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 1.2 时间和位移(学案 课后作业 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 1.2 时间和位移(学案 课后作业 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15 14:45:52

文档简介

§1.2 时间和位移
学习目标:1.了解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的情境下识别时间间隔和时刻.
2.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
4.了解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5.知道时间间隔与位移、路程,时刻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学习重点: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难点: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2-14页,回答下列问题:
1.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__________表示,时间间隔用__________表示,时刻与物体的___________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__________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
2.什么叫做路程,什么叫做位移?路程和位移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3. 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是什么?
4.什么叫做矢量,什么叫做标量?它们分别遵从怎样的运算法则?
合作探究:
探究一:对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认识
例1:以下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 s指时刻
B.第3 s末和4 s初是指同一时刻
C.武威八中一节课的时间是40min,指时间间隔
D.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9点整,指时间间隔
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位置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量相对应(如位移).关键是要根据题意和上下内容去理解它的含义.
探究二:路程和位移的比较
例2: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 小球的位移大小为多少,什么方向?路程多大?
点评:不可简单地把标量理解为是矢量的大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探究三:体会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的不同
例3:一质点沿着一条直线先由A点运动到B点,再由B点返回运动到C点,已知AB=30m,BC=40 m,试分别写出质点从A到B;从B到C;从A到C三段的路程和位移.
点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像路程这样的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像位移这样的矢量相加不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当堂小结:
当堂达标:
1.下列说法中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
A.第2 s末和第3 s初 B.前3 s内和第3 s内
C.第3 s末和第2 s初 D.第1 s内和第1 s末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这时位移和路程是同一物理量
3.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2 m,末位置的坐标是xB=3 m,它的坐标变化量Δx是多少?位移是多少?
课后巩固作业
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每逢周五,《新民晚报》会刊登日出日落时间表.下表为某年11月30日刊登的12月2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
城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北京
7:18
16:50
哈尔滨
6:54
15:51
西安
7:33
17:35
上海
6:36
16:51
成都
7:44
18:02
拉萨
8:34
18:56
请比较表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
A.1小时25分 B.3小时05分
C.2小时06分 D.1小时58分
2.有一座矩形底座的纪念碑,底座尺寸为长×宽=4 m×3 m.某同学从底座的一角开始绕底座走了一圈半,则该同学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7 m,7 m B.7 m,21 m
C.5 m,21 m D.21 m,21 m
3.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大约11分钟的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从15千米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悬停,自动进行月面识别,下降到距月面4米高度时以自由落体方式着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月球车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开始执行为期3个月的科学探测任务.阅读材料中的下列数据表示时刻的是(  )
A.21时11分 B.11分钟
C.几个小时 D.3个月
4.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说:“明天早上8点钟上课,上课45分钟.”其中“8点钟上课”指的是时间间隔,“上课45分钟”指的是时刻
B.小王迟到了,老师对他说:“为什么你现在才来?你早该到校了.”其中“你早该到校了”指的是到校的时间间隔
C.小王说:“我早已从家里出来了,因为今天公共汽车晚点了.”其中“早已从家里出来了”指的是时间间隔
D.老师说:“希望你下次一定要在7点50分之前半小时内到校.”其中“7点50分之前半小时内”指的是时间间隔
5.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B.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 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也是矢量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
二、多项选择题
6.下列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间间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
B.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不相等的两段时间间隔
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
D.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有方向,是矢量
7.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
B.出租车是按路程来计费的
C.在田径场1 500 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 500 m
D.高速公路路牌上标示“上海100 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路程为100 km
8.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t2-3t+1(m),式中t的单位为“s”.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
B.质点一直向x轴的负方向运动
C.在最初的1 s内,质点的位移是-4 m,“-”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
D.在最初的1 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是5 m,位移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
答案
1.A 北京的白昼时间为16:50-7:18=9小时32分,哈尔滨的白昼时间为15:51-6:54=8小时57分,西安的白昼时间为:17:35-7:33=10小时2分,上海的白昼时间为16:51-6:36=10小时15分,成都的白昼时间为18:02-7:44=10小时18分,拉萨的白昼时间为18:56-8:34=10小时22分.根据各城市的白昼时间可知:拉萨的白昼时间与哈尔滨的白昼时间的差值最大,即为10小时22分-8小时57分=1小时25分.因此选项A正确.
2.C 由勾股定理求位移大小: m=5 m,路程为(4×2+3×2)×1.5 m=21 m.
3.A “21时11分”是指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虹湾地区的时刻;11分钟是指落月这一过程,是时间;几个小时和3个月均是指时间.
4.D 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一定要抓住最主要的问题.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而时间间隔则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即一段时间.在A选项中“8点钟上课”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即上课开始的时刻,而“上课45分钟”指的是上课所经历的时间,它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即时间间隔,因此A错误;在B选项中“你早该到校了”指的是小王应该到校的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因此B错误;在C选项中“早已从家里出来了”指的是从家里出来的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因此C错误;在D选项中“7点50分之前半小时内”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即时间间隔,因此D正确.
5.D 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故选项A错误.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它们才相同,故选项B错误.温度是标量,温度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故选项C错误,D正确.
6.BC 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不管长短,选项A错误,B正确;时刻对应于某一瞬时,选项C正确;时间没有方向,是标量,选项D错误.
7.BD 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A错误,B正确;在田径场上进行1 500 m长跑比赛,一定是在弯曲的跑道上进行的,位移一定小于1 500 m,C错误;高速公路路牌上标示“上海100 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路程为100 km,D正确.
8.BD t=0时,x0=1 m,说明质点是从离原点1 m处的位置开始运动的,选项A错误;由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知,质点一直向x轴的负方向运动,选项B正确;t=1 s时,x1=-4 m,则在最初的1 s内,质点的位移Δx=x1-x0=-4 m-1 m=-5 m,即位移大小是5 m,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D正确.
———————————————————————————
三、非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两地到达D地.D与A、C两地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位移又是多少?方向如何?
10.如图所示,某人由A点出发向东走30 m到达B点,然后又向北走40 m到达C点,求此人所走的路程和发生的位移.如果此人由C点沿CMA路线走到A点,那么他走过的路程及发生的位移与前一种走法的路程及位移相同吗?
11.下图所示为400 m的标准跑道,直道部分AB、CD的长度均为100 m,弯道部分BC 、DA是圆弧,其长度也为100 m.A点为200 m赛跑的起点,经B点到终点C,求:
(1) 200 m赛跑的路程和位移;
(2)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的路程和位移.
12.紫珠拿出了一枚一元硬币,绿妹找来了一把刻度尺,她们想办法测出了硬币的直径为2.5 cm,然后让它在水平课桌上沿直线滚动了10圈,她们合作探究,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帮她们来解决问题:
(1)硬币圆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同吗?如果不同,各是多少?
(2)硬币圆周上的每一点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是否相同?
答案
9.2 200 m 1 800 m 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
解析:位移的大小是始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而路程要看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根据勾股定理:AC=1 000 m.
由于A、C、D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汽车的位移大小为:AD=AC+CD=1 000 m+800 m=1 800 m.
由边角关系可知∠BAC=53°,
即:位移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
汽车的路程为
x=AB+BC+CD=2 200 m.
10.70 m 50 m 方向由A指向C 路程和位移均不相同
解析:某人由A点经过B点到达C点,走过的路程是
s=30 m+40 m=70 m,
位移x的大小为x= m=50 m.
位移x的方向由A点指向C点,或北偏东θ角,tanθ=,即θ=37°.
如果此人由C点沿CMA走到A点,路程不相同,位移也不相同,因为尽管位移的大小不变,但位移的方向是由C指向A,发生了变化.
11.(1)200 m 118.6 m,方向由A指向C
(2)150 m 135.6 m,方向由A指向P
解析:(1)在200 m赛跑中,200 m指路径的长度,即路程是200 m;
位移是从起点A指向终点C的有向线段,因BC是半圆弧,则直径d=m≈63.7 m,故位移的大小=≈118.6 m,方向由A指向C.
(2)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路程是
s=+=100 m+50 m=150 m;
位移的大小=≈135.6 m,方向由A指向P.
12.(1)位移大小与路程相同,均为78.5 cm
(2)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如图所示为硬币沿直线滚动一圈后圆心和圆周上一点A的运动情况,设测得一元硬币的直径为2.5 cm,则:
(1)从图示可看出硬币圆心是单向的直线运动,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前进10圈时,为nπd=10×3.14×2.5 cm=78.5 cm.
(2)硬币圆周上每一点都做曲线运动,转过10圈它们相对于圆心的位置没有变,所以圆周上每点的位移大小均与圆心位移大小相同,均为78.5 cm.
由于圆周上每点的运动轨迹为一弧线,如图所示,硬币沿直线滚动10圈时,圆周上每点的路程为图中弧线长的10倍.
由以上可知,圆周上每点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