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 第2节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 第2节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18 08: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压强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装置及器材中,不属于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液位计?????B. 茶壶? ????C. 抽水机?????D. 船闸
2、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一定量的清水(未溢出),则(  )
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3、如图所示,舰载飞机正从“辽宁号”航母上起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
B.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平衡力作用
C.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D.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从而获得升力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 同一高度处有 A、B 两点,已知 A、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C.P甲= 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
A.p变小,p′变大 B.p变小,p′变小 C.p变大,p′变小 D.p变大,p′变大
6、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7、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8、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二、填空题
9、在东京玩具展上,一款能够上天、入地、下海的遥控玩具车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这款海陆空三栖遥控玩具车的自身重量仅为50g,该车下潜到水下10m深时,车身受到水的压强为  Pa;该车继续下潜,受到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水的密度1.0×103kg/m3)
10、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没在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哪一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______(选填“第一次”或“第二次”),说明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11、人类对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很多水库的水位下降.水位下降后,仍浸没在水底的物体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将      ;仍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与它成的像之间的距离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 ??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3、纯电动中巴车的质量约为2000kg,载货4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约20dm2,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为  Pa.(g=10N/kg)如图,若容器中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为ρ1ρ2,深度为h1、h2,可以用固体压强公式推导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p液=  .
14、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
15、正在建设中的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境内的湘江下游河段.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双线2000t级船闸、灌水闸、电站和坝顶公路桥组成(如图所示).该枢纽是槽蓄型水库,水位控制在黄海标高(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为标高零点)29.7m.船闸设计年通过能力为9.4×107t.该枢纽的船闸是根据   原理设计的.若库区水深为10m时,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已知ρ水=1.0×103kg/m3? g=10N/kg)
三、实验,探究题
16、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猜想A: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面积有关;猜想B: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猜想C: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
(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
(3)如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
实验2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
实验3是想验证在同种液体中  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


17、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

(1)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在保证橡皮管与U形管导通良好的情况下,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丙两图进行对比.
(4)在图甲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压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
四、计算题
18、一只质量为0.1kg的平底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为0.1kg的水,杯中水深0.1米,底面积为8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19、植树节里.小情同学用图所示的水桶提了15L水给刚栽上的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桶中水深h为30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求:(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多大?
(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A
5、D
6、A
7、B
8、D
二、填空题
9、【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1)根据公式p=ρgh求出车身受到水的压强;
(2)该车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得出答案.
【解答】解:(1)车身受到水的压强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10m=1×105Pa;
(2)该车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深度逐渐变大,
由于水的密度ρ水不变,
根据p=ρ水gh可知,受到的压强逐渐增大.
故答案为:1×105;增大.
10、【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与密度和深度有关,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解答】解: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橡皮膜不论是朝上还是朝下都会向内凹;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受的液体的压强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即第二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
故答案为:第二次;深度.
11、【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平面镜的应用.
【分析】(1)水位下降后,仍浸没在水底的物体的上表面所处的深度减小,根据p=ρgh可知所受水的压强变化;
(2)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1)水位下降后,仍浸没在水底的物体的上表面所处的深度减小,
由p=ρgh可知,物体的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减小;
(2)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中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则仍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与它成的像之间的距离将不变.
故答案为:减小;不变.
12、解: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
将其倒置后,水的质量不变,容器和水的总重不变,
所以,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不变;
将其倒置后,水的深度不变,
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不变。
13、【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1)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载货重和自重之和,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根据p=求出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
(2)设出容器的底面积,根据体积公式表示出两液体的体积,根据m=ρV和G=mg表示出两液体的重力,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
【解答】解:(1)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力:
F=G=(m车+m货)g=×10N/kg=6×104N,
对路面的压强:
p===3×105Pa;
(2)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容,则两液体的体积分别为:
V1=S容h1,V2=S容h2,
由ρ=和G=mg可得,两液体的重力分别为:
G1=m1g=ρ1V1g=ρ1S容h1g,G2=m2g=ρ2V2g=ρ2S容h2g,
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力:
F′=G1+G2=ρ1S容h1g+ρ2S容h2g,
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
p′===ρ1gh1+ρ2gh2.
故答案为:3×105;ρ1gh1+ρ2gh2.
14、【考点】连通器原理.
【分析】本题考查连通器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顶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并且静止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解答】解:(1)由于塑料软管中装有水,两管子两端开口,并且相连通,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征;
(2)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自由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因此,标记下此时两液面的高,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
故答案为:连通器;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线上).
【点评】记住连通器的结构特征,能在具体的模型中辨认出连通器,还要记住连通器的特点.
15、【考点】连通器原理;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对连通器的认识: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
(2)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通常是先找到液体的深度,利用公式p=ρgh计算液体压强.
【解答】解:(1)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2)水库的水位h=10m,坝底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10m=1×105Pa.
故答案为:连通器;1×105.
【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和液体压强的计算,相对比较简单,关键是明白连通器的原理.
三、实验,探究题

16、【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分析】(1)液体的压强可能跟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方向、面积有关;
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方向、面积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深度、面积、方向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方向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深度、面积都相同.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液体压强的大小采用U型管左右液面差来反映,液面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解答】解:(1)液体压强可能跟液体的深度、密度、方向、面积有关.
(2)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实验1: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橡皮膜的面积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U型左右管的液面差不同,压强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实验2: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橡皮膜的面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U型左右管的液面差不同,压强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3:液体的密度相同,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面积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U型左右管的液面差相同,压强相同.说明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故答案为:(1)密度;深度;(2)控制变量法.
(3)液体密度;深度;深度;液体密度;深度;相同.
17、【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分析】(1)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因此,在实验前应先调节U型管压强计使两侧液面相平;
(2)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必须保证同种液体、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据此选择符合要求的实验步骤,并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是否与该因素有关.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必须保证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容器的形状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据此选择符合要求的实验步骤;
(4)在图甲中,控制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相同,使金属盒的朝向不同;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解:(1)实验时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大小的,故在实验前应先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不漏气时U形管有高度差;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使容器的形状不同,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根据丙和丁两图可知,两图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了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控制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容器的形状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和丙两图进行对比;
(4)在图甲中,控制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相同,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即方向不同;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1)漏气;(2)无关;(3)乙;(4)相等.
四、计算题
18、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1)知道水深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水对杯底的压强;
(2)知道水和杯子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出水和杯子的重力,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玻璃杯和水的总重,又知道桌面受力面积,利用p=求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1)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F=G总=(m杯+m水)g=(0.1kg+0.1kg)×10N/kg=2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p′===2500Pa.
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位1000Pa;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2500Pa.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19、解:(1)桶内水深:
h=30cm=0.3m,
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3m=3000Pa;
(2)水的体积:
v=15L=15×10﹣3m3,
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15×10﹣3m3=15kg,
水和桶的总重:
G=(m水+m桶)g=(15kg+1kg)×10N/kg=160N,
手受到的压力:
F=G=160N,
手受到的压强:
p===1.6×105Pa.
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3000Pa;
(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1.6×105Pa。