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17 19:2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奥斯特 C.帕斯卡 D.阿基米德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太空中的物体具有惯性 D.向上抛出的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惯性先变小后变大
3.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 )
A.f1=0N f2=22N B.f1=10N f2=50N
C.f1=50N f2=22N D.f1=10N f2=22N
4.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轿车,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轿车所受的牵引力与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轿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与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与轿车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题图所示,一货物沿水平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所受重力和传送带所受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货物所受支持力和货物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货物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货物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6.正在被抛起的篮球,假设重力及空气阻力突然消失,则篮球将(  )
A.马上静止 B.马上落地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运动情况
7.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下列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B.一切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8.通过直接感知的现,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物理下列根象所出推测,符实的是 
A.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路灯是串联的
B.投篮抛向空中的篮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运动手对空中的篮球还有力的作用
C.小磁针放在磁体旁受力偏转磁体周围有磁场
D.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的“钻石”声波能传递信息
9.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桌面M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大于Q的速度
C.P的质量大于Q的质量
D.P受到的摩擦力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1.如图所示的是“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为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要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
B.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C.针筒和活塞发生相对运动过程中,活塞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如果装置漏气会造成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
12.用同一台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竖直下落的某段过程,得到两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每次曝光的时间 间隔为0.1s。甲、乙两球均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下列根据照片所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球下落时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球下落时,它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乙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大于甲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
D.乙球在位置b时的动能大于它在位置a时的动能
13.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原始人向后划桨船就向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图乙中,火炬手穿着特制的服装,是因为珠穆朗玛峰顶海拔很高,所以大气压也很高
C.由图丙可知,火炬手在匀速水平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图丁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深的海底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大
14.处于下列状态下的物体所受的力是平衡力的是( )
A.静止在桌面上的文具盒 B.加速下落过程中的雨滴
C.在光滑斜面上下滑的小车 D.匀速直线上升的直升机
三、实验题
15.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拉动木块A,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F2和F3.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3为1.6 N,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 N,此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N.
16.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用钩码(重1牛)、测力计、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将钩码挂在已调好的测力计下,且处于静止状态,如图(a)所示.接着,在钩码的下端固定纸带,并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分别三次拉动钩码竖直向上运动,每次拉动过程中,观察到一段时间内测力计示数是不变的,纸带上的点记录了这段时间内钩码的运动情况,三次实验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测力计示数和对应的纸带,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a)与(b)与(c)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a)与(d)或(b)与(d)或(c)与(d)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7.一个体重为65Kg的高空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g取10N/Kg)
(1)高空跳伞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多大?
(2)打开降落伞前,此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为300 N,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多大?方向如何?
(3)打开降落伞后,某时刻跳伞运动员以2M/S的速度匀速下落,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如何?
18.某跳伞运动员,连同降落伞等装备的总质量为90千克,当伞和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多大?(g取10N/㎏)
试卷第4页,总5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用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
考点:物理常识.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了解科学家的贡献,有利于对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C
【解析】
【详解】
不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与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所处的位置无关,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D
【解析】
(1)木箱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f1=F推=10N.
(2)木箱在22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也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f2=F推′′=22N.故选D.
4.B
【解析】
【分析】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详解】
A. 轿车所受的牵引力是水平方向的,轿车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两个力的方向不同,大小不一定相等,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正确;
B. 轿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 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与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正确;
D. 地面对它的支持力竖直向上,轿车受到的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两个力的方向不同,大小不一定相等,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正确;
故选B.
5.B
【解析】A. 货物所受重力和传送带所受压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同,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适宜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 货物所受支持力和货物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 一货物沿水平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货物不受摩擦力,故CD错误.
6.C
【解析】正在被抛起的篮球,假设重力及空气阻力突然消失,由于惯性,则篮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应选C。
7.C
【解析】
【详解】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一切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可能保持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理解物体只有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才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8.C
【解析】
路灯同时亮、灭是开关作用的结果,串联电路和开关装在干路上的并联电路均能达到该效果,所以不能推测它们的串并联情况,选项A不符合事实;投篮抛向空中的篮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继续运动,不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选项B不符合事实;当小磁针受到力的作用时可发生偏转,而磁体间力的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所以可推测磁体周围有磁场,选项C符合事实;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的“钻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而不是声波能传递信息;选项D不符合事实.答案选C.
9.C
【解析】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物体的受力分析为:任何物体都受重力;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匀速滑动说明还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故C正确,A错误;
物体受到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所以此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大小也不相等,且作用于一个物体,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D.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一个竖直向下,一个沿斜面向上,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大小也不相等,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选C。
点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
10.D
【解析】(1)物体P、Q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物体P、Q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5N、3N.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2)P受到的摩擦力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P受到的摩擦力大,可能是因为桌面M比桌面N粗糙造成的;可能是P的质量大,重力大,对桌面的压力大造成的.故A和C不符合题意.
(3)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AC
【解析】试题分析: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容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故A错误;该实验中以针筒为研究对象,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故B正确;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活塞是运动的,故C错误;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V、L的测的量结果不变,当注射器漏气时,拉力F的值会减小,所以所测大气压值会偏小,故D正确,故选AC。
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12.AD
【解析】试题分析: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做直线运动,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且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变大,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受到的重力大于受到的阻力,又因两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所以,乙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小于甲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故C错误;乙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则乙球在位置b时的动能大于它在位置a时的动能,故D正确,故选AD。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动能大小的比较;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13.ACD
【解析】由图甲可知,人向后划桨,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船桨产生向前的力,船就前进,故A 正确。
火炬手穿着特制的服装,是因为珠穆朗玛峰顶海拔很高,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因此山顶的气压很小,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火炬手在匀速水平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确。
图丁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深的海底的过程中,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大,故D正确。
答案为ACD。
14.AD
【解析】物体受力平衡时,即平衡状态,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A. 静止在桌面上的文具盒,为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符合题意;
B. 加速下落过程中的雨滴,不是平衡状态,受力一定不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C. 在光滑斜面上下滑的小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不可能是平衡力,故不符合题意;
D. 匀速直线上升的直升机,为平衡状态,受的一定是平衡力,符合题意。
故选AD。
15. 水平匀速 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1.6
【解析】(1)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A,这样才能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
(2)甲乙两图的压力相同,乙图比甲图接触面粗糙,所以可得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 N,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6 N.
【点睛】此题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掌握两个影响因素,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3)是该题的易错点,要注意摩擦力的大小只由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决定,与外界拉力大小无关.
16.(1)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受力不平衡
【解析】(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着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而平衡,当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物体时,无论速度大小如何,都是平衡状态;(2)当拉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加速上升,此时受力不平衡.
17.650N 350N 竖直向下 650N
【解析】(1)运动员受到的重力:G=mg=65kg×10N/kg=650N;
(2)打开降落伞前,运动员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
因此运动员受到的合力F=G-f=mg-f=650N-300N=350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竖直向下;
(2)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速度匀速下落,受到的合力为零,故阻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即为650N。
18.900N
【解析】跳伞运动员连同降落伞等装备的总重力G总 =m总 g=90kg×10N/kg=900N;
因为匀速下降,所以阻力和重力平衡,则:受到的空气阻力是f=G总 =9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