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正比例、反比例 冀教版(2014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正比例、反比例 冀教版(2014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17 14:1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正比例、反比例
一、单选题
1.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能行(?? )千米.
A.?100 ??????????????????????????????????/B.?64 ??????????????????????????????????/C.?240 ??????????????????????????????????/D.?120
2.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货车行完全程需要2小时,货车的速度是(?? )。
A.?60千米/分???????????????????????????????/B.?60千米/时???????????????????????????????/C.?240千米/时
3.如图,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的运动情况.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根据示意图判断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
/
A.?2.5米?????????????????????????????????????B.?2米?????????????????????????????????????C.?1.5米?????????????????????????????????????D.?1米
4.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30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
A.?1500千米/时??????????????????????????????/B.?300千米/时??????????????????????????????/C.?60千米/时
5.下图是一列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图。这列火车2.5小时大约行驶(??? )千米。
/
A.?120??????????????????????????????????????B.?200??????????????????????????????????????C.?240??????????????????????????????????????D.?300
6.小文和小亮在一次越野赛跑中都以相同的速度跑完全程,若小文的速度为18千米/时,从图中分析出小亮的速度为( ??)千米/时.
/
A.?20?????????????????????????????????????????B.?18?????????????????????????????????????????C.?16?????????????????????????????????????????D.?14
7.甲和乙在一次赛跑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①甲比乙先出发 ②甲比乙先到终点
③甲速是乙速的2倍 ④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
/
A.?1 ???????????????????????????????????????/B.?2 ???????????????????????????????????????/C.?3 ???????????????????????????????????????/D.?4
二、判断题
8.燕子的飞行速度是95千米。
9.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
10.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
11.小明从学校到少年宫,如果每小时走4.5千米,0.6小时到达,现在每小时走3千米,0.9小时到达。(??? )
12.判断对错.
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一定,那么它的高和底面周长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
13.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3.2小时,每小时行95千米.从乙地回到甲地行了3.8小时,平均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1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5千米,从甲站到乙站一共行了 /小时,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从乙站到丙站又行了 /小时,甲、丙两站间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
15.目前我们所知道的运动速度最快的行星是水星,每小时走172248km. / ①星一天走________千米? ②水星一周走________千米?
16.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行25千米,2.5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时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17.一辆汽车的每小时行驶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每小时行驶80千米/时”是指汽车的________,“2小时”是指汽车行驶的________,求“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就是求汽车两小时共行驶的________。(在括号里填上“时间、速度和路程”)
18.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走了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驶了1.5小时才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________千米
四、解答题
19.一个修路队3天修了60米的路,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0.一辆汽车以95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8小时到达。从乙地返甲地时,用了10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五、综合题
21.根据甲、乙两车的行程图表填空。
/
(1)甲车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乙车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2)甲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例,乙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例。
(3)甲车行驶4.5小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乙车行驶9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六、应用题
22.应用题 /
23.王华5天看完一本115页的书,照这样的速度,要看207页的一本书,需要多少天?(用比例方法解答)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60×4=240(千米)
答:能行240千米.
【分析】速度×时间=路程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货车的速度是120÷2=60(千米/时)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货车的速度,注意单位用“千米/时”.
3.【答案】C
【解析】【解答】64÷8-(64-12)÷8 =8-52÷8 =8-6.5 =1.5(米) 故答案为:C
【分析】两人行的时间都是8s,一人的路程是64米,一人的路程是(64-12)米,用路程除以时间分别求出速度,再用减法计算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300÷5=60(千米/时) 故答案为:C
【分析】用5小时行驶的路程除以行驶的时间即可求出这辆汽车的速度.
5.【答案】D
【解析】【解答】这列火车2.5小时大约行驶300千米。 故答案为:D
【分析】横轴:2.5小时在2和3之间,它所对应的数是纵轴上240和360之间的数;纵轴:一格代表的数是120千米,半格就是60千米,240+60=300(千米)。
6.【答案】A
【解析】【解答】小亮用时少且跑的路程远,那么小亮的速度大于小文的速度,各个选项中只有20大于18,所以小亮的速度是20千米/时. 故答案为:A
【分析】图中没有时间和路程,无法直接计算速度,可以根据表示两人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来判断速度的快慢.
7.【答案】C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与乙同时从O点出发,他们所行驶的路程一样,甲到达终点用的时间是/,乙到达终点用的时间是/,所以甲比乙先到达终点,如果他们行驶的路程都是s,则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
=1÷/
=2
即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
所以①的说法是错误的,②、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即有三个结论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所表示的信息,然后再结合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二、判断题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燕子的飞行速度是95千米/小时,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因此速度的单位是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的,由此判断即可.
9.【答案】正比例
【解析】【解答】因为出勤人数÷出勤率=全班人数(一定),当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正比例.
【分析】正比例关系式是:/=k(一定),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据此根据出勤率的公式分析解答.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圆的周长:半径=2π(一定),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圆周长公式判断出圆的周长与半径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4.5×0.6÷3 =2.7÷3 =0.9(小时)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用原来每小时走的路程乘时间求出总路程,用总路程除以现在每小时走的路程求出现在到达的时间即可。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侧面积(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它的底面周长和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
13.【答案】80
【解析】【解答】95×3.2÷3.8 =304÷3.8 =80(千米) 故答案为:80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式求出两地的距离,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列式求出返回时的速度即可.
14.【答案】34;/
【解析】【解答】甲、乙两站:85/(千米) 甲、丙两站: 34+85×/ =34+/ =/(千米) 故答案为:34;/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式,分别求出甲、乙两站的距离,乙、丙两站的距离,把两端路程相加就是甲、丙两站的路程.
15.【答案】4133952;28937664
【解析】
16.【答案】12.5
【解析】【解答】25×2.5÷5 =62.5÷5 =12.5(千米) 故答案为:12.5
【分析】用去时每小时行的路程乘时间求出两港之间的路程,用路程除以返回的时间即可求出返回时的平均速度.
17.【答案】速度;时间;路程
【解析】【解答】“每小时行驶80千米/时”是指汽车的速度,“2小时”是指汽车行驶的时间,求“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就是求汽车两小时共行驶的路程。 故答案为:速度、时间、路程 【分析】时间×速度=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18.【答案】245
【解析】【解答】140÷2×(2+1.5) =70×3.5 =245(千米) 故答案为:245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先求出汽车的速度,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式计算求出两地公路的长度即可.
四、解答题
19.【答案】解:60÷3=20(米), 答:平均每天修20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用关系式:总路程÷修路的天数=平均每天修的米数进行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0.【答案】解:95×8÷10=76(千 米/时) 答: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76千 米/时.
【解析】【分析】用去时的速度乘去时用的时间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再用求得的路程除以返回时用的时间即可解答.
五、综合题
21.【答案】(1)30;15 (2)正;正 (3)解:甲车:4.5×30=135(千米);乙车:90÷15=6(小时) 答:甲车行驶4.5小时一共行驶了135千米;乙车行驶90千米需要6小时.
【解析】【解答】解:(1)甲车:30÷1=30(千米/小时);乙车:30÷2=15(千米/小时); (2)表示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都是直线,甲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乙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1)30;15;(2)正;正
【分析】(1)先判断出两车各行驶的时间,用路程除以时间分别求出速度即可;(2)根据图像判断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即可;(3)用速度乘时间求出甲车行驶的路程,用乙车行驶的路程除以速度求出时间.
六、应用题
22.【答案】解:1500×18=27000(米)
【解析】
23.【答案】解:设需要x天,
115:5=207:x
?115x=207×5
?115x=1035 ? x=9
答:需要9天.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看的页数:看的天数=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据此列正比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