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22 我们奇妙的世界初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疏通生字词,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世界的奇妙的?第2~8自然段第9~16自然段呈现 变幻 蜡烛 诱人 圆润
乘凉 光辉 光芒 振翅 刀剑
普通 模型 雕饰呈现 变幻 蜡烛 诱人 圆润
乘凉 光辉 光芒 振翅 刀剑
普通 模型 雕饰chénɡ字词学习sīlà zhúhuīmánɡdiāoxínɡ呈雕幻蜡烛辉芒型我会写仔细观察,按照汉字的结构进行归类。特殊结构:左右结构:乘幻蜡烛诱润通上下结构:剑呈芒普型半包围结构:模结构:部首:书写指导:“幺”书写时略偏上;“??”要稍向左倾斜。huàn幻重难点字书写指导左右幺结构:部首:书写指导:左右分别占竖中线两侧。“虫”略小偏上。là蜡左右虫连一连奇妙闪烁变幻翩翩起舞(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稀奇巧妙。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指无规则可循、不易揣测的变化。奇妙 ______
雕饰 ______
闪耀 ______
感叹 ______奇异奇妙 ______
升起 ______
结束 ______
融化 ______装饰闪烁感慨普通降落开始凝固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开门见山,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总起全文,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课文解读中心句奇____好奇____奇数qíjī 朗读课文,说一说: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读课文第2~8自然段,圈出作者描写的景物,说说天空的奇妙表现在什么地方。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色彩变化太阳大火球比喻温暖、明亮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形状变化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水洼镜子比喻明亮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色彩变化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读课文第9~16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地的奇妙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时间顺序春天: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色?植物生长的奇迹、各种水果夏天:大树、绿荫秋天:蝴蝶、鸟儿、秋风冬天:冰雪 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篇末点题,通过前面的描写,结尾处水到渠成,点明主题。结构梳理我们奇妙的世界总奇妙的世界分总赞美世界
热爱生活天空(早晚、晴雨)大地(春夏秋冬)奇妙无穷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大千世界的喜爱和热爱之情。拓展延伸 选取自然界中的普通事物,仿照课文,写一段话。随堂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là zhú ɡuānɡ mánɡ( ) ( )
pǔ tōnɡ mó xínɡ
( ) ( )蜡烛光芒普通模型二、填上合适的词。一( )云彩 一( )镜子
一( )蜡烛 一( )种子
一( )秋风 一( )剑朵面支粒阵把三、拓展阅读。与大自然有关的诗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指导: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普文章,全文用生动地描写展现了世界的美丽与奇妙,因此全文的朗读基调是欢快而又充满赞美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 参考答案:写天空的奇妙主要是选取白天和夜晚天空的色彩变化突出其奇妙。写白天,又主要写了晴天的云彩变化和雨天的云彩变化。写大地的奇妙主要是从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来突出其奇妙的。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奇妙的,哪怕是很普通的事物,都会有它独特的存在价值,我们应该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它们的奇妙,用一颗善心去对待它们,关爱它们,遵循它们的规律,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小练笔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感受这些普通而美好的事物。你也来写一写吧。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夏日,在大树下乘凉,我们会感叹,大树带来这么多绿荫。 参考答案:水洼、群星、大树,这些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事物,在作者的眼睛里,它们都有美丽神奇的一面。写出了它们的特点,生动形象。我们在写的时候,也要写出我们眼中普通事物的美。参考答案:清晨,露珠在荷叶上滚动,就像玉盘里滚动着珍珠,晶莹透明。
金黄色的桔子挂在树枝上,就像一个个小灯笼,在太阳的照射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会写会认本课生字。
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在“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课后作业第七单元
本单元以“天地的奥秘”为主题,选编了三篇精读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和《火烧云》,分别从天上、地上、海底等不同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4个部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填补学生观察的缺口,让学生更真实、直观地欣赏到天地间的美景。
课题
内容简说
我们奇妙
的世界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行文结构,先总写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然后分别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具体展示世界的奇妙,结尾照应开头,指出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大千世界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海底世界
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大千世界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海底世界本文是一篇关于海洋的常识性课文,从海底的光线、声音、动物的活动、植物及矿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象和丰富资源,说明了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火烧云
本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 认识2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正确读写“呈现、变幻、宁静、迅速、威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积累文中的精彩语段,背诵《火烧云》第3~6自然段。
3.利用多媒体真实、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从几个方面分别描述,把内容表述清楚的写作方法。
4.收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积累语文学习素材,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精彩语段。背诵《火烧云》第3~6自然段。
3.学习作者从几个方面把内容表述清楚的写作方法。
4.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热爱和亲近自然的情感。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2~3课时
23.海底世界………………………………………………………………… 2~3课时
24.火烧云…………………………………………………………………… 2~3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3~4课时
1.在体会课文所描写的自然景观的神奇美丽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积累文中优美语段。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课题
我们奇妙的世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无比热爱之情。教学时,主要采用“以学生观察为基础,以朗读为方法,以思考为核心,以情感为灵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学生)
2.观察大自然,有自己的发现。(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观察大自然。(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教师导入课题: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大自然,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印象。
2.课件展示自然景观图片。
3.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1.交流观察大自然的发现。
2.欣赏日出日落、下雨等自然风光图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3.齐读课题。
4.理解题眼“奇妙”。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词。
3.教师指导书写。
4.教师当堂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学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跟随教师学习本课生字词。
3.学生回答教师有关识字、读词的提问。
4.齐读带生字、词语的句子,教师正音。
1.形近字组词。
幻( ) 蜡( )
幼( ) 错( )
模( ) 乘( )
摸( ) 乖( )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作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3)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
(1)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2)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是从天空和地面两个方面介绍的。
(3)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教师小结。(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畅谈收获。
2.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所以我觉得在语文课上,学生应该“读”占鳌头,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有感情地读,在读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教师听写词语。
2.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1.学生听写词语,同桌互查。
2.跟随教师回顾内容,思考回答问题。
二、品读感悟天空的奇妙。(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天空展示的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语句。
(2)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具体的?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1.学生自读第2~8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画出第2~8自然段中的比喻句,交流体会比喻的形象性。
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 )
(2)云彩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 )
(3)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 ( )
三、品读感悟大地的奇妙。(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默读第9~16自然段,思考:
(1)这部分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
(2)仔细读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景色之美。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9~16自然段。
2.小组讨论交流问题。
3.全班交流,教师评价订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四季的美景。
5.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读出了什么?
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全文。(用时:5分钟)
1.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总结文章的写法。
3.布置作业:按课文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1.齐读最后两段,交流最后两段的作用和蕴含的道理。
2.全班交流总结文章的写法:“总分总”的结构;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抓住特点,把事物写生动。
3.完成作业。
6.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主要是抓住课文主要的两个部分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多次朗读课文,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片段
◆品味语句,感受世界的奇妙。
师: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生:(齐答)天空、大地。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2~8自然段,天空展示的哪些景物让你感到奇妙呢?
(学生读文,同桌合作后交流)
生1:天空中的早晚颜色的变化太奇妙了。早上,天空由粉红色变成蔚蓝色;傍晚天空中又呈现出金色红色和紫色。
生2:天空中的云变幻出各种形状,让人有无限的遐想。
生3:下雨后地上的小水洼如同有趣的镜子,多么神奇呀!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么你们知道作者是怎样把这些事物写具体的吗?
生1:从颜色变化来写。
生2:从形状上观察。
生3:按顺序来写,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除了这些事物,你还能说出天空中的哪些事物?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生1:天空中飞来一群群小鸟,今天是鸟的联欢会吗?
生2:我的风筝飞上了天空,好像要与白云比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