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师导航】人教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元谋人距今的年代,北京人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地点,山顶洞人石器、和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2.了解和掌握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距今年代、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
3.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黄帝和尧舜禹。
知识点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体貌特征
生产生活
地位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
距今约70-20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
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会使用天然火;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生活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山顶部的洞穴里
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懂得爱美,按照血缘关系结成氏族,比北京人更进了一大步
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知识点二:原始农耕生活
生活时期
生活地点
生活状况
房屋样式
贡献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七千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干栏式房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制造彩陶,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
半地穴式房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知识点三: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1)形成。
①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打败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②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
(2)影响: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
时期
黄帝(轩辕)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仓颉
创造文字
?伶伦
制作音律
?隶首
发明算盘
嫘祖?
擅长纺织,会缫丝
3.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法。
(2)首领成就。
①尧:鼓励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②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解除水患。
③禹:采用疏导的方法解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尊称为“大禹”。
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有哪些?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不同点
种植粟
种植水稻
烧制彩陶
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住半地穴式房屋
住干栏式房屋
相同点
生产工具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生产活动中都产生了原始的农耕以及原始的手工业
社会组织方面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2. 原始社会禅让制的本质是什么?
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袭制度。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知识点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典例1:(2018广东汕头澄海期末)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对元谋人遗址的考古研究,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C.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解析】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对元谋人遗址的考古研究,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在元谋人遗址,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牙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谋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元谋人的历史地位。
★知识点二:原始农耕生活
典例2:(2018?江苏泰州海陵学校期中)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下列古人类中最早享用米饭的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结合所学知识:考古证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识点,应把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解答本题要熟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典例3:(2017?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第一次月考)河姆渡遗址是在1973年夏天罗江公社建造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下面这些技术哪些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所不会的( )
A.挖掘水井技术 B.纺线织布技术
C.建造房屋技术 D.制作陶器技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会挖掘水井,建造房屋,制作陶器。纺线织布是半坡原始居民最早掌握的技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知识点三:远古的传说
典例4:(2018?北京延庆第二学区期中)2009年5月20日,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在湖北随州举行,炎帝和黄帝一起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只见巨大的炎帝雕像上,炎帝右手拿五谷,左手托灵芝,这反映了炎帝的重大贡献是( )
A.陶器、文字 B.商业、宫殿
C.水稻、战车 D.农耕、医药
【解析】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所以炎帝右手拿五谷,左手托灵芝,深刻反映炎帝的重大贡献是农耕和医药。故选D。
【点睛】本题以5月20日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湖北随州举行拜祖大典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炎帝的贡献。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炎帝的相关知识点。
【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2018·江苏镇江句容期中)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使用天然火 B.直立行走
C.劳动 D.语言的产生
2.(2018·湖南邵阳一模)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古人类生活于( )
A.距今三四百万年前 B.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
C.距今约七十万年前 D.距今约二十万年前
3.(2017·江苏苏州张家港二中期中)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说起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北京人依然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C.北京人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
A.直立行走 B.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懂得审美
5.(2018·北京丰台期末)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6. (2018·北京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下列图片是某历史书中某一子目的插图,这一子目是( )
?
A.周口店和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和原始农业
C.半坡居民和彩陶制作
D.黄帝和炎帝的传说
7. (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十九中期末)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能建造房屋 B.原始农业的出现
C.使用磨制石器 D.原始手工业的出现
8. (2018·山东济南槐荫期中)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9. (2018·湖南怀化溆浦一中期中)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
A.中国的朝代更替 B.中国的远古人类
C.中国原始农耕文化 D.中国古代世界之最
10.(2018·湖南娄底新化期末)“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一……”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珠算口诀。相传我国发明算盘是在哪个时代?( )
A.尧帝 B.舜帝 C.禹 D.黄帝
11.(2018·北京丰台期末)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原始农业文明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12.(2017秋?滨州月考)“涿鹿,中华大地令人神往的地方!涿鹿,中华民族诞生的英雄山冈!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大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2018·广东河源正德中学月考)传说中采取“禅让制”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
A.舜—尧—禹 B.尧—舜—禹
C.禹—舜—尧 D.舜—禹—尧
14.(2017·秋霞浦县校级月考)下列属于黄帝发明的是( )
人工取火 ②建造宫室 ③发明车船 ④蒸米饭。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5. (2017·江西上饶鄱阳二中期中)“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这段话是用来描述传说中的一个历史事件的,这个事件是( )
A.黄帝制造指南车 B.涿鹿之战
C.嫘祖发明养蚕技术 D.大禹治水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
16.(18分)从图片中可以感受历史,下列分别是古代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舜、尧、禹的画像。阅读图片。
(1) 请按生活年代排列出这四位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
(2) 请写出与黄帝同一时期的黄河流域和东方的部落联盟首领各一位。
(3) 尧舜禹都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民主推举制度有关,这种制度是什么?
17.(18分)(2017秋?山西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神农氏(炎帝)在中午设市场,招引各地的民众,集聚了各地的货物,交易之后,各自都得到想要的东西离开了。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2)材料二说明神农氏时出现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3)请写出炎帝其它最主要的贡献。(4)黄帝之后,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依据的是哪一制度?
18.(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如图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材料二:“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累积了绝对化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材料三:图三幅。
(1)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地点在哪里?经对化石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
(2)根据材料一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外形和所学知识,写出其中一件石器的用途。
(3)材料一中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
(5)材料三图1、图2原始居民的出现表明我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什么时代?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分别给图1、图2原始居民举一证据,以证明他们已经进入了这个时代。
(6)材料三图3传说人物有哪些发明?图3传说人物对我们研究历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版权
【2019名师导航】人教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元谋人距今的年代,北京人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地点,山顶洞人石器、和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2.了解和掌握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距今年代、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
3.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黄帝和尧舜禹。
知识点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体貌特征
生产生活
地位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
距今约70-20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
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会使用天然火;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生活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山顶部的洞穴里
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懂得爱美,按照血缘关系结成氏族,比北京人更进了一大步
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知识点二:原始农耕生活
生活时期
生活地点
生活状况
房屋样式
贡献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七千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干栏式房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制造彩陶,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
半地穴式房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知识点三: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1)形成。
①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打败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②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
(2)影响: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
时期
黄帝(轩辕)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仓颉
创造文字
?伶伦
制作音律
?隶首
发明算盘
嫘祖?
擅长纺织,会缫丝
3.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法。
(2)首领成就。
①尧:鼓励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②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解除水患。
③禹:采用疏导的方法解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尊称为“大禹”。
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有哪些?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不同点
种植粟
种植水稻
烧制彩陶
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住半地穴式房屋
住干栏式房屋
相同点
生产工具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生产活动中都产生了原始的农耕以及原始的手工业
社会组织方面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2. 原始社会禅让制的本质是什么?
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袭制度。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知识点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典例1:(2018广东汕头澄海期末)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对元谋人遗址的考古研究,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C.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解析】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对元谋人遗址的考古研究,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在元谋人遗址,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牙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谋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元谋人的历史地位。
★知识点二:原始农耕生活
典例2:(2018?江苏泰州海陵学校期中)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下列古人类中最早享用米饭的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结合所学知识:考古证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识点,应把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解答本题要熟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典例3:(2017?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第一次月考)河姆渡遗址是在1973年夏天罗江公社建造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下面这些技术哪些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所不会的( )
A.挖掘水井技术 B.纺线织布技术
C.建造房屋技术 D.制作陶器技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会挖掘水井,建造房屋,制作陶器。纺线织布是半坡原始居民最早掌握的技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知识点三:远古的传说
典例4:(2018?北京延庆第二学区期中)2009年5月20日,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在湖北随州举行,炎帝和黄帝一起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只见巨大的炎帝雕像上,炎帝右手拿五谷,左手托灵芝,这反映了炎帝的重大贡献是( )
A.陶器、文字 B.商业、宫殿
C.水稻、战车 D.农耕、医药
【解析】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所以炎帝右手拿五谷,左手托灵芝,深刻反映炎帝的重大贡献是农耕和医药。故选D。
【点睛】本题以5月20日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湖北随州举行拜祖大典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炎帝的贡献。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炎帝的相关知识点。
【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2018·江苏镇江句容期中)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使用天然火 B.直立行走
C.劳动 D.语言的产生
【解析】直立行走的过程中,人的四肢中的手被解放出来,从而可以做简单的劳动,劳动又促进了人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人大脑的发展,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故选C。
【点睛】本题以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人类是从猿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劳动的重要性。
2.(2018·湖南邵阳一模)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古人类生活于( )
A.距今三四百万年前 B.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
C.距今约七十万年前 D.距今约二十万年前
【解析】题干直接设问考查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元谋人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本题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谋人的历史地位。
3.(2017·江苏苏州张家港二中期中)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说起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北京人依然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C.北京人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运用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4.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
A.直立行走 B.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懂得审美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火还可以照明,防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大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力的支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被称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的技能。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人类进化。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火的使用的意义。
5.(2018·北京丰台期末)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解析】据题干“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北京人,知道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j-y
6. (2018·北京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下列图片是某历史书中某一子目的插图,这一子目是( )
?
A.周口店和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和原始农业
C.半坡居民和彩陶制作
D.黄帝和炎帝的传说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过定居生活,居住的是木结构的干栏式房屋,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河姆渡的生活。河姆渡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代表。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7. (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十九中期末)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能建造房屋 B.原始农业的出现
C.使用磨制石器 D.原始手工业的出现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有了充足的事物来源,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我们的祖先已开始定居生活,会制作精美的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原始农业的出现,故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耕生活的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8. (2018·山东济南槐荫期中)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故选D。
【点睛】本题以图片为依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9. (2018·湖南怀化溆浦一中期中)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
A.中国的朝代更替 B.中国的远古人类
C.中国原始农耕文化 D.中国古代世界之最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原始农耕文化。从题干中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是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的原始农耕文化,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0.(2018·湖南娄底新化期末)“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一……”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珠算口诀。相传我国发明算盘是在哪个时代?( )
A.尧帝 B.舜帝 C.禹 D.黄帝
【解析】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音律,隶首发明算盘。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算盘的发明,旨在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对其归纳概括的能力。·育11.(2018·北京丰台期末)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原始农业文明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解析】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故选A。
【点睛】本题以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原始农业文明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炎帝的贡献。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炎帝的相关知识点。12.(2017秋?滨州月考)“涿鹿,中华大地令人神往的地方!涿鹿,中华民族诞生的英雄山冈!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大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三祖。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蚩尤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三祖”。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和华夏族的形成。
13. (2018·广东河源正德中学月考)传说中采取“禅让制”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
A.舜—尧—禹 B.尧—舜—禹
C.禹—舜—尧 D.舜—禹—尧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以民主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禅让制,知道“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是尧舜禹。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禅让制及其特点。处:21教育名师】
14.(2017·秋霞浦县校级月考)下列属于黄帝发明的是( )
人工取火 ②建造宫室 ③发明车船 ④蒸米饭。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华夏之组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山顶洞人最早会人工取火,河姆渡人最早会蒸米饭,②建造宫室③发明车船是黄帝的发明,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华夏之组的相关知识。
15. (2017·江西上饶鄱阳二中期中)“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这段话是用来描述传说中的一个历史事件的,这个事件是( )
A.黄帝制造指南车 B.涿鹿之战
C.嫘祖发明养蚕技术 D.大禹治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材料大意为疏浚大河,挖开被堵塞的地方,凿开龙门,治理疏通三江五湖,让其水流顺利注入东海,用这种方式使老百姓受益,由此可以推断出材料记述了大禹的相关知识,大禹采取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将洪水引入大海,化水害为水利,发展了农业生产。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
16.(18分)从图片中可以感受历史,下列分别是古代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舜、尧、禹的画像。阅读图片。
(1) 请按生活年代排列出这四位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
(2) 请写出与黄帝同一时期的黄河流域和东方的部落联盟首领各一位。
(3) 尧舜禹都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民主推举制度有关,这种制度是什么?
【答案】(1)黄帝、尧、舜、禹。
(2)炎帝、蚩尤。
(3)禅让制。n·j·y
【解析】(1)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2)请写出与黄帝同一时期的黄河流域和东方的部落联盟首领各一位。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3)尧舜禹都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民主推举制度有关,这种制度是禅让制。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尧舜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禅让制的相关史实。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相关史实。
17.(18分)(2017秋?山西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神农氏(炎帝)在中午设市场,招引各地的民众,集聚了各地的货物,交易之后,各自都得到想要的东西离开了。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2)材料二说明神农氏时出现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3)请写出炎帝其它最主要的贡献。(4)黄帝之后,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依据的是哪一制度?
【答案】(1)由多族融合而成、华夏族。(2)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3)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试百草、发明医药。(4)禅让制。 【解析】(1)据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华夏族是由多族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的主干是华夏族。(2)据材料二“神农氏(炎帝)在中午设市场,招引各地的民众,集聚了各地的货物,交易之后,各自都得到想要的东西离开了”可知,神农氏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3)炎帝还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试百草、发明医药等等。(4)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故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依据的是禅让制。【来源:21cnj*y.co*m】
【点睛】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禅让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8.(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如图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材料二:“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累积了绝对化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材料三:图三幅。
(1)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地点在哪里?经对化石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
(2)根据材料一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外形和所学知识,写出其中一件石器的用途。
(3)材料一中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
(5)材料三图1、图2原始居民的出现表明我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什么时代?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分别给图1、图2原始居民举一证据,以证明他们已经进入了这个时代。
(6)材料三图3传说人物有哪些发明?图3传说人物对我们研究历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版权【答案】(1)地点:北京周口店(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多少年:70万-20万年
(2)A: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材和制造狩猎用的木棒。B:刮削器,割剥兽皮,刮削木棒。C:尖状器,挖掘植物的根茎。(回答其中一项)
(3)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4)“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御)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生活条件。
(5)时代:原始农耕时代。图1居民证据:建造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粟等。
图2居民证据: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制造骨耜等农业生产工具;种植农作物水稻等。
(6)发明:建造宫殿;制作衣裳;挖掘水井;会炼铜;弓箭和指南车等。
意义:传说虽然不是真实的历史,但是许多传说有真实的成分,对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比如,黄帝的传说就被许多考古资料所证实。 【解析】(1)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1929年12月考古学家开始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挖掘,最终挖掘出了5块珍贵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经对化石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前。
(2)本题考查北京人制作的工具的用途。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创造了三种不同的打制方法,主要用砸击法,生产出长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常见长度为20-40毫米;工具分两大类,第一类包括锤击石锤、砸击石锤和石钻,第二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和球形器。图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材和制造狩猎用的木棒或用于劈砸坚硬果实之类.图B是刮削器,割剥兽皮,刮削木棒.图C是尖状器,挖掘植物的根茎(回答其中一项)。
(3)本题考查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斐文中先主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4)本题考查北京人用火的相关知识。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用火驱赶野兽;用火照明;用火防寒等,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本题考查农耕时代的相关知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从事农业生产: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都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的房子,使用黑陶;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的房子,懂得制造彩陶.这些都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我国的历史已经进入农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