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运动和力 阶段专项复习(五) (课件 5-7节 35张PPT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运动和力 阶段专项复习(五) (课件 5-7节 35张PPT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2-17 22: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阶段专项复习 (五)一二三四1.【中考?河池】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张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
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
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______________。一二力平衡大小相等(2)接着张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到小木块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另一小组实验中,李四用小车代替木块,如图乙所示,同学们认为李四的实验装置优于张三的实验装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直线上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1)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2)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木块将发生转动,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甲所示的实验,木块在桌面上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对实验影响较大,而乙实验小车的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乙实验优于甲实验。点拨:2.【中考?镇江】如图所示,将纸片从易拉罐和水平桌面间快速水平抽出,易拉罐几乎不动。则将纸片抽出的过程中,易拉罐(  )
A.不具有惯性
B.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
C.相对纸片水平向右运动
D.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D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A错误;在拉动纸片的瞬间,易拉罐几乎不动,纸片向右运动,所以此时易拉罐相对于纸片向左运动,将受到纸片向右的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故B、C错误,D正确。点拨:3.【中考?鄂州】学习关于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小明同学提出了下列疑问: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吗?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保持平衡状态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吗?为此他做了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他将一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落下,如图(b)所示。他又将一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c)所示,剪断其中的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d)所示。 通过实验他的疑问得到解决。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小明同学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
(1)由图(a)和(b)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由图(a)和(d)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保持平衡状态点拨:(1)图(a)中,小球在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将绳子剪断后,由图(b)可知,小球只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小球加速下降,因此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2)由图(a)和(d)可知,两种情况下小球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图(a)中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1)由图(a)和(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图(d)中小球摆动,并且运动路径是曲线,因此图(d)中小球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即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保持平衡状态。(3)由图(a)和(c)可知,两种情况下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即都处于平衡状态),而图(a)中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作用,即两个力共同作用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图(c)中的小球受到两条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即三个力共同作用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返回4.【中考?台州】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
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
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
示数并记录。二 摩擦力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
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2.10(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地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铁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相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不合理,拉力传感器
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1)实验中,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铁块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拉力传感器向右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同,因此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10 N;(2)钩码的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细沙的质量可以连续变化,方便控制铁块对水平木板的压力,实验中不能用钩码代替细沙;点拨:(3)三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4)实验中测量的摩擦力是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铁块与压力传感器不接触,压力传感器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无影响,所以小柯的说法不合理。5.【中考?宜宾】如图是一只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F向下,F=mg
B.摩擦力F向上,F<mg
C.摩擦力F向上,F=mg
D.摩擦力F向下,F>mgC猴子沿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方向一定向上,且摩擦力等于重力,即F=G=mg,故C正确,A、B、D错误。点拨:6.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
面它的摩擦力,且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
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
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B两图中,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则甲图中B物体所受摩擦力为F,乙图中B物体所受摩擦力为0,故A、C、D错误;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相等,故B正确。点拨:返回7.【中考?湘西】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小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要测出它对桌面的压强,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直尺、天平、量筒。请你选择实验器材,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三压强(1)测出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用________测量小木块的长和宽,再计算出它的底面积S;
(2)用__________测量小木块的质量m;
(3)根据上面的测量结果,写出计算小木块对桌面压强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直尺天平p=mg/S点拨:8.【中考?镇江】消防员趴在淤泥地上,受困者伏在其背部用力即可从淤泥里成功脱离,这与压强的知识有关。图甲模拟受困者双脚站立时的场景,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 000 Pa;图乙模拟消防员趴在淤泥地上的场景,当受困者完全伏在消防员背上后,消防员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5 m2,受困者与消防员的质量分别为60 kg和50 kg,g取10 N/kg。(1)求受困者所受的重力;
(2)求图甲中受困者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当受困者完全伏在图乙中消防员背上后,求消防员对地面的压强。解:点拨:9.【中考?衡阳】为了倡导绿色出行,衡阳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自行车。小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 m,所用时间为3 min时,人与车总质量约为60 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0.01 m2。(g取10 N/kg)求:
(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米/秒。
(2)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3)此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解:点拨:返回10.【中考·达州】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底面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______
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__p乙。
(均填“>”“=”或“<”)<四液体压强>点拨:11.【中考·襄阳】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______F乙,p1________p2。(均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等于小于点拨: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