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17 09: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例1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探索圆柱和圆锥基本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特征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图形特征,发展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实物图片若干张;学生准备圆柱形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各一个。剪下教材第113、115页的图形,同桌两人准备一瓶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有关几何体的实物图(或实物),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也有圆柱和圆锥。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物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的?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来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哪些特征?
隐去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形成例1的场景图。提问: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柱体,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根据学生回答,再隐去图中的圆锥形物体)(板书:圆柱)
【设计说明:让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作必要的准备。】
二、认识圆柱
提问: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圆柱形的物体?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再问:你知道圆柱体有哪些特征吗?
出示一个圆柱的实物模型,谈话:我们平时所说的圆柱体,一般就简称为圆柱,我们认识的圆柱都是直圆柱。请大家也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仔细观察圆柱的形状,摸一摸、比一比圆柱的面,看圆柱有哪些特征,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按要求进行观察,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反馈:谁来向大家汇报,你发现了圆柱的哪些特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圆柱到讲台前向全班同学汇报。
小结:圆柱的上下是一样粗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一样的圆,有一个面是弯曲的。
出示圆柱的直观图,谈话:如果把圆柱画下来,就得到这样的图形,(指直观图中下底面虚线表示的弧)像这里看不见的线条,一般要用虚线表示。你能在图上找出圆柱中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那个弯曲的面吗?
讲解: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圆柱的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作圆柱的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高。(边讲解边在图上标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请大家再拿出自己手中圆柱形的物体,指一指它的底面、侧面,然后把同桌同学的两个圆柱放在一起比一比,看哪个圆柱高一些,并说一说圆柱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设计说明:让学生从一组实物图片中辨别圆柱形的物体,并交流对圆柱已经有了哪些认识,既激活了学生对圆柱的已有认识,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为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积累足够的感性经验;让学生拿出圆柱形的实物模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具体的活动,主动发现圆柱的特征,既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比较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认识几何图形特征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观察圆柱的直观图,找出圆柱中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弯曲的面,有利于学生主动把已经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自然流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认识圆锥
出示刚才隐去的圆锥形物体图,再添上圆锥形屋顶图(见教材第10页上的图)。谈话:请大家观察这几个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指出: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本单元认识的圆锥都是直圆锥。(在前面板书的“圆柱”后面继续板书“和圆锥”三个字,使课题完整。)
提问:生活中你还看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
出示圆锥形的实物模型,谈话:请大家也拿出一个圆锥形的物体,仔细观察,并摸一摸圆锥的面,说一说圆锥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向大家汇报你的发现?
小结: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出示圆锥的直观图,谈话:如果把圆锥画下来就得到这样的图形,你能在图上指一指圆锥的顶点、底面和另一个曲面吗?
讲解: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叫作圆锥的高。(边讲解边在图上标出圆锥的底面和高)
谈话:请大家再拿出一个圆锥形的物体,相互指一指它的顶点和底面。
总结:同学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了圆柱和圆锥,你能说说圆柱和圆锥各有哪些特征吗?
【设计说明:探索圆锥特征的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把探索圆柱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圆锥的学习中来,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探索立体图形特征的经验,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四、巩固练习
1.出示“练一练”中的图,让学生从中找出圆柱形和圆锥形物体,并说明理由。
2.做练习二第1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在图上指一指,再分别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圆锥的底面、高和顶点。
3.做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看着圆柱和圆锥的实物模型,想一想,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到的分别是什么样的图形,再完成连线,并组织交流。
4.做练习二第3题。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剪下的教材第113页和第115页的制作材料,想想如果要制作一个圆柱,应选择哪张材料?如果要制作一个圆锥呢?
指从第113页剪下的图形,谈话:怎样用这里的一张长方形纸片和两张完全一样的圆形纸片制作一个圆柱呢?先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再动手试一试,看怎样用这三张纸片制作一个圆柱。
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反馈:你是怎样制作的?制作圆柱时要注意些什么?
指名演示制作圆柱的过程,并说说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谈话: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个圆柱,你能用从第115页剪下的图形制作一个圆锥吗?自己先试一试,在小组里展示你做出的圆锥,再说一说制作圆锥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展示做出的圆锥,并组织其他同学讲评。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圆柱和圆锥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收获?
【设计说明: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逐步清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有关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作一些铺垫。】
五、课堂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