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28+26张PPT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28+26张PPT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2-17 21:43:01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三章 运动和力3.4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链接123456789101113141512夯实基础 巩固练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________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匀速直线运动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2.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 B.观察
C.实验 D.阅读B返回3.【中考?丽水】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C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定律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
B.该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只是一种猜想
C.该定律可以用实验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D.该定律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虽然不能用实验
证明,但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D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推理得出的。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B点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6.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点拨:当失去一切外力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弹簧上。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若小球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下列关于小球的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仍保持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减速直线运动C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小球突然失去重力,此时只受弹簧的弹力作用,马上做加速运动,当离开弹簧后将不受任何力,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加速滑下来,是由于它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在水平面板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归纳起来,说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为了研究当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将怎样运动,老师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夯实基础 巩固练重摩擦运动状态 为得出研究结果,必须再进行的实验步骤是______。
A.将小车从高于H的地方释放,再做几次实验
B.改变斜面的倾角,再做几次实验
C.改变小车的质量,从H高处释放,再做几次实验
D.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取代毛巾,再做几次 实验
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D9.【中考?宁波】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夯实基础 巩固练(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____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初速度夯实基础 巩固练不受任何阻力(或不受摩擦力)返回10.下列运动一定要施力的是(  )
A.物体做匀速曲线运动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处于高速运动状态A点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曲线运动说明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受到了力。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11.如图小球从斜面自由滑下,运动到O点时,所有外力都消失,小球的运动路径是(  )
A.沿OA运动
B.沿OB运动
C.沿OC运动
D.沿OD运动D返回点拨:当失去外力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合方法 提升练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F方向运动
C.沿BE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B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小球在两点间来回摆动时,在A、B两点,小球的速度为零,线断开后,小球只受重力作用,所以会竖直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大。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13.探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活动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分别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纸板、玻璃等物品。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  )
A.小车在毛巾、纸板、玻璃上都将
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远
C.如果没有阻力,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D.小车在玻璃上所受阻力小返回整合方法 提升练C1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甲、乙木板上分别铺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整合方法 提升练(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因素可以采用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整合方法 提升练小车在丙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返回15.“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培优探究 拓展练(1)伽利略经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CAD培优探究 拓展练(2)笛卡儿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儿的观点有什么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涉及静止物体的运动规律培优探究 拓展练 (1)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采用了逐渐逼近的方法,即先实验再推理,图C中有空气阻力,图A中没有空气阻力,所以先C再A,而图B中,是推理得出了在无空气阻力和无摩擦的情况下,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的顺序应该是CAB。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笛卡儿的观点中,只涉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没有提及静止物体的运动规律,所以这是他的观点的不足之处。返回点拨:培优探究 拓展练课件28张PPT。第三章 运动和力3.4 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 惯性习题链接1234567891011131415121617181920夯实基础 巩固练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________和运动________不变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________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大小方向静止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2.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D返回点拨: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跟质量大小有关。3.关于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C.任何物体都有惯性,都遵循惯性定律
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B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它们是不同的,惯性定律是牛顿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速度不变的性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点拨: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4.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D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5.下列现象不是由惯性引起的是(  )C点拨:弹簧拉长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6.从枪膛水平射出的子弹能在空中向前飞行,是因为(  )
A.子弹受到火药的推力
B.子弹受到惯性作用
C.子弹受到的惯性大于阻力
D.子弹具有惯性D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点拨:惯性只能用具有惯性、因为惯性、由于惯性等描述,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7.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弹才能命中目标,这是因为(  )
A.炸弹有惯性
B.炸弹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
C.飞机有惯性
D.炸弹受到向前的作用力A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点拨:炸弹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8.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
D.赛车在转弯时应减速慢行返回夯实基础 巩固练B9.【中考?嘉兴】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C 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10.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匀速行驶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鸡蛋。如果列车突然刹车,则桌上的鸡蛋(  )
A.向甲滚动    
B.向乙滚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地转动A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11.在无风的天气里,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先后投放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的过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应该是(  )C夯实基础 巩固练返回 货物从飞机上落下前,与飞机一起水平向右匀速飞行,具有向右的速度,从飞机上先后落下后,由于无风,又不计空气阻力,因此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货物具有惯性而保持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三包货物沿水平方向和飞机具有相同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路程相等。由于重力的作用,先落下的在最下面。故C是正确的。点拨:夯实基础 巩固练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
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返回D点拨:惯性大小只跟质量大小有关。整合方法 提升练13.【中考?南通】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驶的车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说明车有惯性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它的惯性越来越小
C.跳绳时加大摇绳的速度,可以增加绳的惯性提高成绩
D.骑电动车戴头盔,可减小摔倒时惯性带来的伤害返回整合方法 提升练D14.一杯水放在小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那么小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①小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小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小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④小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C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 小车突然向左启动,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小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小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小车突然停止,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所以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15.如图所示,小车上竖立着两个物体,物体A与小车之间是光滑的,物体B与小车之间是粗糙的。当用力拉小车,使小车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时,A、B相对于小车的运动情况是(  )
A.A向左倒,B向右倒
B.A直立向左滑出小车,B向右倒
C.A向右倒,B向左倒
D.A直立向左滑出小车,B向左倒D整合方法 提升练返回16.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整合方法 提升练A返回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物体在下落前和热气球以相同的速度向上运动,所以离开热气球后,由于惯性,要继续上升一段距离,因重力的作用再下降。点拨:整合方法 提升练17.如图所示,小车由静止开始突然向右运动或向右运动突然停止,车上竖着的木块都有可能发生倾倒,则(  )
A.甲图是小车从静止突然运动,
乙图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
B.乙图是小车从静止突然运动,
甲图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
C.甲、乙两图都是小车从静止突然运动
D.甲、乙两图都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B返回整合方法 提升练18.【中考?杭州】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  )
A.A位置的东侧 B.A位置的西侧
C.A位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C返回整合方法 提升练培优探究 拓展练19.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C返回由图可知,当车在路上行驶时,如果车失去控制,由于惯性,车将会沿原来运动的方向冲出,即会冲到图中的甲区和丁区,故人站在乙区或丙区是安全的。点拨:培优探究 拓展练培优探究 拓展练20.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甲),继续行走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
请利用相关科学知识对这两种情形进行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返回培优探究 拓展练走路时,人原来就处于运动状态,当脚绊上石块后,人的下半身运动停止,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于是人会向前跌倒;当人踩着西瓜皮,脚突然向前滑动,即人的下半身的运动速度变快,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小的速度,于是人就会向后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