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1节杠杆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1节杠杆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14 22: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同步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 对于物理学习中涉及到的物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出实际杠杆的五要素是建立模型的方法
B.将电流比作水流是转换法
C.通过比较木桩被重物打入沙中的深度来比较重力势能大小是控制变量法
D.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要多测几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2. 以下工具中,不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A.开瓶器 B.扳手 C.羊角锤 D.筷子
3. 一根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用它称得质量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将(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4. 下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5. 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如图所示。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拉线正好压在4 kg的刻度线上。根据秤砣拉线、提纽和称钩所在秤杆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粗略关系,可以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 )

A.10g B.400g C.1000g D.4000g
6. 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7.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8.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三次实验后得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一错误结论的最可能原因是(?)

A.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B.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9. 如图所示,直径为36cm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一根密度分布均匀、长度为47cm的光滑杆ABC搁置在半球碗上,碗的厚度不计,杆平衡时碗内部分AB段与碗外部分BC段的长度之比为(??)

A.38:9 B.35:12 C.32:15 D.27:20
10. 如下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11. 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2. 下列几种杠杆类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13. 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在A、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 )

A.杠杆仍平衡    ??B.杠杆左边向下倾
C.杠杆右边向下倾 ??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14. 下列实验中采用了多次测量,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②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④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15. 如图所示,B端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在A点施加动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杠杆平衡时,一定满足G×OB=F×OA
B.因为OA大于OB,所以F小于G
C.杠杆可能为等臂杠杆 D.动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二、 填空题
16. 如图是一款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使用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 ? 一倍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拇指按压的杠杆是 杠杆.

17. 某学生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 ? 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时,下图中所示的两个状态均表示杠杆已达到平衡。当杠杆由图甲的位置变成图乙的位置时,弹簧秤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硬棒AB被悬挂起来,已知AB=6AO,当在A处悬挂一重为100牛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杠杆自身的重力为 牛。

三、 实验题
19. 我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平衡吗?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为尽量减小杠杆自身的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中,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还可以方便测量__________.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__N.

(4)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为解决本实验方案的这一不足,小刚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换了一组钩码,并使测力计的拉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__(选填“在竖直方向”或“不在竖直方向”),使杠杆平衡,再做几组实验,即可得到验证。
四、 解答题
20. 下面是国王与阿基米德的一段精彩对话。国王说:“我想不费摧毁之力,就可以随便移动任何重量的东西。”阿基米德说:“我不仅可以移动任何重量的东西,我还可以撬动地球。”请你出阿基米德应用的原理和实现撬动地球的条件。
试卷第4页,总4页
试卷第1页,总4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A4、B5、C6、B7、C 8、A9、 C10、A11、D12、C13、C14、D15、 C
二、填空题
16、 小于 省力 17、 杠杆自重?不变 18、 50
三、实验题
19、 (1)平衡;(2)重力;右;力臂;(3)1;(4)不在竖直方向
四、解答题
20、 原理:杠杆 ?条件:找到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


答案第2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