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39.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39.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15 11:5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标要求】:
1、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情境导入
周杰伦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明星,他的《青花瓷》更是唱遍全国,悠扬、流畅的词曲,展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伟大成就——青花瓷。青花瓷可谓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精品。
那么,古代中国手工业还有哪些成就?其生产经营方式又是如何?
冶金展室
纺织展室
陶瓷展室
生产方式展室
冶金展室
行业
时间
解说词
青铜
冶铁
燃料
青铜时代
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普遍用煤
流行焦炭
焦炭
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商周
春秋
东汉
南北朝
汉代
北宋
南宋末年
明朝
使用水力鼓风冶铁
灌钢法








司母戊鼎
(商)《后母戊鼎》
通高133厘米 重875千克
是我国已知最大的鼎。
商周青铜器之礼器
(商)《四羊方尊》
(西周)《大盂鼎》
青铜戈
商周青铜器之兵器
ó
商周青铜器之乐器
(战国)曾侯乙编钟
我国目前发现最大、最重、音乐性最完好的编钟。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青铜簋(gui)
商周青铜器之饮食器
青铜爵
青铜觥
讨论:铁器的出现及使用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给你什么启示?
铁器应用于农具的制作,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古代的金属冶炼技艺
左图为出土古代的“金镡(xín)金首铁剑”,其最早出现的年代可能是____________

下列金属冶炼技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青铜铸造技术
②焦炭炼铁
③用煤作燃料冶铁
春秋时期
①③②
识记规律:商周青铜—春秋钢铁—汉煤宋炭
纺织展室
发明丝织技术,学会养蚕缫丝
工艺突飞猛进
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
出现缂丝技术
棉花从边疆向内地传播
黄道婆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
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行业 时期 解说词
丝织业
上古
西周
汉代
唐代
棉纺织业 宋末元初
元代
明代
素纱襌衣
西汉早期
衣长160厘米,
通袖长195厘米,
衣重48克,
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商代玉蚕
(南宋)《莲塘乳鸭图》(现存上海博物馆)
(南宋)《梅鹊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色彩绚丽的缂丝画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
明代棉布取代麻、丝成为人们主要衣料的原因是什么?
棉花种植面积广;
棉布质优价廉、柔软舒适;
棉纺织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推广;
……
养蚕缫丝 明代后期
丝国称号 唐代
缂丝技术 元代
三锭纺车 上古时期
棉布为主 汉代
识记规律:
上古养蚕汉代丝国唐代缂丝,
元朝黄婆婆教你棉纺织技术。
陶瓷展室
陶器
瓷器
彩陶、黑陶、白陶
青瓷
白瓷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体系
“瓷都”景德镇,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青花瓷
明代斗彩,清代珐琅彩、粉彩
时期 解说词


新石器
东汉晚期
南北朝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清
《人面鱼纹彩陶盆》
《黑陶猪纹钵》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和白陶
东汉的青瓷
南北朝的白瓷
(唐)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唐)邢窑白瓷长颈瓶
唐代“南青北白”体系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青花凤首扁瓶
元代的青花
明代的青花和斗彩
(明)《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
(明)《斗彩鸡缸杯》
清代的珐琅彩和粉彩
(清)《粉彩九桃天球瓶》
(清)《珐琅彩红地缠枝牡丹玉壶春瓶》
陶器:
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白陶
瓷器:
东汉——青瓷
南北——白瓷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体系
元代——青花瓷
明代——青花、斗彩
清代——珐琅彩、粉彩
我国古代陶瓷制作图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课标要求】:
1、掌握古代手工业的三大经营形。
2、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知识回顾
问题:“我国古代冶金、纺织和陶瓷行业中有哪些领先世界的发明或技术?”
(提示:从冶金、纺织和陶瓷三大方面去思考)
思考:
中国古代手工业为什么能够如此发达?
政府管理
私人经营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不入市场,供官府和皇室使用
明代中叶后占主导地位
明中叶以前占主导地位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大经营形态
小农的副业
面向市场,
供大众消费
一直存在,作为补充
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见证了传统手工业的鼎盛。
稳定小农经济,妨碍市场发育。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发展情况 作用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征役制与雇募制
征役制是指
雇募制是指
类型A
类型B
二、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明中叶
左上图:家庭纺织
左下图:民间冶金作坊
右图:官府纺织作坊
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劳动关系。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
——《周礼·考工记》
材料二:
材料三:
“农耕时代”下的手工业
材料四:
《群神宴》
材料五:
1、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长期共存。
2、分工不断细化,部门不断增加。
3、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
4、明清时期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但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厂时代。
5、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四、古代中国的“世界名片”
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那么,今天呢?……
直到15世纪,瓷器在欧洲还是稀世珍宝,17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洲,价格高于黄金。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着中国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的时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使用中国丝绸,成了一种时尚……
  全球每5支笔中就有4支是“中国制造”, 全球每5辆车中就有1辆是“中国制造”, 全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一件是“中国制造” 。
 但是中国依然未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我国企业卖一台DVD机,只赚1美元,却支付给国外企业专利费20美元!中国加工的芭比娃娃零售价20美元,却只能获得其中的35美分……
  正如格力空调的广告词所讲:“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不能只靠花拳绣腿,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出手制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小结
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有三种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直至明朝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古代中国手工业有着许多显著特征,如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始终在农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