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 数与代数第3节 运算的意义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总复习 - 数与代数第3节 运算的意义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15 23:3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总复习
1.数与代数
第3节 运算的意义创设情境
观察思考图中的同学们在以什么形式庆祝“六一”?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①两个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求和:39+26=65(只)②还要折多少只纸鹤? 求剩余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也可以用减去两数之和的方法:
120 - 39-26=55(只)
120-(39+26)=55(只)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求52个1.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5×52=78(元) ①捆扎礼品盒用多少米彩带? ②扎蝴蝶结用多少米彩带?18× =6(m)18× =9(m) ③一共用去多少米
彩带?④还剩下多少米彩带?18×( + )=15(m)18-18×( + )=3(m)
或者18×(1- - )=3(m)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6÷4=9(人)小结:
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图提问题并解答,做得非常好。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总结运算 我们学习过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这些运算呢? 乘法:(1)求几个几是多少;(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3)求长方形的面积;(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加法:(1)求和;(2)减法的逆运算。 减法:(1)求剩余;(2)比较;(3)加法逆运算。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2+20=32,根据这个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32-12=20 32-20=12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互为逆运算 根据上面的3个算式编写出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加减法之间有逆运算的关系,乘除法也是如此。 (1)48个学生做游戏可以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 (2)每个小组有12个人,4个小组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呢?用乘法计算用除法计算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2+20=32,加法算式中各部分叫什么名称呢?加数+加数=和总结:(1)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总结:(4)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3)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知识应用 请根据下面的算式,各提出一个可以用该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25+36 100-78.5 90×
36÷9 50-3×42014年第17届亚运会奖牌榜(1)请将奖牌榜补充完整。(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尝试解答。(1)0.7×12=8.4(元)(2)43.2÷7.2=6(分)(3)5.4÷27=0.2(元)(1)五、六年级各捐书多少本?(2)五年级捐书的本数是四年级的几倍?120+60=180(本) 180×3=540(本)180÷120=1.5 (3)六年级捐书的本数正好是二年级的5倍,二年级捐书多少本?540÷5=108(本)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收获与体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