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14 19: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唐与新罗的关系、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
(1)、思考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主要原因,知道对外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了解日本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了解佛教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唐朝政府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3)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2)、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贡献值得后人称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唐僧取经”是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但那些神奇的故事大都是虚构的,而唐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却确有其事,你知道他是怎样去取经的吗?当时在对外交往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哪些人?唐朝开放的对外关系是怎样一种情况?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二)、讲授新课
唐朝当时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有往来,在众多与唐朝交往的国家中,最突出的是哪几个?(日本,天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朝与他们的交往。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遣唐使”一目的内容,思考下列习题:
(1)什么叫遣唐使?(2)为什么日本要派遣唐使来中国?(3)日本共派遭唐使多少次?(4)遣唐使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遣唐使是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时,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的使者,通常是一个团,称为遣唐使团。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且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学生回答:
(1)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进行学习交流,当时称为“遣唐使”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3)日本派出的遗唐使有十几批。
(4)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的评价是“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正值“大化改新”后,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的注意力。
2、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

建筑:唐招提寺、平城京

文字:平假名(草书)、片假名(楷书偏旁)
服装:和服(隋服、唐装)
节日:除夕,元言、清明、中秋、端午、七夕、重阳等
其他:茶道、花道、剑道、书法、中草药 可见,唐文化全方位地影响了日本来而不往非礼也,日本遗唐使来唐学习,那么唐朝也有前
往目本的友好使者,他是谁呢?
1980年4月13日下午,一尊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塑像运抵上海虹桥机场,那就是被日本奉为国宝的鉴真大师坐像,中日佛教界共同演绎了一段“鉴真大师回国探亲”的佳话。
3、出示鉴真坐像图片
这尊坐像是鉴真弟子在他生前为他塑造的,目前珍藏在日本的唐招提寺,并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在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
4、鉴真东渡
(1)说说鉴真东渡的经过,(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后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成功。)
生: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不艰难,持之以恒,终成大业的志向。
(2)郭沫若曾写诗颂扬:“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皇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为什么鉴真会受到中日人民的尊敬?
生:一是鉴真东渡日本,不畏艰险和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二是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如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技艺,设计和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3)目本向唐朝学习了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等,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今天日本在某些方面的发展超过了我们,想想我们应向日本学习什么?
生: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不同文明和不断创新,这种善于学习,明于进取,于改革的精神值得借鉴唐朝时有没有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事例?
生:有,如玄奖西行。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新罗统一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朝鲜各地业已出现的封建生产关系,从而确立了封建制度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实行和维护封建土地国家所有制,需要有完善的中央集权的官诠政治体制,8世纪中叶,新罗参照唐朝中央条权制度,改革国家机构,建立了校完备的中央集权制的官像政治体制,新罗国家的文武官员州……、郡、县的长官一律由国家任命,新罗国家的文武官员是国家的官,而不是领主,他们必须忠诚职守,姓忠于封建国家,即效忠于专制君主,为了培养这样的封建官僚,新罗提倡信学,688年实行科举……当时新罗和唐朝、日本均有贸易往来,尤其和唐朝的贸易十分频繁,新罗商船往来于南海和黄海水域
摘自于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师: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预习内容,大家能从中获取哪些有关两国交往的重要信息?
生:新罗强盛以后,派遭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两国问的贸易十分额繁:新罗积极学习唐朝的制度等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政治制度,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崔致远,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 后来在唐朝做官,写下大量诗文。他的文集《杜苑笔耕》流传至今。
三、玄奘西行
1、同学们听说过玄奘吗?谁能讲讲你所知道的玄奘《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历史上的玄类有何异同?结合《大唐西域记)中的描述和玄奖西行的图片回答:
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fà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
印度历史学家阿里曾经这样评价:“如果没有玄奘、法显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生:相同处:他们都西游取经,历尽艰难险阻,最后获得成功
不同处:小说中的孙空、猜八戒等一系列人物,以及他们与神仙妖怪之间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而玄奖的经历则是真实的
2、玄奘西行过程
师:从长安出发,沿汉代的“丝绸之路”进入印度半岛,当时称作“天竺”,玄奖在那烂陀寺学习后,又遍游天竺各地,后返长安。玄奘为什么西行?
生:佛教经义众说粉坛,难得定论,决心往西方佛教的发地天竺求取直经
3、师:玄奖在天竺有何贡献?他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贡献?
生:他访天然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他回国后积极传播例
文化:(1)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一直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书的大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多个家和地区的
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4.师:从玄奘西游的事迹中,你能学到他的什么优秀品质?
生: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好学不倦,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畏困难,有志者事竟成等.
5.师:鉴真与玄奖的共问之处是什么?
师: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重大页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6、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
(1)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课堂延伸:以史为鉴:
唐朝前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流密切,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现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已取得重大成就,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国家只有积极。
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已的文化。
(三)、课堂小结
一本书:玄奘从天竺回来后,专心翻译佛经,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
二位高僧:西游天竺取经的玄奖,东日本传教。
三种作用: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中外文明真促进中外友好往来
四个原因:①济繁染,文化先进,②国家统一,国力强盛③交通发达,水陆便利④对外开放,交往友好。
(四)、课堂练习
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D )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 D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鉴真东渡的目的是(B )
A、求取真经 B、弘扬佛法 C、传播唐朝医学技术 D、学习日本文化
4、古老的中国诞生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记》取材于(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行
5、1300多年,天竺的戒日王举行盛大的佛学辩论会,主讲是一位来自唐朝的佛学大师,这位佛学大师可能是(
A、僧一行 B、鉴真 C、玄奘 D、唐僧
(五)、板书设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遣唐使
2、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3、鉴真东渡及其影响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三、玄奘西行
1、玄奘西行过程
2、意义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