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 东南亚 教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 东南亚 教案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2-15 22:1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 东南亚
第1课时 “十字路口”的位置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明南亚的重要位置
?2、根据气温和降水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一个地区特殊地理位置的方法。
?2、学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学会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某一气候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进一步树立各国经济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十字路口”位置,热带气候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难点: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到近些年来人们出国旅游的热点路线之一的“新马泰”旅游。同学们知道是指的哪些地方,在亚洲的哪个区域吗?
学生:“新”指的是新加坡,“马”指的是马来西亚,“泰”指的是泰国。它们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属于东南亚。
(二)、讲授新课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东南亚(SE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面积约243万平方千米,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和菲律宾等国。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其中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越南、老挝、缅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上接壤,仅东帝汶不是东盟成员。
2、纬度位置:(10°S──23°26′N)大部分在热带,

3、海陆位置: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4、马六甲海峡:
读图:①同学们发现没有,经过东南亚的船只,几乎都要通过一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②大家注意一下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h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埠,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区别:新加坡海峡只是其中的一小段。
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从新加坡到台湾附近)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
教师总结:上述东南亚国家中,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主要位于中南半岛上;缅甸、老挝和越南是我们中国的陆上邻国;老挝是东南亚的内陆国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东帝汶主要位于马来群岛上,是群岛国家。
二、气候
1、气候类型及特点:

学生:查阅“世界气候分布图”,并思考:新加坡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在东南亚哪些地方还有分布?课件出示:“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教师总结]:新加坡及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属于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经济作物
过渡:游览完“花园城市”新加坡,我们继续北上,来到我们旅游的第二站:马来西亚。
[师]出示马来西亚的油棕图片,讲解:油棕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有“世界油王”之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设问]:东南亚除了油棕之外,还有哪些热带经济作物?你们了解这些作物吗? [生]:还有橡胶、蕉麻、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
[师]简单点评,可根据学生介绍,适时补充。
[过渡]:泰国除了是世界第一大橡胶生产国外,还是世界有名的“大象之邦”,引出旅游第三站:“大象之邦”泰国。
[提问]:出示泰国地图,思考:泰国版图像什么? [师]:泰国主要位于中南半岛,泰国整个版图形如一头大象,南部领土宛如大象的鼻子伸入马来半岛。
设问:泰国的气候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有什么不同?
学生:查阅世界气候图,明确: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进而明确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域。
课件出示:“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明确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过渡]:来到泰国,当然要品尝世界闻名的泰国米。泰国米叫退罗米(“遥罗”是泰国的旧称),颗粒细长,两头尖,煮成米饭后,香软滑嫩,色白味香,驰名国际市场。 3、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活动]:学生读教材第24页图7.24“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了解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除了泰国外,还有越南、细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探究]:从东南亚的地形、气候、饮食习惯等方面,分析东南亚居民主食与当地农业的关系。
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水稻种植历史也较悠久,东南亚人喜爱吃米饭。因此米饭成了东南亚人民的主食。
(三)、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新马泰”位于东南亚地区,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因处于“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橡胶、棕榈油、蕉麻、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主要粮食作物是稻米。
(四)、课堂练习:
1、2014年暑假小林参加了东南亚四国游,其中包括东南亚唯的内陆国,这个国家是( B)
A、泰国B、老挝C、文菜D、束埔赛
2、中南半岛主要的农作物是( C)
A、小麦B、玉米C、水稻D、大豆
3、关于东南亚物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新加坡、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B、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C、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D、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4、下列关于东南亚经济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 )
A、东南亚稻米产量大,但因人口众多,很少出口
B、东南亚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D、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模式是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东南亚
第1课时 “十字路口”的位置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一、位置:十字路口
二、组成:中南半岛、马来半岛
三、气候:热带季风,热带雨林
四、农业: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棕榈油、蕉麻、椰子。
(六)、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热带旅游胜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东南亚地形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河流及河流沿岸的城市。
2、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3、结合图片资料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般分布规律。
2、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流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自己家乡的旅游资源开发。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分布特点。
难点: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陈毅元帅在写给细甸友人的诗中曾说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它有什么地理依据?引出中南半岛上的各国与我国是山水相连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一、地形与河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师课件展示图片: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学生读教材第26页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思考:
(1)、曼谷附近的河流名称。
(2)、泰国与老挝以什么河流为界,该河流经哪些国家?
(3)、中南半岛上主要有哪些河流?它们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4)、中南半岛上山河分布有什么特点?
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对于中南半岛山河大势,可以用分开的手掌和手指来形象地比喻------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二、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设问:这样的地形条件有什么好处?学生读教材第26页内容,找到问题答案。
教师总结:各大河上游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因此下游平原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主要城市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沿岸。
[活动学生]:同桌之间合作学习,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它们分别位于哪条河流的沿岸,分别位于哪个国家?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幽默中,记住中南半岛上几个国家的首都名称。
人越过一条河流(越河:指“越南”的首都“河内”, 拣到一块金子(拣金:指“束埔寨”的首都“金边”),遇到老万(老万:指“老挝”的首都“万象”),老万走路太慢(太慢:指“泰国”的首都“曼谷”)
教师总结:萨尔温江和湄公河都发源于我国,上游在我国分别叫怒江和澜沧江,前者属于印度洋水系,后者属于太平洋水系,从图中可看出,中南半岛各国的主要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萨尔温江(Salween),中国称怒江(Nu Chiang或Nu Jiang)。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境内、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脉,经中国云南(保山、临沧)流入缅甸,注入马达班海湾。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长4909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七大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
探究: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为什么大多数选择在河流沿岸?
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开发等。
拓展延伸: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没有弊端?(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城市沿河分布的有利条件:河流沿岸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便利;河流沿岸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开展农业生产;河流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若城市位于河流上游,还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能资源。
(2)、城市沿河分布的弊端:河流水患易造成损失;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向河流随意排放,导致河流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
以上,我们了解了东南亚的地形、河流及城市的分布,下面我们继续观看录像:在新加坡会看到很多的汉字招牌会听到一些人讲汉语,这是为什么?
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改革开放以后,华人、华侨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热带旅游胜地
[师]以上我们到新加坡、泰国进行了一番“旅游”,我们继续了解一下东南亚还有哪些旅游资源。
1、丰富的旅游资源
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美丽的沙滩、岛屿;名胜古迹 ;独特的风土人情


课件展示:细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柬埔寨吴哥窟、泰国国的人鳄表演、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一新加坡等。
学生:对照教材第28页,理解东南亚有哪些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记住主要旅游景点及分布的国家。
[拓展延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是很平常的事情。近年来,许多中国人出境旅游选择了东南亚,为什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点评总结:
(1)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较近。(2)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而东南亚热带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差异显著。(3)东南亚华人、华侨集中,语言文化与我们有许多相通之处,沟通障碍较少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城市及首都大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东南亚还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 地区;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的到来。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东南亚地区游览。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东南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本地区全年气温高,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B、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山脉、大河多由北往南延伸
C、马来群岛沿海平原面积较大,土壤肥沃,是农业发达地区
D、马来群岛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多火山、地震
2、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 )
A.湄公河? B.湄南河? C.伊洛瓦底江? D.红河
3、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C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
4、下图是“东南亚略图”,根据图中数码号,填写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__太平___洋; ②____安达曼___海;③_____苏门答腊___岛;
④_中南_____半岛;⑤城市_曼谷_______; ⑥国家__马拉西亚___;
⑦首都___马尼拉_; ⑧首都__雅加达__;⑨__热带季风_气候; ⑩___热带雨林__气候。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热带旅游胜地
一、地形与河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二、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三、热带旅游胜地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