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14 22: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原子中不带电的粒子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电子 D.中子
2.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3.下列微观粒子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原子核、质子、电子 B.电子、原子核、原子
C.原子、原子核、质子 D.质子、中子、夸克
4.如图7-Z-1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图7-Z-1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
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5.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
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 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
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 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
8.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
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C.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D.天文学中常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10.如图7-Z-2所示,图a是一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 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图7-Z-2
A.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没有排斥力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C.在中子、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水分子最小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12.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  )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B.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C.宇宙处在不断地膨胀中 D.太阳和太阳系最终也会走向死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3.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如图7-Z-3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一实验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个大粒圆的爆米花芳香扑鼻,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

图7-Z-3
14.如图7-Z-4所示是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其中○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

图7-Z-4
15.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_______.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________.
16.工厂里经常使用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静电除尘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气体容易被压缩,表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________,所以气体分子可在空间里到处移动,充满整个容器.气体________固定的体积,________固定的形状.
18.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________电荷;一种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________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19.用如图7-Z-5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选填“A”或“B”)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 0 ℃、② 4 ℃、③ 20 ℃、④ 30 ℃,则在________(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得最快.


图7-Z-5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分)
20.(6分)学习了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运动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图7-Z-6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7-Z-6所示,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做这个实验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1.(4分)小李同学将两个铅圆柱体的接触面用小刀刮平,使刮纹方向一致,将它们互相紧密接触平移直到两个面完全重合,并用力挤压.然后将“粘”在一起的铅柱体挂在支架上.
(1)下面的铅柱体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掉下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用小刀将铅柱体表面刮平?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张同学认为,本实验不能排除大气把两个铅柱体压在一起.如图7-Z-7所示的实验中,能帮助小张释疑的是________.

图7-Z-7
四、综合题(共22分)
22.(4分)如图7-Z-8所示,将气球吹足气,并用细线将口扎紧,可过一两天气球就瘪了,气球中充的气没了,这个事实说明了:

图7-Z-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在干燥的季节里,人们穿着化纤衣料的衣服时,衣服常会吸附在身上,请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24.(10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它是一颗由浓密大气包裹的液体星球,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像一顶巨大的草帽,如图7-Z-9所示,土星光环是由石块、冰块和尘埃组成的.其实,不仅土星有光环,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光环,只不过比较稀薄而已.

图7-Z-9
(1)土星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组成土星的物质形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通过阅读短文,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请说出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分)请你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原子核之父”——卢瑟福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的散射实验(称为卢瑟福实验)结果,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并据此提出了类似太阳系结构的铁原子模型:原子中央是带有正电荷的原子核,所有带负电的电子就像行星绕着太阳一样围绕着原子核旋转.这一理论模型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界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为后来深入探究原子结构奠定了基础.
1919年,卢瑟福通过放射性元素钋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获得了氧的同位素,第一次实现了元素的人工转变.1920年他预言了中子的存在,认为原子核内部存在某些不带电的粒子,这些粒子很容易打入原子核内部,与原子核结合或者完成蜕变,这种粒子就是中子.人们用中子作“炮弹”轰击原子核,可以引发原子核的链式反应,并释放出巨大的原子能.
(1)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与图7-Z-10中哪个图最相似(  )

图7-Z-10
(2)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使氮元素变成了氧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质子数没有改变
B.α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电子数没有改变
C.α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中子数没有改变
D.α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1.D
2.A [解析]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B 4.D 5.A 
6.D [解析]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错误;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是因为墨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故C错误;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而使两块铅块粘在一起,故D正确.
7.B 
8.B [解析] 雪花漫天飞舞,是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错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故B正确;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的是颜色的变化,墨水的分子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固体不能流动,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大,相互束缚,不能到处自由移动,但不是静止的,故D错误.
9.A 10.C
11.B [解析] 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故A错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在中子、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水分子最大,氢原子其次,中子最小,故C错误.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没有中心,故D错误.
12.C 
13.吸引力(引力) 空隙 运动
14.中子 电子 质子
15.宇宙 电子 气态
16.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7.很大 很小 没有 没有
18.正 负 排斥 吸引
19.B B瓶红棕色变淡,A瓶出现红棕色 
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
20.(1)热水杯中水的颜色变化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控制变量法
(3)不能 即使分子不运动,搅拌也能使它们混合起来
(4)方法:将热水杯中的热水换成同质量的酒精,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中液体的颜色变化的快慢;
注意点:①两杯液体的温度相同;
②做这个实验时,不能搅动杯中的液体.
21.(1)不会 分子间存在引力 (2)使得两个接触面接触紧密,达到分子间引力的作用范围 (3)D
22.(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2)分子很小
23.人体与衣服容易发生摩擦起电现象,所以人体和衣服由于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24.(1)物质
(2)固态 液态 气态
(3)太阳系中有光环的行星有4颗,它们是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25.(1)D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