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冀教版三年级下册(2018)第16课 鸡毛信 授课课件+作业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冀教版三年级下册(2018)第16课 鸡毛信 授课课件+作业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4 20:23:09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同学们,你可知道,抗战时期和我们相仿年纪的儿童没有课堂,没有温饱,是敌人的炮火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年。但他们在战争中没有退缩、屈服,而是和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的故事。这就是——《鸡毛信》。第 一 课时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封“圭”末笔变提,“寸”横长。fēng插左窄右宽,右边“臼”稍宽,中竖挺直有力。chā绵左窄右宽,“帛”上部稍小,“巾”的“冂”稍宽。mián脑“月”窄长,“亠”的横长盖住下部。nǎo钉“钅”稍靠上,“丁”稍靠下。dìng骗“马”窄长,“户”撇舒展,“冂”宽而扁。piàn账左窄右宽,“长”竖提挺直,捺画舒展。zhàng炮左窄右宽,“火”长撇舒展,捺变点。pào鞭 瞪 糕 瞅
梁 晃 岔 揍 崖biāndènggāochǒuliánghuàngchàzòuyá瞅了瞅 摇晃 岔路口 chǒuhuàngchà 扎晃重要:
急忙:
一哄而上:
抵抗:
哈哈大笑: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
造句:这份文件很重要,你一定要妥善保管。
急速匆忙。
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造句:看到前面有一大群羊,日本兵一哄而上把羊群截住。
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
形容非常开心。
造句:听了爷爷讲的故事,孩子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趁机:
包扎:
慰劳:利用机会。
造句:小老鼠趁机溜走了。
包裹捆扎。
造句:医生帮我包扎伤口。
慰问(有功绩并很辛苦的人)。
造句:大家决定明天下连队慰劳子弟兵。急忙 连忙都有很着急地做一件事的意思。
“急忙”指的是这件事情通常是事先已经知道并且有计划的;“连忙”指的是这件事一般是事先不知道,属于突然发生的一件必须做的事情。
1.听说母亲生病了,他急忙回家。
2.听说任务紧迫,爸爸连忙放下饭碗到厂里去了。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起因。写海娃的爸爸让他给八路军张连长送一封鸡毛信。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故事发展。写海娃被敌人捉住,又趁机逃了出来。交流分段情况第三部分(第9-12自然段)后叙经过。写海娃骗过鬼子后却发现信丢了,又找回信。
第四部分(第13-16自然段)故事高潮。写海娃再次逃出来向八路军报信。
第五部分(第17、18自然段)故事结局。写海娃把信送到了,八路军根据信里的情报打了一个大胜仗。 海娃是个勇敢、机智、有担当的孩子。你觉得海娃是个怎样的孩子? 本文中主人公是海娃,他这次的任务是 给八路军张连长送一封鸡毛信。他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两次被鬼子抓住,最后他把鸡毛信交给了八路军张连长。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1.给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日本兵端着明晃(huǎng huàng)晃的刺
刀在四周不停地晃(huǎng huàng)动。
(2)她努力挣扎(zhá zā)着不让姐姐给她扎
(zhá zā)小辫。﹒√﹒﹒﹒√√√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2.读拼音写词语。
dìng zài piàn zi mǎi zhàng
pào lóu mián yáng tóu nǎo
chā rù yì fēng xìn钉在 骗子 买账 炮楼 绵羊 头脑 插入 一封信3.比一比再组词。
梁(   )
粱(   )  
揍(   )
凑(   )  瞅(   )
锹(   ) 
崖(   )
涯(   )山梁高粱瞅准铁锹挨揍凑数山崖天涯4.仿写词语。
例:一哄而上(数字“一”开头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哈哈大笑(AABC 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毛不拔一气之下一无所有耿耿于怀喋喋不休泛泛之交5.句子乐园。
(1)海娃 鸡毛信 把 张连长 交给 艰难地 (连成一句
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鬼子抓住了海娃。(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娃艰难地把鸡毛信交给张连长。鬼子把海娃抓住了。海娃被鬼子抓住了。课件31张PPT。第 二 课时1.根据小标题,学习把课文划分为几个小故事。(重点)
2.用浏览与精读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海娃勇敢机智的精神。懂得在怀人面前要想办法机智地和他们作斗争。(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学了课文之后你想怎样来评价海娃?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去干什么。
2.二思:海娃被敌人抓到村子里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三画:画出海娃给鬼子带路时是怎样做的?
4.四悟:海娃给鬼子带路时为什么那样做?海娃赶着羊群去送信,在山口发现了鬼子。
他急忙把信绑在头羊——一只老绵羊的尾巴底下。海娃把信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说明什么?说明海娃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因为他怕放在自己身上,鬼子一搜身就会把信给搜出来。鬼子和黑狗怕脏,是不会搜老绵羊的尾巴底下的。羊群不听黑狗们的话,于是黑狗们让海娃给他们赶羊。海娃心里一喜:“这下子有办法了!”但他却装出不高兴的样子海娃这样做是为了麻痹敌人,让敌人对他放松警惕,他好找机会逃走,给八路军送信。
这一心理描写,表现了海娃遇事沉着镇定,有勇有谋。为什么海娃心里高兴,却还要装出不高兴的样子?海娃瞅准时机偷偷溜进羊圈,抱住老绵羊,赶快把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装到口袋里,撒腿就跑。你从“瞅准”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此处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海娃的什么特点?我从“瞅准”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海娃的聪明机智。
运用连续动词“溜进、抱住、解、装、跑”写出了海娃遇事不慌,有条不紊,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特点。仿写一个夸张句。示例:他的家只有鸽子笼那么大。仿写海娃赶着羊群,一会儿攀上石岩,一会儿爬上崖畔,一会儿穿过树林,就好像在平路上走一样。不多久,就把鬼子丢得很远很远了。运用排比写出地形复杂,但海娃走得很快,“石岩、崖畔、树林”这么难走的道路,海娃却像走平路一样。这是夸张的手法,说明了此时的海娃心急如焚,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八路军张连长的面前,把鸡毛信交给他。品析:什么是排比句?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文中运用排比写出了海娃走得快。认识排比句靠鸡毛信里的情报,八路军端掉了敌人的炮楼,打了一个大胜仗。张连长给海娃送来了战利品,慰劳这个小英雄。为什么说海娃是个小英雄?因为海娃为了给八路军送鸡毛信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并不自觉地把敌人引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消灭了敌人。而且八路军根据海娃送来的鸡毛信端掉了敌人的炮楼,打了一个大胜仗。所以说海娃是个小英雄。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海娃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学了课文之后你想怎样来评价海娃?1.一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去干什么。课文的主人公是海娃,他爸爸让他把一封鸡毛信交给八路军张连长。串珠问题:2.二思:海娃被敌人抓到村子里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想:我得想办法离开这里把鸡毛信给八路军张连长送去。
做法:他悄悄坐起来,瞅准时机偷偷溜进羊圈解下鸡毛信,装进口袋撒腿就跑。3.三画:画出海娃给鬼子带路时是怎样做的? 海娃赶着羊群,一会儿攀上石岩,一会儿爬上崖畔,一会儿穿过树林,就好像在平路上走一样。4.四悟:海娃给鬼子带路时为什么那样做?
海娃想把鬼子甩掉然后快点儿去给八路军张连长送鸡毛信。鸡毛信爸爸让海娃去送鸡毛信
半路被敌人抓住又逃走
骗过鬼子,丢信又找回信
被伪军抓回来给鬼子带路
甩掉鬼子、负伤、把鸡毛信交给张连长
八路军打胜仗,张连长慰问海娃机智
勇敢 课文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小交通员海娃,利用放羊作掩护与敌人斗智斗勇,终于完成了送鸡毛信的任务,赞扬了海娃顽强的斗争精神。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司马迁《报任安书》)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关于信念的谚语】宁可折断骨头,不可背弃信念。【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林则徐、邓世昌等。 在民族使命面前,小小的身躯也能担起出大大的责任,在海娃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民族的不屈、勇敢与智慧。1.读连环画要图文对照着读。先读课文,然后试着讲讲《鸡毛信》的故事。点拨:首先把课文读正确,然后多读几遍,边读边找到这个故事的人物、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参考答案:一天,爸爸让海娃送一封插着三根鸡毛的鸡毛信给八路军的张连长。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遇到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头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抓了他。晚上,海娃趁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机智勇敢的海娃甩掉敌人,并在不自觉中把敌人引入包围圈,敌人拔枪打伤海娃。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海娃醒来时睡在暖炕上,张连长带着战利品来慰问他。2.读下面的资料,了解连环画这种艺术形式,课外找来你喜欢的连环画读一读。点拨:首先把资料读正确,简单了解连环画,然后搜集连环画相关的知识。再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找到自己喜欢的连环画来读一读。比如《大闹天宫》《真假孙悟空》《三盗芭蕉扇》《猪八戒背媳妇》《水帘洞》《智激美猴王》《张羽煮海》《梁祝》《智取威虎山》等。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等。它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寓教于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一、将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b____   ____èng   ____āo
羊鞭     瞪眼   羊羔
l____ ____à ____òu  
山梁     岔路     揍人   
____á ch____    ____ànɡ
崖畔 瞅机会   不买账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iān﹒﹒﹒﹒﹒﹒﹒﹒dgiángchzyǒuzh二、读拼音,写词语。
信封 xìn fēng插图chā tú绵羊mián yáng头脑 tóu nǎo骗人 piàn rén炮楼 pào lóu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   )羊鞭   (   )羊肉
(   )白旗 (   )石岩
(   )炮楼 (   )羊群甩吃晃攀端掉赶四、按要求写句子。
1.鬼子和黑狗们一哄而上,把羊群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人把海娃抓住了,这真是急死人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鬼子和黑狗们一哄而上,羊群被截住。敌人把海娃抓住了,这不是急死人了吗?课件6张PPT。敌人把海娃抓进村,让他睡在同一间屋子里头。这真是急死人了!门口有哨兵,村边有哨兵,鸡叫两遍了,再不跑天就快亮了。海娃躺不住,就悄悄地坐起来。
海娃瞅准时机偷偷溜进羊圈,抱住老(棉 绵)羊,赶快把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装到口袋里,撒腿就跑。
海娃一口气跑到山梁上。突然,不远处一个鬼子哨兵一边晃着小白旗一边向他吼叫。\海娃脱下身上的小白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一时举到头顶,一时伸到旁边,好像晃着一面小白旗。
海娃(偏 骗)过了鬼子,便没命地飞跑起来。快到三王村时,海娃忽然浑身打起战来——鸡毛信不见了,鸡毛信丢了!
海娃马上顺着原路去找。在山嘴的岔路口——海娃刚才晃小白褂的地方,
好好地躺着一封鸡毛信。海娃两步抢上前去,一头扑在信上。
海娃刚收好信,就看见歪嘴黑狗从山梁那头跑过来。海娃说出来找羊,黑狗却不买(帐 账)。他狠狠地揍了海娃一枪托。\\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海娃躺在屋子里头时心里想( )
A.这个地方真安全。
B.不跑就不能把信准时送给八路军张连长了。
C.鬼子什么时候能放我回家呀。B3.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海娃很机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娃把信交给张连长之后又被敌人抓住了。
B. 歪嘴黑狗抓住了回来找鸡毛信的海娃。
C. 海娃被鬼子的哨兵抓住了。
晃动小白褂欺骗鬼子,歪嘴黑狗抓到他时他说出来找羊。B课文用一个排比句把海娃赶着羊群飞奔的情形描绘得既细腻逼真又生动形象。你们看会写排比句的好处多大呀!请你试着用排比句写一处景物,如天上的白云。50 字左右。示例:
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小白兔,还有的像小绵羊,它们在迅速地移动着,奔跑着。课件6张PPT。一、接受任务
爸爸交给海娃一封信,信封上插着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说明这是一封_______的信。爸爸叫海娃明天一定要把信送到八路军张连长手里,说明时间________。三根鸡毛连夜火速转送重要紧急二、与鬼子周旋
1.他急忙把信绑在头羊——一只老绵羊的尾巴底下。
(1)句中的破折号表示(  )
A.意思的转折  B.解释说明
(2)海娃把信绑在头羊尾巴底下是因为(  )
A.他很聪明,怕鬼子发现他会搜身,信不能藏在身上。
B.这是爸爸的经验,信藏在老绵羊尾巴底下,鬼子发现不了。BA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黑狗们让海娃给他们赶羊,海娃不高兴。 (  )
(2)鬼子要吃老绵羊的肉,海娃怕鸡毛信暴露,故意说老绵羊的肉又膻又瘦没啥吃头。 (  )
(3)鬼子哨兵发现海娃后,海娃脱下小白褂晃动,表示举小白旗投降。 (  )
(4)海娃骗歪嘴鬼子说自己出来找羊,鬼子根本不信。 (  )×√××3.“海娃赶着羊群,一会儿攀上________,一会儿爬上______,一会儿穿过______,就好像在平路上走一样。”说明海娃很聪明,故意________________,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石岩崖畔树林选择不好走的路把鬼子甩掉三、完成任务
1.靠__________里的情报,八路军端掉了
______________,打了一个__________。
2.请你夸一夸小英雄海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毛信敌人的炮楼大胜仗示例:海娃真是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