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幼时记趣[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10-24 19:26:00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幼时记趣 大庆第四十七中学
杨金海(说课课件)设计理念:
新课程追求的是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也不再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而应在充满个性智慧、充满创造力的教学活动中,焕发自己生命的活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教材分析:
《幼时记趣》这一节位于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它的内容是与童年有密切关系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重温往日的欢乐,对未来满怀憧憬。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的学生离开小学校园不久,天性依然纯真烂漫,对儿时的旧事往往记忆犹新,因此容易激发他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 学习目标
1.以朗读促理解,把握文章内容 。
2.能复述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趣事。
3.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且思考这种“趣”是怎么来的。幼时记趣 大庆第四十七中学  杨金海沈复简介作者: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清代作家,著有《浮生六记》。(一)扫除字音障碍点拨句子的朗读停顿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1.学生个人读2.学生齐读以读促理解 (1)弄清加色字在句中的意思。①项为之强(      )
②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    )
③鞭数十,驱之别院
(     ) ④以虫蚁为兽(     )同“僵”,僵硬慢慢地用鞭子打把…当作…(2)说说加色代词所指代的事物。 细察其纹理(     ) 昂首观之(     ) 使其冲烟飞鸣(   ) 常蹲其身(    ) 观之正浓(    ) 驱之别院(    )代藐小微物代夏蚊代蚊子代自己代二虫代蛤蟆疏通文意学生互译,教师点拨 1.文章记述了哪几件事,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概括吗?思考问题:2.谁能复述这几件趣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参考答案(二)(三)这些乐趣是否来自物体本身? 作者为什么能有这些乐趣?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用自己的话怎么说?拓展:
同学们,你们有过与作者类似的物外之趣吗?能让大家分享一下吗?不要太吝啬哟!物之 趣外细察奇想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小结(回顾全文)反思与质疑布置作业:写一件你的童年趣事。再见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