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一)课程内容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3.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二)课标具体目标
1、运用地图进行区域定位,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定位、读图技能
2、运用资料描述该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了解地理特征
3、运用图表说出该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归纳地理特征、分析地理成因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4、了解撒哈拉以南地区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掌握地理事物分布、分析地理成因
课标分解
重点、难点
(一)教材重点 黑种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人口、粮食与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
(3)人口、粮食与环境
2、难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2)人口、粮食与环境
教材分析
按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世界地理认识地区的标准要求,根据“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的区域选择原则,教材选择了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均具有显著特色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作为认识地区的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教材在设计上突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内容,根据落实课程标准的需要,及教学目标和学生思维活动的需要,教材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知识拆分并揉合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知识中,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文地理特征服务,有助于学生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点。
学情分析
(一)预测本班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85%学生能够掌握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80%学生能够掌握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85%学生能够掌握
4、如何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化的局面:7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解决人地矛盾措施。
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运用有关图片、文字等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3、通过图表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运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作物分布图及其他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对当地经济的重要影响及发展方向。
5、通过实例和图片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观看视频导入(战狼二非洲内乱、袭击工厂、返回途中等几个片段剪辑)
问题:这部电影叫什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生答——非洲
过渡:我们的习主席上台后首访俄罗斯,接着对非洲一些国家进行国事访问,说明这个地方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开启我们的非洲之旅。
设计意图:战狼二学生喜欢,触动比较深,运用影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明确课堂主题的同时,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特征。
展开教学
活动1:图说非洲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2、3
活动程序:展图——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师总结提升
师:了解这个地区我们先要了解它在哪?自然环境如何?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一站——图说非洲
一、学生通过选图、读图、用图、说图四个环节, 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下面我们分四个模块(黑种人的故乡、位置、地形、气候)给学生提供资料卡,疏其所阻,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解释撒哈拉以南非洲黑种人的故乡、位置、地形、气候特点(资料卡中包括以下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黑种人人口迁移图和人种分布图、位置图、气候分布示意图、地形图)
学生活动:选择材料,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表述。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位置、地形、气候,整体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环境状况,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基础。同时,此环节以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分析展示为主,也是对学生分析区域能力的一次检测,毕竟前面已经讲过了三个地区、三个国家、一个大洲,教学与评价同步进行。
合作交流
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选一选,说明理由)
教师方法指导:
说出气候特点2、说出民居特点3、了解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学生根据方法指导讨论交流,然后展示表达
展示交流成果:学生通过说图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要说明选图的原因,从图中读出了哪些知识,通过思考和分析,从图中还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活动策略:本活动就是为了落实课标中对读图、用图的落实,增加了选图和说图两个环节,强化地理教学中图的应用。指导学生在读图,用图中获取知识、记忆知识。把抽象的文字图像化。
活动评价:
指导学生正确的选图是读图的前提,说图环节是验证学生是否能掌握正确读图、用图的一种反馈。另外,运用图中显性的知识,综合分析图中的内涵,也是读图能力的一种体现。
顺承过渡:热带草原气候的全年降水少或多年降水少时容易导致什么灾害?思考:这种灾害会导致什么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
2.问题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5
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反馈交流——师总结提高
(一)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1、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
2、为什么存在严重粮食问题?
3、人们采取了什么不合理措施增加粮食产量?带来了什么环境问题?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得出探究结论。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各大洲人口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和本区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二)合作释疑——如何解决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问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你觉得要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呢?(生答)
然后针对问题各抒己见,找办法。(结合活动题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查找资料,寻找证据和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活动策略:读图分析,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活动评价:师生互相评价
顺承过渡: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灾害频发,问题重重,但上天还是眷顾这片沃土,赋予了他丰富的资源,使它成为世界原料仓库,如果让你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发展支招,你会怎么做?进入第三个环节
3、展望非洲——快速发展的经济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4
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能力提升
活动过程: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63、64页)
1、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的潜在优势是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丰富而经济却比较落后?
结合课本64页图文资料,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在对外贸易中,初级农矿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哪种类型价格高?
2、是什么原因造成该地区长期落后?
3、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发展现状如何?(结合课本64页,举例说明)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经济落后的根源是长期的殖民统治。而今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如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南非地铁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尼日利亚某炼油厂——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肯尼亚花卉种植——发展多样化农业
得出结论:经济特征---快速发展的经济
除了依靠本民族的力量,同时这里还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资料:
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累计投资:截止2010年,110亿美元!根据麦肯锡2017年6月发布的报告,中国向非洲基础设施投资的金额累计已达210亿美元
中国在非洲的基建投资项目涉及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油气田、发电厂
视频引入-----中国支援赞比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友好合作的视频
教师升华:良好合作带来的最大利益,中非合作达到了合作共赢的目的,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中国的强大,使我们在国际地位上挺直腰杆,我们应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情感升华:——渗透德育教育
活动策略:自学,然后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拓展提升,最后根据视频进行情感体验,渗透德育。
活动评价:学会读图文资料,找到关键信息,根据已学内容总结归纳的能力,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链接视频战狼二撤侨片段(再一次感受我们祖国的强大)
结尾:无论你身处在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支持你、保护你。
同学们,希望你们好好学习,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评价:欢迎大家来找茬
这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它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这里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广阔的大草原,长颈鹿、斑马成群,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特点为东南低西北高,这里的人种主要是白种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传统民居为木楼,撒哈拉以南非洲非洲的经济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初级农矿产品,到21世纪经济增长迅速,主要问题是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附学案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学案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撒哈拉以南非洲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5.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活动一:图说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自主学习 (选出相应的图并进行分析)
(1)黑种人的故乡(利用图 )
1、利用图文资料,解释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什么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色有什么?
(2)位置(利用图 )
1、海陆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以南,西濒A 洋。东临B 洋
2、纬度位置:在下图中描出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绝大部分地处 ,被称之为“ ”。
(3)地形(利用图 )
在图中找到并指出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乞力马扎罗山、刚果盆地,尼罗河、刚果河(并与图中字母
对应)得出结论:地形以 为主。
(4)气候(利用图 )
1、读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得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以 为中心, 对称分布。
2、读课本62页活动题恩贾梅纳多的气温与降水量图,总结热带草原气
候的特点是 。
合作释疑
解释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二 人口、粮食与环境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65-66页,完成以下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
2、为什么存在严重粮食问题?
3、人们采取了什么不合理措施增加粮食产量?带来了什么环境问题?
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如何解决
活动三 快速发展的经济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63---64页,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是 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 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 资源,是 、 和 的原产地。
3、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 ,进口 。
合作释疑 结合课本64页图文资料分组讨论
1.在对外贸易中,初级农矿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哪种类型价格高?
2.是什么原因造成该地区长期落后?
3.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发展面貌如何?
课堂评价:欢迎大家来找茬
这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它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这里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广阔的大草原,长颈鹿、斑马成群,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特点为东南低西北高,这里的人种主要是白种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传统民居为木楼,撒哈拉以南非洲非洲的经济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初级农矿产品,到21世纪经济增长迅速,主要问题是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课件47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欢迎走进地理课堂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奖励规则
小组长记分:答对一题记1分,答错者不扣分,最后累计得分。评选优秀小组、最佳答题王、进步之星。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2013年,习主席就任以来首次进行外事访问,首访俄罗斯,然后出访了一些非洲国家
第二站 问题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第三站 展望非洲——快速发展的经济
第一站 图说非洲——黑种人的故乡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说非洲----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的故乡 利用资料,解释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什么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有什么文化特色?该区域90%以上为黑种人图3图2击 鼓制作木雕编织工艺品图说非洲---- 地理位置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图1图4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北回归线 赤 道南回归线热
带
大
陆地理位置----地形高原为主地势特征根据地势判断两条河流大致的流向?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图说非洲----气候 图5图说非洲----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整体气候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图说非洲----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图6图说非洲----气候图说非洲----气候图说非洲----气候选一选 : 适合的民居是-----方法指导:
1.说出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2.说出民居特点
3.说明民居如何适应气候就地取材,易于搭建,透气性好,遮风避雨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旱灾 第一站 图说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第三站 展望非洲——快速发展的经济第二站 问题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1、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
2、为什么存在严重粮食问题?
3、人们采取了什么不合理措施增加粮食产量?带来了什么环境问题?得出结论:
非洲的人口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得出结论: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分析: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关系人口过快增长粮食需求增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环境恶化粮食减产 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你觉得要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呢?困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三大问题:
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建议:如何协调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关系 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还比较落后,但生活在那里的人
们正在努力摆脱贫困。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认为下面有关撒哈
拉以南非洲协调人地关系的建议有道理吗?为什么?把下面若
干条建议的代号,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
要(3条),填到金字塔形的小方块中,并说出你的理由。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 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 引进人才和技术ABCDEF 第一站 图说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第二站 问题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第三站 展望非洲——快速发展的经济展望非洲——快速发展的经济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63、64页)如果让你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支招,你会怎么做?潜在优势有哪些?“铜矿王国”赞比亚南非:黄金之首金刚石尼日利亚的石油生物资源优势:加纳的可可乌干达的咖啡想一想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丰富而经济却比较落后?结合课本64页图文资料,分组讨论:1.在对外贸易中,初级农矿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哪种类型
价格高?
2.是什么原因造成该地区长期落后?
3.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发展现状如何?初级农矿产品工业制成品高经济长期落后的根源:
长期的殖民统治 从15世纪开始,西方殖民者相继入侵非洲,他们疯狂掠夺黄金和象牙等资源,还把非洲黑种人当作商品贩卖到美洲等地。据统计,在长达400年的奴隶贸易中,非洲损失约1亿多人口。 今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
( 结合课本64页,举例说明)经济特征: 快速发展的经济南非某地铁站尼日利亚某炼油厂肯尼亚花卉种植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满希望的土地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累计投资:截止2010年,110亿美元!
根据麦肯锡2017年6月发布的报告,中国向非洲基础设施投资的金额累计已达210亿美元中国在非洲的基建投资项目涉及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油气田、发电厂综合建模撒哈拉以南非洲图说非洲问题非洲展望非洲人口、粮食
与环境黑种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当堂检测 大家来找茬 这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它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这里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广阔的大草原,长颈鹿、斑马成群,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特点为东南低西北高,人种主要是白种人,分布最广的是热带沙漠气候,传统民居为木楼,撒哈拉以南非洲非洲的经济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初级农矿产品,到21世纪经济增长迅速,主要问题是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颁奖典礼 展望中国——民族振兴 我们骄傲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评测练习
利用小游戏——大家来找茬
(学生找错误,看谁找的又快又准,找到抢答,答对一题给小组加1分)
这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它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这里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广阔的大草原,长颈鹿、斑马成群,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特点为东南低西北高,这里的人种主要是白种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传统民居为木楼,撒哈拉以南非洲非洲的经济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初级农矿产品,到21世纪经济增长迅速,主要问题是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正确答案:
这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它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这里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广阔的大草原,长颈鹿、斑马成群,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这里的人种主要是黑种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传统民居为茅草屋,撒哈拉以南非洲非洲的经济主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到21世纪经济增长迅速,主要问题是人口、粮食与环境。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非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位于( )。
A、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B、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南北极圈之间
2.(中考题)这里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羚羊在奔跑,鸵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吃树上的嫩叶,还有成群斑马、凶猛的狮子。这种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
A、热带沙漠地区 B、热带草原地区 C、温带荒漠地区 D、温带草原地区
二、图说地理
图1 图2
读图1,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特征出口的主要是_________产品,进口 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人口增长过快,同时_________气候分明显的干湿季节,风调雨顺的年份较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问题。
答案:
一、1.C 2.B
二、(1)初级农矿、工业制成品
(2)热带草原 人口、粮食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