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2007年` 2月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21 22
(本卷共3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共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号填入下表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2007年联合国新任秘书长韩国人潘基文经常出现在电视画面中。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属于
A、白色种人 B、黑色种人 C、黄色种人 D、棕色人种
2.中国是农业大国,拥有数亿农民,如果回到古代印度,他们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哪一等级
A.刹帝利 B. 首陀罗 C.吠舍 D.婆罗门
3 . 右图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A、发动希波战争
B、进行东征,建立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大帝国
C、建立罗马帝国
D、创立伊斯兰教
4. 医院和红十字会常常把.红十字作为标记,但在古代红十字曾是一个羞辱与残酷的刑具,自从耶稣被钉死之后成为赎罪的象征。下列宗教与红十字有关的是 A、基督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 佛教 5. “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 . . . .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结合初中历史教材内容,你认为这一材料来自于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会巴黎 D.巴黎公社的建立
7.新千年的时候,当二十多位世界级的历史学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应《星期日泰晤士报》的邀请来推举他们心目中的千年风云人物时,有一个人的这个名字不断地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之首。他对于光学、数学等领域,以及对于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的发现,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使他名垂青史。但这三项合在一起,则毋容置疑地使他成为了新千年的首选风云人物。他是 A.爱迪生 B.爱因斯坦 C.巴斯德 D.牛顿
8 .小明在学习历史时把 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制成表格如下:
英 德 美 法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9.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首次成功实践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十月革命 B、文艺复兴 C、拉美独立运动 D、启蒙运动
10.下列有关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问题的表述完整、准确的
①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开始实施
②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③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④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⑧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2.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
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 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
B.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C.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D.1937年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
14.“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
A、来克星顿枪声 B、美国内战
C、珍珠港事件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15.罗斯福新政“新”在
A、兴建公共工程 B、采用国家干预经济办法消除危机
C、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D、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16. 右图反映的工人失业状况,是
当时德国经济的一个缩影,对此德
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实行新政
B.建立法西斯统治
C.寻求美国帮助 D.走社会主义道路
17.英法所策划的慕尼黑阴谋的实质是
A、牺牲小国利益,防止战争进一步扩大
B、以法西斯势力遏制共产主义向西漫延
C、牺牲小国利益
D、牺牲小国利益,维护自身既得的利益
18.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A、美国的参战 B、第二战场的开辟
C、世界反法斯同盟的建立 D、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
19.二战后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决定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是
A.慕尼黑会议 B.巴黎和会 C.雅尔塔会议 D.华盛顿会议
20.日前, 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组织的建立紧密相关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联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分)
评卷人 得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近邻日本在改革中都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功,古代一次大的改革是7世纪中期,日本效法他的近邻进行了改革,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在近代日本仿效西方进行了一次大的变革,日本从而摆脱了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材料二: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道:“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动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古代和近代日本的改革 》表格 3分
时间 改革名称 效仿对象
7世纪中期 (国家名称)
19世纪60年代 欧美国家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战败,经济陷入崩溃,但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又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请根据材料二说说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什么?1分
(3)从日本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谈谈有哪些可以借鉴。1分
22.根据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 哪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2分
(图一) (图二)
(2) 图二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 ? 1分
(3)读右图,回答图中人物是被誉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2分
2006 ——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2007年` 2月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C B D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C B B D C C D
21、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3分
时间 改革名称 效仿对象
7世纪中期 大化改新 1分 中国隋唐 1分
19世纪60年代 明治维新 1分 欧美国家
2) 根据材料二说说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重视教育大力发展科技。1分
3)从日本的发展历程, 可以借鉴:
A、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条强国之路不动摇。
B、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重视教育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等。答出一条即可得1分
22.
1)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
2) 图二 是以内燃机为动力。1分
3)发明大王,学习勤奋,创新精神等 。1分
第 1 页 共 5 页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