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祖国统一大业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11-29 19: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祖国统一大业 我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我的命运十分坎坷,两度被外国侵略者侵占,又两度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来在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二、香港、澳门的回归(实践上)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上) 1、内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10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
“两种制度”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两种制度长期共存,互惠互利。1979年1981年80年代初1984年《告台湾同胞书》《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六届二次会议通过2、形成过程: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最近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定和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更可见潮流所至,实非任何人所得而阻止。目前祖国安定团结,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在大陆上的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同心协力。我们殷切期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共同发展建国大业。
……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
……
中国政府已命令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选自《告台湾同胞书》
3、意义(1)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从中华民族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提出的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2)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1、香港回归(1997.7.1)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实践上)2、澳门回归(1999.12.20)3、港澳回归的意义香港回归祖国(实践上)(1).香港问题由来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英会谈(1982)联合声明(1984)胜利回归 (1997.7.1)(2).有利条件(3).过程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前提)(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关键)(3)香港同胞的愿望(群众基础)有利条件: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港澳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港澳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港澳回归的意义(港澳)(国家)(世界)澳门回归交接仪式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璀灿香港东方明珠-香港全景交接仪式地址-会展中心香港大屿山国际机场香港青马大桥汪辜会谈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87年1979年
1993年
1992年1995年
2000年3月后2005年“汪辜会谈”; 连战访问大陆。两岸停火 中央政府提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
“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和平统
一原则,并坚决反对台独;
举行台湾:台湾问题的解决官方民间大陆:和平解决 一国两制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大陆:台湾:不容分裂两岸一家血浓于水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小结:
1.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实现祖国统一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D. 顺应海峡两岸人民的愿望
?
2. “一国两制”制度的提出,最早争对的地区是( )
A. 香港和澳门 B. 台湾 C. 香港 D. 澳门
?
3. “一国两制”的核心内容是( )
A. 以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为主
B. 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
C. 祖国统一
D. 尊重港奥台地区的历史现实
?
4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
A.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B.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练习ABBC材料一: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岛给予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长远据守主宰,任便立法自理。
——中英《南京条约》材料二: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兹大清皇帝定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国君主并历后嗣,并归香港境内,以期该湾埠管辖所及庶保无事。
——中英《北京条约》
材料三: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按照黏附地图,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所租于英国之地内有大鹏湾、深圳湾水面……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收回香港地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于1997年7月日对香港必须恢复行使主权。
联合王国声明: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英《联合声明》
请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1、? 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四项史实?
2、? 中英《联合声明》签署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结果怎样?有何历史意义?材料三是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至此,英国完全
占据香港。材料一是1842年根据《南京条约》,请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材料二是1860年根据《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材料四是1894年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与1997年7月1日对                   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香港交还给中国。(1)(2)历史条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香港同胞的愿望联合申明的发表为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一大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 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结果:意义:材料一是1842年根据《南京条约》,请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材料二是1860年根据《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材料四是1894年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与1997年7月1日对                   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香港交还给中国。(1)材料三是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至此,英国完全
占据香港。摇旗呐喊中 的陈水扁扁莲勾结图谋台独京都大学时代“总统”时代李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