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8张PPT。选修4 单元三、四历史新课程培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2人)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三维目标看选修教材的特色从三维目标看选修教材的特色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 圣雄甘地第3课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备课要求:三个层度宏观:课程标准(教育部)
中观:教学要求(浙江省)
微观:教学策略(所在校)备课要求中观:教学要求(浙江省)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微观:教学策略(所在校)
初中与高中衔接
高一与高二衔接初高中教材和教学的衔接高一选修课与高二必修课的教学衔接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高一选修课与高二必修课的教学衔接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孙中山、甘地、凯末尔 选修4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主线:英雄——时势(资产阶级革命)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身后代表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美国的独立战争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开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成果,并将之推广到欧洲的历史。
三位人物的共同体之处都是资产阶级政治家,都是军事家,而克伦威尔和拿破仑又都在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实行军事独裁,拿破仑更当上资产阶级的皇帝。这些共性提供了比较的视野和可能。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知识能力的三个层次
识记: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 简述、复述等。
理解:概述、理解、说明、阐述、归纳等。
应用: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探讨、讨论、 评价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认识、感受、感悟等。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 从维农山庄主人到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铺垫)
了解华盛顿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它背后的历史背景。他是弗吉尼亚大种园主,庄园内有大批奴隶。“七年战争”时,作为英国殖民地的臣民,他参加了英国军队,成为弗吉尼亚民兵司令。胜利后,弗吉尼亚反而成为英政府搜刮的目标。令。胜利后,弗吉尼亚反而成为英政府搜刮的目标。 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 领导独立战争
1775 来克星顿枪声开始
1775 训练大陆军 建军
1776 围攻波士顿
1776《独立宣言》 建国
1776袭击特伦顿
1776袭击普林斯顿
1777萨拉托加大捷 转折
1781约克镇大捷 胜利
1783英美签约 独立
主持制宪
对于美国的国体和政体,华盛顿的两大贡献在于 :
奠定了民主的国体。
奠定了新型的合众国政体。
《联邦宪法》取代 《邦联条例》 首任总统
他所建立的民主、自由、独立的国家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政治的前进方向。
评价华盛顿的领袖风范:
(杰弗逊在连任两届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前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 --邓博尔《杰弗逊政治著作选》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拿破仑逝世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各国的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学家和文学家频繁研究和评述的对象……世界各国出版的有关拿破仑的著作,论文和资料估计在10万种以上,至少有9个国家拍摄过拿破仑的电影达70多部。有人称他是“继亚历山大、恺撒以后最伟大的人物”、“世纪的巨人”、“法国革命的体现者”、“历史上最惊人的奇才之一”。也有人骂他为“匪徒”、“暴君”、 “篡位者”、“法国革命的扼杀者”。……各派观点分歧仍然严重地存在者。
——《法国通史简编》边缘化的出生地:敏锐、好斗、冒险、自由
没落的家庭出生:被寄予厚望
性格:孤僻、暴躁、勇敢、残酷、撒谎
军校经历:宁折不弯、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权利欲望
法国革命后,面临着波旁王朝复辟势力与雅各宾派资产阶级政权的生死较量,从全欧洲来说,也面临着欧洲君主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死较量。法国资产阶级和波旁王朝封建势力的较量也同样以战争形式展开。
“机遇垂青有识之士”和有准备的头脑。1793年土伦战役,一下子从一个小小的少尉成为雅各宾政府的24岁的准将。 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的背景:思路提示:
①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政权保障利益;
②拿破仑个人才能,发动政变夺权;
③因此拿破仑上台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需要。 时势造英雄 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试结合18世纪法国的具体史实分析恩格斯这一观点。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活动历程
1789.7.14 攻占巴士底狱 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
1792.8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
1793.5-6 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
1793.9 土伦战役
1794.7.27 热月政变
1795 平息暴乱
1799.11.9 雾月政变
1804.12 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
1815.6 滑铁卢战役1799年雾月政变1804年拿破仑一世加冕典礼 拿破仑一世对法国的改造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政府军事体制
经济上统一管理财政,创立法兰西银行,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
思想上发挥宗教的作用,将天主教作为统治的工具
军事上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
制定《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这是他最大的功绩。看民法典的内容,分析它对法国及其对欧洲大陆法系的作用。《拿破仑法典》 关于法典的诞生
法国民法典可以说是开创了近代的大陆法系,只要我们分析一下大陆法系各国的民法典,便可明了这一点。当然,这个法典不是拿破仑或者其他什么人的天才或灵感的闪现。应该说,它是数世纪法律发达史的成果,是罗马法同罗马帝国倾覆后发展起来的欧洲地方法、习惯法相融合的产物。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发展要求必须创造统一的、合乎理性命令的法典。同旧制度彻底决裂的急风暴雨的法国大革命便是新法典诞生的大好时机。 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君主制;
以战争的方式推进资本主义文明和生产方式。恩格斯说:“拿破仑接二连三地派遣军队袭击德国”,“在法国已完成其任务的统治,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搬到了其他国家”,并说“这种统治在德国是需要的。”
他军队中宣传的民主平等意识对欧洲落后国家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建设起到唤醒的作用,此后德国和意大利发动统一战争,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的影响 与历次反法同盟的战争
第一次:1796进军意大利
第二次:1800.6马伦哥战役
第三次:1805.12奥斯特里茨战役
第四次:1806.10耶拿战役
1807.6弗里德兰战役
第五次:1809.7瓦格拉姆战役
——拿破仑帝国达到鼎盛
1812侵俄战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第六次:1813.10莱比锡战役
第七次:1815.6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战争分类
1、与反法联盟国之间的战争
2、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3、对反法联盟之外的国家的战争战争性质区分
(主次之分、主客观之分和前后期之分)
1、反侵略、民族保卫
2、侵略扩张、争霸
3、震荡封建势力 怎样评价他的对外战争的双重性
拿破仑用武力捍卫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权和资产阶级革命引起了欧洲封建统治者的恐慌。英、俄、普等国君主为了维护头上的王冠策划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拿破仑同封建势力在欧洲范围内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20年的大搏斗。
最初具有捍卫共和制的正义性质;
后期对外侵略扩张的非正义性质。选修4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 圣雄甘地第3课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三个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甘地、凯末尔共同之处就是为国家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奋斗终身的人。
三人在进行民族解放斗争时,其所在的国家中国、印度、土耳其分别为半殖半封、殖民地、半殖半封,由于三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尽一致,因而三位先驱的民族解放道路各不相同。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国情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权是满汉联合政权;
皇帝是满洲人 。
把握孙中山一生中几次重大转变
这对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历史和孙中山个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有很大帮助。 四次重大转变
1、他一生的第一次转变应该是职业的转变,从“医人”到“医国”的转变,使之从医生转为职业革命者;
2、从改良方式到革命方式的转变;
3、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到维护共和的转变;
4、从护法到促进国共合作的转变。
孙中山的重大贡献
1、创立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
2、提出三民主义纲领
3、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4、推动国共合作 孙中山的具体贡献
四反: 反清 →多次武装起义,
反袁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反段 →护法运动
反曹 →第二次护法运动
六建: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中华革命党
中国国民党 黄埔军校
三三: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
一合: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难点突破: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哪些??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 。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
帝国主义侵略。 本质区别: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
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拉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5)综合材料一至四,并所学知识对孙中山作一简要评价。重大发展:提出了新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 客观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或国民党的涣散无力);
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现代化的促进者。 (4)为了这场“民主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原因:南方革命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军阀的反动统治。 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主流民意:认为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苏联对中国的积极 影响已超过美国;列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第2课 圣雄甘地 第2课 圣雄甘地甘地简介: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一、甘地“非暴力思想”1、甘地“非暴力”思想内容:
①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在南非,他亲自创建名为“凤凰新村”的非暴力训练基地(消极抵抗)
②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不向敌人施加暴力。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坚持真理)
一、甘地“非暴力思想”2、促进甘地“非暴力”理论形成的原因:
①非暴力思想主要来源于宗教。就印度国情来 说,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度,是个全民信教的国家,甘地力图兼收并蓄各种宗教的真谛。
②家庭影响和性格:
他信仰的印度教充满非暴力和不杀生内容;
③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
④尝到种族歧视后,投身争取印侨权益的斗争;
⑤赞同托尔斯泰的书中所提到的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他把宗教的泛爱观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结合起来形成非暴力思想。
二、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运动爆发的背景:
①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一战后反英情绪迅速增长;
③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
④由于英国颁布“罗拉特法案”损害印度人民主权,甘地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由于超出非暴力界限被甘地终止;
⑤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⑥直接原因:阿姆利则惨案; 甘地主义
①哲学思想:和平 印度教
②政治主张:非暴力革命实现印度的 自治或独立
③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身穿土布服装的甘地 在纺车旁阅读的甘地二、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运动爆发的背景:
2、甘地领导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范围:
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结果:
1922年,发生发生暴力事件后,宣布终止运动
特点: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问题探究:
甘地为什么终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
①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
(2)运动:“食盐进军”使运动达到高潮
(3)结果:
英国允许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1930年3月,印度,在甘地的卡拉迪总部附近举行的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声援甘地。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
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1946年6月6日,圣雄甘地同后来成为印度第一任总理的尼赫鲁在一起。 印度的独立: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印、巴两个独立国家。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三、甘地的人生结局
在为祖国独立解放的同时,晚年还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时年79岁。
印度总督由保镖护卫着前往参加甘地葬礼 四、甘地主义的影响
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爱因斯坦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线索提要:
①资产阶级政治家
②大资产阶级代表
③资产阶级军事家请按“事迹分类法”评价拿破仑。线索提要:
①辛亥革命前
②辛亥革命中
③辛亥革命后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请按“时间分期法” 评价孙中山。
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 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③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国民 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请按“时间分期法” 评价孙中山。 谢谢大家
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