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港澳台)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港澳台)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17 15:5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 第一学期期末考
高一港澳台历史试卷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注:请考生规范书写!阅卷结束后,对不规范的试卷,作归零处理。
一、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用笔把正确答案涂黑为■,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聚的传统节日。在“家国一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贵族政治体制建立
C.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D.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
3.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各项中反映了这对矛盾的包括
①秦朝实行郡县制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唐末出现藩镇割据 ④元朝实行行省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清朝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提高行政效率的机构是
A.中央禁军 B.宣慰司 C.军机处 D.尚书省
5.有人说,“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这里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在下列哪一部著作中,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变法通议》
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近代曾被列强侵占。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同盟会
9.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运动”指的是
A.禁烟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0.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A.89周年 B.90周年 C.96周年 D.98周年
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共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八七会议”
C.中共“二大” D.中共遵义会议
12.下图是中国邮政2012年发行的“红色足迹”纪念邮票。邮票中革命纪念地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产生影响的先后顺序是

①井冈山主峰 ②会宁会师门旧址 ③延安宝塔山 ④遵义会议旧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13.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中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4.某位科学家写了60年日记,对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解放军入北京城
C.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15.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C.日内瓦会议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16.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九二共识”,其主要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B.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17.公元前6世纪初,谁的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18.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成文法诞生。其主要标志是罗马制定了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19.某著名的政治家评论18世纪的某部法律时说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这部法律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权利法案》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20.19世纪70年代,在欧洲大陆上确立资本主义共和制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罗曼诺夫王朝
C.斯图亚特王朝 D.波旁王朝
22、《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 限满准他人仿造。”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23、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4、近代前期(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逐步由民主主义革命向杜会主义革命过渡
B.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经济上日益半封建化
C.列强经济侵略向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
D.封建秩序日益解体,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资本主义化
25、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A.全球史观????B.革命史观????C.唯物史观????D.现代化史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5分。请考生根据题目要求答题)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材料二 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材料三 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形成的选官制度的名称?这一制度主要是以什么学说的标准进行人才选拔的?(6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品中正制形成于何时?这一制度无法继续下去的原因有哪些?(9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的具体影响?(5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特殊的。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指出英国革命胜利的标志以及革命后建立的政体。(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什么?确定这种主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近代英国和中国的民主革命上述不同的主要因素。(5分)

三、 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任选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8.简述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29.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进步性?
30.简述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C A B C D C C B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A A D B B A B D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请考生根据题目要求答题)
26.(1)察举制;儒家学说(思想)。(6分)
(2)魏晋南北朝时期。(3分)世家大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的腐朽;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任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6分)
(3)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选官制度的完善进步;有利于政治文明发展;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发展。(任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5分)

27.(1)任务: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2分)
标志:光荣革命。(2分) 政体:君主立宪制。(2分)
(2)历史主题:反帝反封建(或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2分)
主要依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
(3)主要因素:社会性质不同;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资产阶级力量不同等。
(任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5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8/29/30答案见教材和课件
28. 目的:2’巩固统治
内容:9’
(1)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2)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

影响:9’
开发了边区,扩大了疆域; 加强了统治。
但是诸侯独立性大,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29.内容
①联邦制度6’: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三权分立9’: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影响
进步性
地位:3’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对美国:9’
①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③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3’:
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30 原因10’:
①抗日战争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性质)
②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进行全民族的抗战(根因)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外因)
④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援助。
⑤坚持持久战的战略和游击战的战术。
意义10’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要贡献.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PAGE



- 8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