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为绢本水墨淡设色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卷有五米多长,全图可分为三个部分: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画家,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善画风俗画,尤长于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清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另作有《金明池争标图》,亦为艺术杰作。 认真听朗读,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说一说:通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知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画中人物神态毕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都城 故宫 摊贩 官吏 作坊
形态 毛驴 一寸 栏杆 风貌
张择端 马笼头 一乘轿子 我会读都城 故宫 摊贩 官吏 作坊
形态 毛驴 一寸 栏杆 风貌
张择端 马笼头 一乘轿子 ɡōnɡtān fànlìzuōtàilǘcùnlánmàozélónɡshènɡdū作画貌宫态吏栏修复画作摊贩 作驴 笼寸乘择都___惊动扰乱。
___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形容名声很大。
___手工业工场。
___风格和面貌。
___指形状、神态各不相同。A.惊扰 B.作坊 C.形态各异
D.名扬中外 E.风貌ADBEC近义词反义词热闹——____完整——____悠闲——____喧闹完好清闲热闹——____完整——____悠闲——____冷清残缺忙碌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大意。 概括介绍这幅画的年代、作者、画
面内容及目前的保存情况。1 详细介绍了这幅画画面上的内容。2~4 简洁概括这幅画的历史价值。5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早已名扬中外,现在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开篇点题,直奔主题。填一填《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作者及其作画年代:
画面内容:
历史:
地位:
现状:北宋时候,张择端所画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名扬中外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自由读2~4自然段,思考:
文章从哪些方面展现了张择端高超的画技?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人物众多,行业各异。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摊贩官吏读书人人物形态各异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街市热闹非凡作作坊作业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人物特点:小却清楚,形神兼备。画家技艺高超 这两句话写出了画中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撞上那乘轿子……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形象传神场面描写乘乘船千乘之国 场面描写:表现画面上街市热闹场景的一个特写镜头,描绘了因人多而险些发生“交通事故”,又及时得以制止的情形。生动、细腻的语言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了出来。张择端高超的画技:画中人物众多,行业各异;
画中的街市热闹非凡,人物形态各异;
画中人物虽小但却清清楚楚,形象传神。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这幅画有什么历史价值呢? 通过图中人多、行业多,街市热闹非凡的情景,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整个古都的风貌以及当时百姓生活的情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简单介绍:年代 作者 内容 保存情况历史价值:再现古都风貌艺术瑰宝
传世杰作画面内容人多、行业多街市热闹生动传神中国其他传世名画顾恺之:洛神赋图阎立本:步辇图唐宫仕女图韩滉:五牛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试着用本课中“有的……有的……”造句。
以观《清明上河图》有感为题写一篇观后感。
了解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相关知识。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题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介绍了被誉为我国宋代小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这一古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教学中,我以学生自读探究为主,在初步感知古画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补充省略部分内容,借助多媒体,发现古画的价值。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
2.查找、收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资料。(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2.体会作者有序而生动的介绍,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入,揭题解题。(用时:5分钟)
1.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世界闻名的赵州桥,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图片)
2.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3.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
4.这幅画的名字是什么?谈谈你对这幅画的了解。
1.欣赏图片,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2.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
3.交流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分段朗读,划分段落层次。
1.自读课文,读准多音字:作、乘、笼。
2.说说课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内容。
3.分段朗读,根据内容划分段落。
1.多音字组词。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用时:20分钟)
1.自主学习第2~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突出人多的画面,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人,补充第2自然段省略的内容。
(2)课件出示体现街市热闹的画面,图文对照,理解“形态各异”。
(3)自由诵读第4自然段,用“____”画出体现“最有意思”的句子。
2.再读课文,感受画家的技艺高超之处。
1.自读第2自然段,体会人多的场景,同桌互相交流补充省略的内容。
2.自读第3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形态各异”。
3.读一读第4自然段中体现画面有意思的句子,体会张择端的画的传神之处。
2.连线。
撑船的 生意人
摆小摊的 农民
做买卖的 道士
乡下来的 船工
走江湖的 医生
留长胡子的 摊贩
3.课文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全文,了解古画价值。(用时:5分钟)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回顾课文内容。
1.读文,体会画的价值,感受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2.利用课件,欣赏古画。
4.《清明上河图》有什么历史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先让学生自学交流,抓住主要内容,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描写了图画中的哪些内容,通过多媒体的真实再现,让学生感受到画家张择端的画技高超、传神,画中内容丰富,极富趣味。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片段
◆抓住中心句,把内容表述清楚。(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5自然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这幅画的?
(学生默读课文,做记号)
生1:介绍了画中的人物多。
生2:介绍了画中的街市很热闹。
生3:介绍了画中最有意思的桥北头的情景。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找到了这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请大家再逐段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一个意思表述清楚的?
(学生再读课文)
生1:写画中的人多采用的是排比的句式,课文用了“有……有……有……有……”的句式来列举画中的人物。
师:你能从画中找出这些不同职业的人吗?
(课件出示,学生指认)
生2:写街市的热闹也是采用的排比,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生3:写桥北头的情景是作者根据画面想象的情景,把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得很丰富。
师:不愧是有名的画家,画技真是高超,这大概就是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