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一、目标点击
1. 了解前辈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人才观和学习思想,从中得到启示,对自己的学习观重新思考。
2. 熟读精思,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和作品的内涵,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发现隽永智慧的语句,反复品位,理解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3. 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谈话式、随录式、独白式),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
4. 学习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二、要点回放
(一)基础知识:
1、有关作者作品
(1) 《成功》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写的论述成功之道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成功来自勤奋的道理。
(2) 《创造学思想录》概括了一些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给人以启示。
(3) 《学问与智慧》是教育家罗家伦写的论述学问和智慧关系的文章,在文中详细论述了学问和智慧的区别和联系。
(4) 《论美》是大哲学家培根写的一篇杂感,在文中论述了自己对美的独特见解。
2、常见生字词
生字:yǎn( )然 一chóu( )莫展 焙( )烧 竣( )工 浩劫( ) 日晷( ) 言简意赅( ) 兀兀( ) 饶舌( ) 阑珊( ) 吝啬( ) 腓力普( ) 滑稽 ( ) 摄取( )
词语或成语:言简意赅 错综复杂 家喻户晓 实事求是
(二)课文内容(略)
让学生在“深读精思”中回顾复习。
(三)写法鉴赏
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如谈话式、杂感式、独白式),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有智慧的语句。
三、典型习题练习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天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熟悉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此第二境也。‘_______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的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和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宋词原句。
1、 2、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这是他的体会,你能对这两句话作一些说明吗?
3、“业精于勤,荒天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什么意思?引用韩愈的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说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
5、王静安是谁?作者引用他的话的目的是什么?
6、请概括以上文字的中心。(3分)
参考答案:1、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 2、作者说“无能为力”是说人不可能决定自己的天赋,人也不可能随意创造机遇。但是人不甘于落后,只要经过后天的努力,一样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质;而机遇虽然说“不期而来”,但是机遇不可能垂青不努力的人,有了机遇,还有一个能否抓住、把握的问题,一样要靠主观努力。 3、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为了说明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 4、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人无力决定“天资”,而机遇也没有办法预期,人在这两个方面无能为力。既然如此,就只剩下一条路——勤奋。5、王国维 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抓住王国维“三种境界”中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精神去做学问或干事业。 6、勤奋是成功的根本条件,希望人们能以勤奋的精神治学工作,走向成功。
四、综合拓展延伸:两块钱的“敲门砖”
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到一家公司应聘财务会计工作,面试时即遭到拒绝,因为她太年轻,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女大学生却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答应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
人事经理对这位女大学生颇有好感,因她的笔试成绩最好,不过,女孩的话让经理有些失望,她说自己没工作过,惟一的经验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不是他们的预期,经理决定收兵:“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通知你。”女孩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个电话。”经理从未见过这种情况,竟一下子呆住了,问:“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你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
经理对这个年轻女孩产生了浓厚兴趣,问:“如果你没被录用,我打电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在什么地方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在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你一定打。”经理也微笑道:“请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取了。”
就这样,女孩用两块钱敲开了机遇大门。细想起来,其实道理很清楚:一开始便被拒绝,女孩仍要求参加笔试,说明她有坚毅的品格,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她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显示了一种诚信,这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即使不可能把每项工作都做得十分完美,我们可以接受失误,却不能接受员工自满不前。女孩自掏电话费,反映出她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这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两块钱折射出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人品。而人品和素质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公司经理起初为什么拒绝了女大学生的求聘要求
3.经理对女孩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4.女孩靠什么获得了岗位
5.文题中“敲门砖”具体含义是什么
6.文章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
参考答案
1.一位女大学生求职的经过。
2.因为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不是他们的预期。(或:因为女大学生只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
3.因为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个电话。”经理从未见过这种情况。(或:经理看出女孩公私分明、积极上进的良好品德)
4.靠坚韧的品格、诚信、勇敢、上进心、公私分明,总之靠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人品。
5.文中指获得工作岗位的手段,泛指一切机遇。
6. 人品和素质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