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
1842年
1851年
1856年
1860年
1864年
1894年
1895年
1900年
1901年
追忆历史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什么是“洋务” ?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诸如外事交涉、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也是一场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什么是“洋务运动”?
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曾国藩
(地方)
左宗棠
(地方)
李鸿章
(地方)
张之洞
(地方)
恭亲王奕?
(中央)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
福州船政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61年 曾国藩
1865年 李鸿章
曾国藩
1866年 左宗棠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兴办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
(上海)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72 李鸿章
1890年 张之洞
1888年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兴办民用工业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筹建海军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三支海军舰队的规模和布防情况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旅 顺
威海卫
筹 划 海 防
培养人才
(1)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目的: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
京师同文馆:1862年创设,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
地方上也开始兴办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
(2)派遣公费留学生出国留学
京师同文馆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
back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类别
1862 京师同文馆 外语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1866 福州船政学堂 军事
1880 天津水师学堂
1885 天津武备学堂
1876 福州电气学塾 科技
1880 天津电报学堂
“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
“ 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自从来到美国,人人善用时间,研究学术,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 ……他们不愧为大国国民的代表,足以为贵国争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的荣誉,因此谨言慎行,过于成人。”
——耶鲁大学校长波特(摘自中国青年报—清末中国留美幼童的故事一文2004/04/21)
结局 —— 破产: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
(1)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2)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3)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评价洋务运动
2、历史局限性
1、历史进步性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性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的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
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内忧外患两考验,统治阶级忙自救。
师夷长技三十年,自强求富办洋务。
奕?曾李与左张,工业海军和学堂。
甲午一战三军败,国未能富兵未强。
开辟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艰又长。
背景
目的
主要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创建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
结果
评价
时间
口号
代表
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自强、求富
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内外交困
破产
局限性
性质
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