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一2.1运动 空间和时间(教案 同步训练 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一2.1运动 空间和时间(教案 同步训练 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14 20:14:04

文档简介


教材必修1部分
第1章 绪论(略)
第2章 运动的描述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二维选题表】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机械运动与参考系
1(易),2(易),
3(易),4(易)
11(中),12(中)
11(中),12(中)
坐标系
5(易)
6(中)
时间与
时刻
7(易),8(中),
9(易),10(中)
7(易)
基础训练
1.(2017·济南高一检测)下列哪些现象不是机械运动( C )
A.月亮绕着地球转
B.鱼在水中游
C.煤燃烧的过程
D.“神舟十号”飞船绕着地球运转
解析:煤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不是机械运动;选项A,B,D属于机械运动.
2.(2017·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一期末)如图是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的空中飞行梯队,其中空中加油机正在对我国自主生产的、性能优越的“歼10”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相对于地面来说,战斗机是静止的
B.选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加油机来说,战斗机是运动的
D.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解析:相对于地面来说,战斗机和加油机都是运动的;选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相对于加油机来说,战斗机是静止的,故选项B正确.
3.(2017·重庆一中检测)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B.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D.无论以人还是地面为参考系,影子都是运动的
解析:该同学在操场上跑步时,人的身体和影子相对静止,选项B 正确.
4.(2017·平阴高一检测)(多选)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要找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 )
A.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汽车作为参考系的
B.“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坐在向东以8 m/s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以自己乘坐的汽车为参考系看向东以8 m/s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
D.乘客坐在停在站台上的一列火车中,通过窗口看另一列火车时,以为自己的火车在运动,这是由于他选择了另一列火车为参考系的缘故
解析: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自己乘坐的汽车为参考系,选项A正确;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选项B错误;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行驶时,相对静止,选项C错误;乘客通过窗口看另一列火车时,以为自己的火车运动,这是他选择另一列火车为参考系,故选项D正确.
5.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析:坐标系必须建立在参考系上,否则无法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及位置变化,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一维坐标系不能反映其位置,需用平面直角坐标系.
6.(多选)如图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作出的坐标轴(x轴).在画该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某长直公路上某广场的中心,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轴上有两点A和B,A的位置坐标为xA= 5 m,B的位置坐标为xB=-3 m.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A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5 m处
B.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5 m处
C.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3 m处
D.B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3 m处
解析:本题中规定原点在某长直公路上某广场的中心,向北为正方向,点A的坐标为正值,表示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5 m处,选项B正确;点B的坐标为负值,表示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3 m处,选项C正确.
7.(2017·河北定州高一检测)下列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C )
A.北京时间8月6日07:00巴西里约奥运会正式开幕
B.2016年法国欧洲杯决赛于北京时间7月11日03:00开赛
C.国际田径室内赛纽约站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以6秒62夺得银牌
D.据新华社消息,6月12日23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解析:北京时间8月6日07:00巴西里约奥运会正式开幕,“8月6日07:00”是时刻,选项A错误;2016年法国欧洲杯决赛于北京时间7月11日03:00开赛,“7月11日03:00”是时刻,选项B错误;国际田径室内赛纽约站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以6秒62夺得银牌,“6秒62”是时间,选项C正确;据新华社消息,6月12日23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6月12日23时30分”是时刻,选项D错误.
8.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A )
A.第2 s末和第3 s初 B.前3 s内和第3 s内
C.第3 s末和第2 s初 D.第1 s内和第1 s末
解析: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同一个点,所以仅选项A正确.
9.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B )
A.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2 h
B.某学校上午放学时间为11:45
C.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4 h
D.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 min
解析:2 h是所用的时间的长度,不是指时刻,所以选项A错误;11:45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所以选项B正确;14 h是指时间的长度,不是时刻,所以选项C错误;3 min是指时间的长度,不是时刻,所以选项D错误.
素养提升
10.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第5 s末是时间的概念,已经历了5 s
B.第4 s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4 s
C.最后2 s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2 s
D.3 s末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3 s
解析:第5 s末是时刻,所以选项A错误;第4 s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1 s,所以选项B错误;最后2 s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2 s,所以选项C正确;3 s末是时刻,所以选项D错误.
11.(2017·安徽省六安市高一检测)(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丙3人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ABD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解析: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故A,B正确;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12.有这样一则新闻,有一天下午,某城区中心广场行人拥挤,有一个人突然高喊:“楼要倒了”,其他人猛然抬头观看也发现楼在慢慢倾倒,便纷纷奔向出口,引起交通混乱,但过了好长时间,高楼并没有倒塌,人们再仔细观望时,楼依然稳如泰山.对这一现象的原因下列探究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C )
A.这个人头在摇晃,所以看到大楼也在摇晃了
B.这个人观望时以大楼中走动的人作为参照物
C.这个人观望时刚巧有一朵云飘过,以云为参照物
D.这个人观望时以广场上走动的人作为参照物
解析:“楼要倒了”,被研究的物体是楼房,楼房和地面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大楼是静止的.一大片云彩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大楼和云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云彩为参照物,大楼是运动的,所以有人说“楼要倒了”.因此选项C正确,A,B,D均错误.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教学目标
核心提炼
1.认识机械运动、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具有相对性。
4个概念——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
1个区别——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理解坐标系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3.理解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一、机械运动
阅读教材第13页“机械运动”部分,了解机械运动和参考系的概念,体会物体的运动具有相对性。
1.机械运动:指一个物体相对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
2.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2)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A(A.任意的 B.唯一的)。
(3)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是不同的。
思考判断
1.参考系一定要选静止不动的物体(×)
2.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3.“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诗句中描述的运动选取的参考系是月(×)
二、空间位置的描述
阅读教材第13~15页“空间位置的描述”部分,知道坐标系的概念,初步了解用一维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1.建立目的: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坐标系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思维拓展
描述下列三种运动需要建立怎样的坐标系呢?
(1)描述百米运动员在跑动中的位置;
(2)描述滑冰场上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位置;
(3)描述翱翔在蓝天上的飞机的位置。
答案 (1)以起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
(2)以滑冰场中心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
(3)确定一点(如机场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
三、时间的描述
阅读教材第16页“时间的描述”部分,能区分时刻与时间间隔。
1.时刻:表示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
2.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3.二者的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为时间间隔。
思维拓展
如图1甲、乙所示:“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每节课45分钟”、“第2 s初”、“第5 s末”、“第6 s内”……
图1
(1)以上说法中,哪些表示时刻?哪些表示时间间隔?
(2)“第2 s初”、“第5 s末”、“第6 s内”分别对应时间轴上的哪一点或哪一段?在图乙上标明。
答案 (1)时刻有“8时”、“8时45分”、“第2 s初”、“第5 s末”;时间间隔有“45分钟”、“第6 s内”。
(2)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参考系的理解和选取
[要点归纳]
1.坐标系选取原则: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2.对参考系的理解
(1)标准性:选做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3)统一性:在同一个问题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4)相对性: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例如,坐在行驶的车中的乘客,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乘客是运动的;若以车为参考系,则乘客是静止的。                   
[精典示例]
[例1] 如图2所示,由于风,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A、B两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向左飘,则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  )
                   
图2
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A船肯定是静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B船可能是静止的
思路探究
(1)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说明什么问题?
(2)船上旗帜的飘动方向只和船的运动方向有关吗?
解析 从河岸上的旗帜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风向右吹,由此可以判断B船一定向右运动且比风速快;A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还有可能向右运动,但是比风速慢。
答案 C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一般思路
(1)根据参考系的选取原则选取参考系。
(2)看物体与所选参考系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3)若变,则物体是运动的;若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针对训练1] 如图3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图3
A.大地 B.太阳 C.摄影师 D.步行的人
解析 摄影师与滑板运动员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摄影师以自己为参考系观察,这样滑板运动员就是静止的,背景就是“运动”的。
答案 C
 空间位置的描述
[要点归纳]
1.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确定参考系,建立坐标系,都是为了更好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可以用下面的流程图来表示:
2.常见的坐标系
种类
适用的运动
建立方法
直线
坐标系
物体沿直线运动,即做一维运动
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物体位置由一个坐标值表示
平面直角
坐标系
物体在某一平面内做曲线运动
在平面内画两条相互垂直的数轴(x轴和y轴)即可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物体的位置由两个数来确定
三维
坐标系
物体在空间运动
在空间画三个相互垂直的数轴(x轴、y轴、z轴)即可组成三维坐标系,这时物体的位置由三个数来确定
[精典示例]
[例2]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1)请在图4中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
图4
(2)哪个时刻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
解析 (1)以运动路径所在的直线为x轴,标出各时刻质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第4 s末质点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7 m。
答案 (1)见解析 (2)4 s末 7 m
物体在坐标系中坐标值的正、负不表示大小,而是表示在原点的哪一侧。正号表示在原点的正方向一侧,负号表示在原点的负方向一侧。      
[针对训练2] 若某同学在操场上从A点开始先向南走了15 m 到B点,接着又向东走了20 m到C点,请你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描述该同学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答案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设A点为坐标原点,则B点坐标为(0,15 m),
C点坐标为(20 m,15 m)。
根据几何知识lAC=
= m=25 m,
设AC与y轴夹角为θ,
则tan θ==,得θ=53°。
 时刻与时间间隔
[要点归纳]
1.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表示方法的不同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如图所示,0~3 s表示3 s的时间间隔,即前3 s;4~5 s 表示第5 s内,是1 s的时间间隔。时间轴上“1”所对应的刻度线记为第1 s末,也为第2 s初,是时刻。
2.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时间间隔
时刻


物理意义
两时刻间的间隔
某一瞬时
时间轴上的表示方法
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表示一段时间
时间轴上的点表示一个时刻
表述方法
“3 s内”、“前3 s内”、“后3 s内”、“第1 s内”、“第1 s 到第3 s”等均指时间间隔
“3 s末”、“第3 s末”、“第4 s初”、“八点半”等均指时刻
联系
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时间间隔,即Δt=t2-t1
[精典示例]
[例3] (多选)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解析 画出时间轴
从坐标轴上分析,选项A、C、D正确。
答案 ACD
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方法
(1)利用上下文判断:分析所给的说法,根据题意体会。
(2)利用时间轴判断:画出时间轴,把所给的时刻或时间间隔标出来,时刻对应一个点,时间间隔对应一条线段。      
[针对训练3] (多选)“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2点15分,第20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开幕式在圣保罗的科林蒂安竞技场举行,此次开幕式耗时仅仅25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月13日凌晨2点15分表示时间间隔
B.25分钟表示时间间隔
C.6月13日凌晨2点15分表示时刻
D.25分钟表示时刻
解析 A项表示时刻,D项表示时间间隔,故选B、C。
答案 BC
                   
1.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解析 A项以静止的地面为参考系;B项以观众为参考系;D项是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故只有C正确。
答案 C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静止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解析 子弹相对于飞行员速度为零,所以飞行员抓子弹就像我们用手拿桌子上的笔一样容易。
答案 B
3.(多选)下列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爸爸去哪儿》每周五晚10点播出
B.“嫦娥三号”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C.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唐奕以54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
D.“嫦娥三号”历经13天在月球表面虹湾区实现软着陆
解析 每周五晚10点,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点30分都是指具体某一时刻,A、B错误;自由泳决赛成绩54秒66、13天指的都是一段时间,C、D正确。
答案 CD
4.下列关于时间的两种说法意义相同的是(  )
A.第2 s末和第3 s初 B.前3 s和第3 s内
C.第3 s末和第2 s初 D.第1 s内和第1 s末
答案 A
5.(2017·湖南长沙检测)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行驶3 km,则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
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
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
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 °方向,5 km处
解析 
如果取O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则小船的位置坐标为(4 km,3 km),小船虽然运动了7 km,但在O点的观察员看来,它离原点的距离是 km=5 km,方向要用角度表示,sin θ==0.6,因此θ=37°,如图所示。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