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一、先阅读下面的问题,然后用心听老师读两遍短文,再回答问题。(4分)
1.徐文长是哪个朝代的人?(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的题目说徐文长是个怎样的人?(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拿出两只盛水的木桶,让学生走过怎样的小桥?( ) (1分)
A.高高的小竹桥。 B.坏了的小竹桥。 C.贴着的小竹桥。
4.先挑水过河的学生的鞋( )(1分)
A.全湿了。 B.湿了一点。 C.一点水也没沾。徐文长是明朝人。
短文的题目说徐文长是个聪明的人。
C
A二、下面每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误的,请找出来,把字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1.A.雏鸟(chú) B.脸颊(xiá)
C.荡漾(yàng) D.牙齿(chǐ) ( )
2.A.鱼鳞(lín) B.瓦砾(lì)
C.鲸鱼(jīn) D.毁灭(huǐ) ( )
3.A.涨潮(zhàng) B.混浊(zhuó)
C.坠落(zhuì) D.平衡(héng) ( )
4.A.栏杆(lán) B.沥青(lì)
C.音符(fǔ) D.海滨(bīn) ( ). .
. .
. .
. .
. .
. .
. .
. .B
C
A
C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bǔ zhuō zhēn xī mǎ yǐ shú xi
jiǎn chá zī liào kùn huò jùn qiào
jiè shào yǎn zòu捕 捉珍 惜蚂 蚁熟 悉检 查资 料困 惑俊 俏介 绍演 奏奔 挣
恶四、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6分)
_____( ) ______( )
_____( ) ______( )
_____( )
_____( )bēn
bèn
wù
èzhēng
zhèng奔跑
奔头
可恶
凶恶挣扎
挣脱五、将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词填空。(10分)
勤( )好( ) ( )( )正经
理所( )( ) 左思( )( )
( )耻( )问 ( )思冥( )
1.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 ( )
2.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 )
3.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感到丢面子。
( )
4.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 ) 学 问
当 然
不 下一 本
右 想
苦 想
一本正经
理所当然
不耻下问
苦思冥想六、选词填空。(4分)
考查 考察
1.老师会定期( )我们的学习成绩。
2.我们要是想去( )它,随时都可以出发前往。
推算 推测
3.我想到它们面临的恶劣环境,心里( )它们一定都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4.科学家根据已有的数据,( )出太阳的活动规律。考查
考察
推测
推算七、句子练习。(10分)
1.蜜蜂酿出了蜜。(扩句)
( )蜜蜂酿出了( )蜜。
2.燕子( )外形俊俏,( )飞行的姿态也很美。(填关联词)
3.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勤的
不仅
这种本能不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吗?香甜的
而且4.故乡的小河清如水晶,那一排排搭石,像嵌在水晶里的宝石……(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月十五的月亮像个大圆盘。
一块“漂砾”被大自然撒在江南的庐山。八、根据课本内容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根据课文内空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初夏睡起
游园不值
有 约
山亭夏日
春 日叶绍翁
赵师秀
翁 卷
高 骈
朱 熹日长睡起无情思
黄梅时节家家雨
等闲识得东风面小扣柴扉久不开
才了蚕桑又插田
楼台倒影入池塘2.谷雨前后,____________。立春雨水__________,小麦地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栽种树木浇水勤。
3.大自然也有语言:白云高飘预示着____________;蚂蚁搬家预示着____________;蝌蚪游泳预示着______
______;大雁南飞预示着____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瓜点豆
三月惊蛰又春分
明天晴天
马上下雨
秋天来了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春天来了锄草完二月间4.半个学期里,我们从书中认识了许多小伙伴,胆小鬼__________,实际上他是个____________的小男子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二年级小学生矿矿,还有____________的童子。“童子诚实,可嘉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瓦尼亚
完成了蓝鲸研究论文
不求回报
这个孩子真诚老实,值得赞扬啊勇敢无畏 九、口语交际。(3分)
半学期过去了,在这半学期中我们共学习了三个“综合学习”,其中有很多栏目,你最喜欢哪个栏目呢?说说你的理由,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我最喜欢“我的采蜜集”这个栏目,它可以让我获得很多知识,拓宽我的知识面,而且这个栏目很有趣。十、阅读理解。(14分)
(一)燕子(节选)
在微风中,在阳光里,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1.选文写燕子飞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现其矫健轻快、迅疾敏捷。(2.5分)
2.“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中“几痕”可以改成“几条”“几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2.5分)
这两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斜着身子
横掠
不可以。用“几条”“几根”太实,显不出电线的细、蓝天的旷远。而用“几痕”则真切地表现了细细的电线在空中隐约可见,似有似无,这与落在它上面的音符似的燕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
比喻
五线谱 掠一转眼沾电线燕子音符(二)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摘花瓣做什么呀?”我继续问道。“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小女孩回答说。
“你爸爸呢?”“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经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1.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
(2)惊恐,害怕。 ( )
2.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呢?请直接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所措
惶恐
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3.小女孩的懂事体现在哪些方面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表现了小女孩什么样的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妈妈病了,小女孩摘下美丽的花瓣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第二,小女孩爱惜花儿,舍不得摘一整朵。第三,小女孩牢记爸爸的嘱咐,听妈妈的话,不惹妈妈生气。
表现了小女孩热爱自然,关爱妈妈的品质。十二、习作。(20分)
题目:多么________的领悟
要求:①在横线上加一个词,如“痛、快乐、艰难、意外”等。
②通过自己的经历揭示自己领悟的道理。
③字迹工整,格式正确,不写错别字。
④不少于150字。思路点拨:我们在生活中会领悟到很多道理,思想也不断地成熟。先想想写什么样的故事,再根据故事来填写题目,最后写出自己所领悟的道理。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