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018)第20课 跟踪台风的卫星 说课稿+课堂实录+备课资料包(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018)第20课 跟踪台风的卫星 说课稿+课堂实录+备课资料包(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6 20:02:43

文档简介

千姿百态的卫星
一提起卫星,同学们可能马上会想到一个 大大的圆球。啊!那你们可没完全说对。卫星的形状可多了。有球形的、罐头形的,还有煤气罐那样的,锻炼身体的哑铃形的,也有的像纺 ;锤,像风车,有的卫星还拖着长长的尾巴:长着翅膀”。
卫星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形状呢?原来这 是根据卫星的容积、科学研究目的、动力要求等决定的。首先看为什么做成球形的。几何知识告诉<我们,同样表面积的物体做成球形时容积?最大。我们知道,初期的运载火箭推力有限,如果把卫星制成球形的,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它?的容积,装更多的仪器。那么为什么又制成旋转体呢?因为这种形状便于保持运行稳定,不至于随意乱翻乱滚。还有那张开的“翅膀”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人要吃饭才能学习、工作,卫?星里的仪器也要有动力才能工作。有些卫星上?的动力是靠太阳能电池来供应的,这样除了卫?:星外面要“身披铠甲”以外,还要像帆船一样,给卫星装上帆板,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翅膀”。这“翅膀”上敷设的东西和卫星表面的“铠曱”一样,都是硅片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卫星上拖的长长的尾巴是无线电天线。这么一打扮,卫星可真像一个在宇宙中飞行的“怪物”了。
但是,尽管外形千差万别,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包括这样几部分:轻合金的坚硬外壳、科学研究的仪器、灵敏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动力装置。
靠这些“五脏六腑”,卫星就可以自由飞翔了。
《跟踪台风的卫星》说课稿
《跟踪台风的卫星》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袭击减少损失做出了贡献,从而形象地向小读者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本文情节生动,语言活泼、读来情绪盎然,引人入胜,在形象的童话情境中传播了科学知识,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对于台风和卫星孩子们离孩子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新课标对本年级孩子的要求以及孩子的实际情况,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他们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向趣。
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气象卫星和台风的资料。为上好课做准备。  
我预设用2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下面我说说第二课时的设想,
我将安排复习导入、品读感悟、拓展延伸这三个环节以期达到让孩子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能够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上课伊始我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认读,然后回顾课文的内容。进行复习导入。
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我认为课文的3-7自然段是重点,我以“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我要求学生读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找出相关的词句,进行讨论。
我进行这样的预设:
第一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让他们对文本更多的了解。
第二步,学生找出有关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抓住“紧紧、时刻”(板书)这些词,体会卫星是这样跟踪台风的。
第三步,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句中表现出的台风和卫星的性格脾气。大声嚷、狂怒地嚷、狂暴、猛扑、暴跳如雷、疯狂、泄气(板书),从这些词语你看出了什么?
笑了笑、偏偏、没门、嘲笑、自豪(板书)从这些词你看出什么呢?
第三步、在反复品味词句的基础上联系感情朗读,感受台风的狂暴自傲,卫星的坚定自信。
第四步、分角色朗读。注意读的时候加上合适的神态、动作。体会两人不同的个性。
第五步、体会卫星为什么自豪?理解谈笑风生,人们为什么会谈笑风生,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六步、除了这些再让学生找找可以感受到台风和卫星不同的地方。以此感受台风虽大却外强中干,卫星虽小却威力无比。(比如文中写台风的大,卫星的小)
最后一段讲台风和卫星较量的结果,在整篇课文中有点睛之妙,我预设这样教学
1.读这一段,充分地了解文本。
2.引导学生抓住泄气、懒洋洋体会台风失败后的垂头丧气,感情朗读。
3.抓住迅速转身、又紧紧地跟踪体会卫星坚定不骄傲。
4.整体再读,回顾全文,充分感受新科技的力量,人类只要发展科学技术,就能逐步地战胜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害。
5.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
你还想知道哪些人造卫星?请课后收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再把结果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跟踪台风的卫星》课堂实录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昨天晚上你读书的收获,可以是故事的大概内容,可以是读书的感受,也可以读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先来?
  生:(介绍读书的内容和感受)
  生:(读摘抄的好词好句)
  师:好多书我也没读过,非常感谢你们让我长了这么多见识。请大家坐好,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了。
  师:大家读了这么多课外书,出一个小问题考考大家?关于台风和卫星你了解多少?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板书:台风卫星)
  生:台风是海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风。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课外书上。
  师:你看,读书多,知识就多,希望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生:卫星有好多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台风和卫星的文章,请拿起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跟”的右半部分不要画蛇添足添上点,“踪”和“跟”都是足字旁。注意“的”的写法。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这可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是不是想马上读一读?(是)打开书,看,这个同学的动作多迅速,马上翻到了。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拿起笔一边读一边标,把不认识的生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划上“?”号,标上自然段序号。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觉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举手?(几个学生举手)没有把握读正确、流利,但愿意站起来试一试的请举手?(生举手),你看他多勇敢,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同学。
  (指生分段读课文)生读第一自然段时出现错误。
  师:这一句话比较长,大家跟我读:猛然望见天空中有颗小星星不停地朝他眨着眼睛。
  (学生读到第五自然段时出现错误:仍然)
  师:“仍然”的“仍”是二声,不是一声。跟老师读: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生读)
  (学生读到第六自然段时又发现了错误)
  师:注意这个词读“堤坝”老师写在黑板上:堤坝,注上拼音,跟老师读:堤坝。知道“堤坝”是什么意思吗?(生摇头)老师告诉大家:堤,见过小河吗?人们为了防水,在小河边筑起的像墙一样的建筑物;坝,是人们为了拦水,在河中央筑起的像墙一样的建筑物。现在懂了吗?(懂了)[
  (生读到“谈笑风生”时又读错了)
  师:注意:这个词是“谈笑风生”,不是“淡笑风生”跟老师读“谈笑风生”。
  (生接着往下读)
  师:看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读不正确、流利的原因是生字词这些拦路虎挡住了我们。(出示生字词课件)看看你是否能读准,先读给同桌听听。(同桌互读)
  师:谁愿意勇敢地站起来读?(生举手)
  (指生读)
  (开火车读)
  师:生字词读准了,现在再来读课文就容易多了。如果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读读,直到读通顺为止,也可以请老师来帮你。
  (生自由读)
  师:现在读正确、流利的请举手?(生举手)这一次举手就自信多了。
  (再次指生分自然段读)
  师:非常佩服同学们,这么短的时间,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正确、流利了,很了不起。我也想试试,可以吗?(可以)
  (师配乐范读课文)
  (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送给老师的掌声。你能像老师这样来读吗?(能)那你来试试?
  (生自由读)
  师:会读书的同学会把一本厚厚的书读成一本薄薄的书,会把长长的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小卫星跟踪台风,台风越来越厉害,但小卫星不怕,还是跟踪着,最后台风泄气了。
  师:你看他多会读书,把长长的一篇文章读成了一句话,读书就要这样。这节课先上到这儿,下课休息一下。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多读几遍自然就懂了;读书还如同吃水果,狼吞虎咽,尝不得滋味,要细嚼慢咽,才可食得是酸是甜。这节课,让我们再来细细的读一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师:(引读并版画:台风、卫星)在波浪滔滔的海面上,风睡醒了。他刚刚舒展开巨大的身子,猛然望见天空中有颗小星星不停地朝他眨着眼睛,便大声嚷到:(板书:大声)哪个台风对我们大声嚷一嚷?(生举手)好,你来。
  生:你是谁?竟敢盯住我?(声音不大)
  师:这不算是台风,顶多算五、六级的大风,十级以上才是台风啊!哪个台风再来?(指生读)[师:声音挺大,但没有嚷起来。谁再来?(指生读)
  师:这才是台风。来台风们,一起来。(生齐读)
  师:面对大声嚷叫的台风,小卫星是怎么回答的?读一读第二小节。(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
  生: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师:小星星是笑了笑说,(板书:笑)我怎么没看到你笑呢?来小卫星们笑一笑。(生笑)对!就这样笑起来,好!一起读。(生笑着齐读)
  师:台风听到小卫星这样说,他是什么表现呢?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互读)
  师:昨天,老师在读这一小节的时候,连续读了好多遍,感觉还是没读好。你们觉得难不难?(不难)这就奇怪了,我怎么觉得难呢?既然这样,那敢不敢和我比赛?(敢)这样,现在,你们都是台风了,先练习一下,然后跟我比赛。
  (生认真地读)
  师: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谁先来?(生举手)手举的高的我不叫,我知道他一定很厉害,找个手举的不高的,我想一定不会比过我的。你来?
  生: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
  师:不行,我没听到你狂怒地嚷着,(板书:狂怒)再找一个。(指生读)
  师:坏了,我找错人了,我听到他狂怒地嚷着,好厉害的台风啊!听他一读,我不敢读了,怎么办?
  (生纷纷举手:我读。)
  师:你们想替我读?好!谁替我和他比?(生举手)这样,为了更有把握,我们再练习一下。(生高兴地练习)
  师:谁来?(举手)你来,你可要好好读,替我争光呀!
  (生读)怎么样?比过他没有?(没有)不行,我一定要找个超过他的。(指生读)现在呢?(超过了)
  师:(指刚才读的同学),你说,现在超过你没有?(超过了)
  你看,他多谦虚,谦虚使人进步。好,台风们,一起来。(生齐读)
  师: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我的话还没说完,早给你们台风的怒吼声打断了。接下来,台风是什么样子呢?默读第四小节,划出描写台风样子的句子。
  (生默读,划句子)
  师:划出的捧起书来读一读,会读书的同学会把一句话或一段话读成一幅画,来,把你划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你的眼前会不会出现一幅画?(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生读)你眼前出现一幅画了吗?(出现了)你的眼前出现什么画面了?
  生:我看到了台风正狂暴的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
  师:那你能不能读一读,把你眼前的画面通过读展现出来?
  (生读)
  师:我也看到了,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板书:狂暴)
  师:谁再来试试?(指生读)
  师:我呀,离你们足有三百公里呢!你们再蹦跳也不管用。
  师:台风们,听我说完,此时你是什么心情?
  生:气死我了。
  生:我要把你甩掉!
  师:把你的心情通过读展示出来。
  生:哼!我要把你甩掉!
  师:谁再来?
  (生读)
  师:听,台风们不服气呢!小卫星是怎么说的?
  生:想甩掉我,没门儿!
  师:小卫星用嘲笑的口气说。(板书:嘲笑)
  师:哪个小卫星再来对台风说说?
  (生读)
  师:他这样读,我听出了在嘲笑台风,你想怎么读?
  (生读)
  师:小卫星们,一起来。(生齐读)
  师:听到小卫星的嘲笑: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向着城市呼呼地扑去。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你的眼前出现一头什么样的巨兽?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
  生: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地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师:你的眼前出现一头什么样的巨兽?
  生:一头凶恶的老虎。
  生:一头可怕的狮子。
  师:是老虎、狮子这么大吗?(不够)是一幢楼房那么大吗?
  (还不够)多大呀!(老师做动作)这么大的一头巨兽正眦着牙,咧着嘴,朝我们扑来,好可怕呀!谁再来读?把你眼前的景象读出来。
  (指生读)
  师:台风暴跳如雷,(板书:暴跳如雷)还不够。谁再来?(指生读)台风们,一起来。(生齐读)
  师: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师:“谈笑风生”,怎样才是谈笑风生呢?
  生:人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师:咦?我不明白了,面对一头这么疯狂的巨兽,人们还能说说笑笑?这是谁的功劳?
  (小卫星的功劳)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第七自然段。
  师:哪个小卫星把你的功劳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师: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谦虚的小卫星,不够自豪。(板书:自豪)谁再来?
  (指生读)
  师:真是一个自豪的小卫星。
  师:读读最后一小节,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读)谁来读?(生读)(板书:泄气、跟踪)
  师: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收获大不大?(大)接下来想怎么读?
  生:(纷纷说)分角色读。
  师:好,这个提议好。现在四人一个小组先练习,一会儿找读的最好的同学来读。
  (生四人一小组练习)
  师:谁愿意来读?(举手)(指三生:一人当台风,一人当小卫星,一人读旁白)
  (配乐分角色读课文)
  师:他们读的好吗?(好)掌声送给他们。(鼓掌)
  师:台风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飞去,小卫星迅速地转过身,又紧紧地跟踪着、监视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台风又会飞到哪儿?小卫星会怎么做?结果怎样?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
  生:台风又来到了海洋上,他想摧毁几艘轮船,可是,他来到海洋上一看,一艘轮船也没有。他想起小卫星说的话,小卫星会一直跟踪着他,监视着他,每隔二十五分钟向人们报告一次他的行踪,台风只好消失了。
  师:非常好,掌声送给他。谁还想说?
  生:台风又来到了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很大,气象卫星没准备好,台风摧毁了一半城市……
  师:你认为他这样说行吗?有不同意见的举手?(生举手)你说?
  生:不对!气象卫星时刻跟踪着、监视着台风,台风不可能摧毁城市的一半。
  师:是啊!台风的威力再大,也不如我们人类的智慧大。我们能制造出更高科技的气象卫星来监测台风。
  师:同学们,(出示课件)你还想知道哪些人造卫星?选择一个作点研究,再把结果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跟踪台风的卫星》相关资料
人造地球卫星:
晴朗的夜空,当你抬头仰望满天星斗时,有时会看到一种移动的星星,它像天幕上的神行太保匆匆奔忙,它们是什么星?在忙些什么?
这种奇特的星星并不是宇宙间的星球,而是人类挂上天宇的明灯—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巡天遨游,穿梭往来,忠实地为人类服务,给冷寂的宇宙增添了生气和活力。
人造卫星是个兴旺的家族,如果按用途分,它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测其他星体。
技术试验卫星是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航天技术中有很多新原理,新材料,新仪器,其能否使用,必须在天上进行试验;一种新卫星的性能如何,也只有把它发射到天上去实际“锻炼”,试验成功后才能应用;人上天之前必须先进行动物试验……这些都是技术试验卫星的使命。
应用卫星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它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等。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除近地轨道外)通常有三种: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轨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是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顺行轨道。但其中有一种十分特殊的轨道,叫地球静止轨道。这种轨道的倾角为零,在地球赤道上空35786千米。地面上的人看来,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是静止不动的。一般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气象卫星选用这种轨道比较有利。地球同步轨道有无数条,而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
太阳同步轨道是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旋转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360度/年)的轨道,它距地球的高度不超过6000千米。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以相同的方向经过同一纬度的当地时间是相同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一般采用这种轨道。
极轨轨道是倾角为90摄氏度的轨道,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圈都要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可以俯视整个地球表面。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常采用此轨道。
别看人造卫星个头不大,五脏可齐全呢!它的通用系统有结构,温度控制,姿态控制,能源,跟踪,遥测,遥控,通信,轨道控制,天线等等系统,返回式卫星还有回收系统,此外还有根据任务需要而设的各种专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