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主 题
内 容
范 例
目 标
生活中的变化
物质生活
轮船、火车、电车、电报、电话
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 的变化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感受科学技术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文化生活
看电影、读报纸
社会习俗
剪辫子、放足
头脑中的变化
科学思想
废除科举制度、建立近代教育制度
民主观念
自由平等
妇女地位
夫妻平等、妇女走向社会
【导入】同所有经历过工业文明洗礼的地方一样,跨入20世纪的中国也不只是战争和饥荒。同传统社会相比,悄然不觉中,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生活中的变化
1.物质生活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展示幻灯<问>最早的汽车和火车,哪个出现得更早?(提示:最早的火车以蒸汽为动力,汽车和飞机以内燃气为动力)(18世纪60年代瓦特发明蒸汽机,19世纪中期尼古拉.奥托发明内燃机;)
展示资料:1903 莱特兄弟发明的第一架飞机、1908冯如发明的中国第一架飞机、1930第一架商用波音飞机。(问)说说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人(如扮演慈禧太后、保守大臣、开明人士、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黄包车夫等),并用动作、表情或语言反映对这些交通工具的态度。
比较工业革命中的机器发明与在中国新出现的交通与通讯工具来揭示变化的原因。(联系工业革命)
(2)通讯工具的变化
①(网络见闻)信息路: 结绳·甲骨·简牍·绢帛·纸张·磁介质·狼烟·邮驿·电报·电话·网络 (问)请找出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哪些是近代的,哪些又是现代的?
②――向学生展示某交通或通讯工具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民从误解到逐渐习惯并接受这种文明辐射和过程。
(3)其它方面的变化
请学生边看幻灯边解说(建筑、服饰、家具等)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收集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事物,如电话、邮政、三明治、白兰地、维他命、沙发、麦克风、霓虹灯、卡通片等。再次感受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2.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传入
指导学生读图7-47和图7-48及相关内容,围绕读报和看电影进行设疑,让学生探究这种文化生活“新”在哪里?(“新”在内容上,要从当时报纸上反映的新的社会思潮、社会变化等方面入手。)
3.社会习俗改变
(1)男人剪辫子、女人缠足是近代社会风俗改变的典型。应突出强调其在社会习俗的改革中具有的与清政府决裂的革命性意义。
(2)回归现在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谈谈:“你认为周围哪些社会习俗属于陋习?它们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让人们放弃陋习?”
课件17张PPT。生活中的变化1、物质生活的变化2、文化生活的变化3、社会习俗的变化蒸汽轮车 中国第一台汽车电车火车电话
1、这些图片上的器物的故乡在哪儿?哪个年代来到了中国?
2、他们的到来对中国社会、生活、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
3、你还知道近代中国,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哪些新的变化?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交通工具之变化交通工具的变化邮票通
讯
工
具
变
化建筑之变化二、文化生活的变化:渔光曲正在演出的艺人围着西洋镜的儿童上海电影明星(一)电影明星(二)街
头
阅
报
谈谈你对古代妇女缠足的看法。畅
所
欲
言三、生活习
俗的变化:1、妇女缠足这一陋习,在近代是怎样屏除的?
2、你的身边有哪些社会陋习?他们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要采取哪些措施让人们放弃陋习?变!变!变!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