 橱( ) 猬( )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素:A、本色、白色 B、本来的,原有的 C、蔬菜类的食品 D、平素,向来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
2、平时要多吃素菜,不可偏食。 ( )
3、这块布很素净。 ( )
4、我们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
四、根据课文的内容填空。
1.( )天空中挂着(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 ),向一匹猹( )刺去。
2.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 )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 )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 ( ) 在竹匾下了。
3.本文描绘了“我”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我”与闰土之间的
、 、 、 四件事,刻画了一个 、 、 的农村少年形象。
五、课外阅读。《中年闰土》节选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这段文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中年闰土的外貌、动作、神态的不同,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加以说明:
中年闰土: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
欢喜:
凄凉:
书写 质量 日期: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爱抚、囫囵吞枣、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舍己为人的品质。
3.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预习导航】
把本课难读的生字在文中圈出来,并读准字音。
仪 悼 逝 餐 枣 搞 冠 骂 嚼 悟 摊 奥
按提示自学本课字词。
1.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等方式读准多音字及难读的词,在后面的括号里注音。
水浒传( ) 北风怒号( ) 嚼东西( ) 一摊血( )
呻吟( ) 不断地咳嗽( ) 敷上药( ) 扎好绷带( )
2.辨析本课的几组近义词,分别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追悼 爱戴 逝世 羞愧
吊唁 爱抚 去世 悔恨
3.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的几个成语。
囫囵吞枣
恍然大悟
张冠李戴
饱经风霜
三、默读课文,按小结找出重点句或中心句,从中抽出关键词概括小标题。
、 、 、 、 、
四、按要求摘抄句子。描写鲁迅先生神态的句子
描写鲁迅先生表情的句子
【课堂探究】
一、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写下来。
二、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交流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从表面看是伯父 ,实际上是在 。
这简短的语言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 的性格特点。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是指 ,“碰壁”是指 。从这句谈笑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
3.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上车子,一个( )着,一个( )着,爸爸拿镊子( )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 )干净。他们又给他( )上药,( )好绑带。
从填写的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伯父 ,特别是一个“跪”字,跪出了什么?
4.“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按在我的头上,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画出描写鲁迅神态和表情的词语,读一读,你认为鲁迅此时此刻想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Wǎn lián ké sòu hú lún huǎng rán shì shì
二、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水浒传( hǔ xǔ) 北风怒号( háo hào) 咳嗽(sù sòu)追悼(dào diào)冠军(guān guàn)五更(gèng gēng)扎绷带(zhā zā)敷药(fū fù)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追悼( ) 羞愧( ) 爱戴( )逝世( )模糊( )恍然大悟( ) 囫囵吞枣( )
四、选词填空。
逝世 去世 追悼 吊唁 爱戴 爱抚
伯父( )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 )他。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 )的人,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 )呢?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2.听了伯父的话,我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过来。(修改病句)
六、阅读重点句子并做题。
1.“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1)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_______ _”
(2)“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课外阅读《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节选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
?两个穿和服的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我给她们拉帷幔的时候,我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然后在帷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
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几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了出来。 ????
我的眼睛也是不会受骗的。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远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 ???
?在这些时候我常常想:这个被我们大家敬爱着的老人,他真的就死去了?我不能够相信。但是这些悲戚的面容,这些悲痛的哭泣却明白地告诉我,这个老人绝不会再坐起来,带着温和的笑容对我们高谈阔论了。
你能读准下面的字吗?
帷幔( ) 邮差( ) 悲戚( ) 哀求( )
按要求积累词语。
表示心情“悲”的词语: 、 、 。
表示难过“哭”的词语: 、 、 。
文中的省略号省略的什么?选一个人物,补充一段。
4.结合你的理解,谈谈鲁迅先生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的爱
______________书写 质量 日期:
19 一 面
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读记“殷勤、陡然、窘相、虐待、颓唐、踌躇、摩挲”等词语。
2.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预习导航】
一、读准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
赫然( ) 踌躇( ) 颓唐( ) 虐待( )窘相( )
二、联系课文的内容说说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殷勤 莽撞 踌躇 摩挲 颓唐 虐待
三、课文围绕着“买书”这一线索,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课堂探究】
一、读课文,画出六处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
多读几遍,想想“同样的外貌,不一样的描写”的好处。
这几处外貌描写有个共同点,都是写鲁迅的“瘦”。
但是角度不同,两处是从 写“瘦” ,三次是从 写“瘦”。
鲁迅虽然这么瘦,但是他瘦得有精神,瘦得有力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谈谈他为什么这么瘦?从鲁迅的“瘦”中,你体会到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二、读读下面这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1.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我”的心情的激动,在文中圈出来。
2.“我向四周望了望”说明了什么?“鲁迅”那个名字最终没有“蹦”出来,又是为什么?【达标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ào huǐ zēng wù mó suō nǜe dài mǎng zhuàng
二、在括号内填上带“然”字的词语。
1.书脊上( )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像得了保证似的……
2.头发约莫一寸长,( )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
3.我鼻子( )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4.这时,我( )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哦,您,就是——”
三、比一比,再组词。
辩( ) 译( ) 趣( )
辨( ) 泽( ) 徒( )
瓣( ) 择( ) 陡( )
四、写近义词。
懊悔( ) 踌躇( )颓唐( ) 莽撞( )
五、照样子写词语。
1.软绵绵: 、 、 。
2.一模一样: 、 、 。
3.结结巴巴: 、 、 。
六、读下面的句子做题。
在这四年里,我历尽 ,受尽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
1.按原文填空。
2.你怎么理解作者对自己说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 质量 日期:
20 有 的 人
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
【学习目标】
一、感情朗诵诗歌,体会“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忙”的道理。
二、诗歌运用的对比方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预习导航】
一、读读下面的诗句,想想与诗歌中的哪些内容相似。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有的人流芳百世,有的人遗臭万年。
二、预习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诗歌写了两种人物,一种是“活着却死了的人”,一种是“死了却还活着的人”。“活着却死了的人”是指
“死了却还活着的人”是指
2.按小节概括意思。
第一小节:对两种人的生与死进行评价。
第二小节:写两种人的不同言行。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写两种人的不同境界。
【课堂探究】
一、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1.“活”的两层含义:
2.“死”的两层含义:
3.“骑”的含义:
【达标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uāi kuǎ bù xiǔ fǔ xià shī shǒu qíng yuàn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腐烂 B.衰老
1.永垂不朽( ) 老朽( ) 朽木( )
A.全 B.往上托 C.提出
2.高举( ) 举例( ) 举世闻名( )
三、读诗句,然后填空。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一个“有的人”指的是 的人,第二个“有的人”指的是
的人;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 之情,
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 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 之情,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2.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 ;“呵,我多伟大!”刻画了 ;“俯下身子”刻画了鲁迅 的形象。
书写 质量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